新書推薦:

《
历史认知语言学
》
售價:HK$
85.8

《
社会正义与城市
》
售價:HK$
74.8

《
壹卷YeBook——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重塑国学回到国学大师的黄金时代)
》
售價:HK$
105.6

《
壹卷YeBook——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思想谱系(增订版)(论世衡史 重返学术现场考古学如何应答时代之问
》
售價:HK$
90.2

《
在城在乡: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清史研究丛书新编)
》
售價:HK$
108.9

《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全新增订本 带你领略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
》
售價:HK$
50.6

《
法律解释:来自其他学科和私人文本的视角
》
售價:HK$
96.8

《
世界戏剧史(第10版)
》
售價:HK$
327.8
|
| 編輯推薦: |
|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资源配置和利用的过程。作为中国劳动力资源中的重要部分——农民工群体,其就业过程其实就是劳动力资源有效发挥作用的过程。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群体,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为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现阶段就业和扶贫的重点对象是农民。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中就业流动、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有关概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读,从基本概念、指标体系、方法模型等入手构建了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理论分析框架。本书主要开展三部分的研究:从主要流动方式(农民就地转移、进城就业、返乡回流)开展对农民工就业流动的研究;从微观层面(农民工个体角度)开展对农民工就业能力的研究;从微观层面(农民工个体角度)和宏观层面(农民工就业集中的行业角度)开展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研究。本书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对农民工就业进行了顶层设计研究,在整体上构建了一套对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本书可供农民工问题相关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
| 目錄:
|
1概述
1.1研究目标
1.2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1.3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
2基本概念
2.1城镇化
2.2农民工
2.3就业
2.4就业流动
2.5就业能力
2.6就业质量
2.7就业政策
2.8社会保障
本章参考文献
3农民工群体特征研究
3.1农民工群体就业特征
3.2农民工群体流动特征
3.3农民工群体就业及流动趋势
本章参考文献
4农民工就业流动研究
4.1社会流动人口理论的发展研究
4.2农民由农村到城市流动就业的研究
4.3农民工就地转移研究
4.4农民工选择性返乡回流影响因素的研究
4.5基于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农民工市民化途径研究
4.6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问题以及培养体系的研究
本章参考文献
5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影响因素研究
5.1国内外就业能力研究综述
5.2农民工就业能力指标的选取
5.3农民工就业能力量表的开发和验证
5.4农民工就业能力测量指标的确立
5.5农民工就业的缺口分析
5.6农民工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7农民工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本章参考文献
6农民工就业质量研究
6.1国内外就业质量研究综述
6.2农民工就业质量评价指标选取
6.3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实证分析
6.4农民工就业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6.5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研究
本章参考文献
7农民工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7.1国内外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7.2农民工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7.3农民工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7.4农民工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建议
本章参考文献
8促进农民工就业的顶层设计研究
8.1农民工就业社会政策回顾
8.2促进农民工就业合理流动的政策建议
8.3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政策建议
8.4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政策建议
本章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