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96.8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327.8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162.8
			 
			 
	
			  
			《 
			古琴之美·2026(丙午年)(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107.8
			 
			 
	
			  
			《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售價:HK$ 
			74.8
			 
			 
	
			  
			《 
			算力崛起:重塑未来经济与社会
			》 
			 售價:HK$ 
			76.8
			 
			 
	
			  
			《 
			敦煌壁画?纹样
			》 
			 售價:HK$ 
			151.8
			 
			 
	
 
       | 
     
      
      
         
          | 編輯推薦: | 
         
         
           
            著名艺术家王刚、濮存昕、潘虹、方子哥、宋春丽等倾情推荐
 
 
 在作者眼中人人都是角儿,是自己人生路上的“角儿”。这本书有很多难能可贵之处:一则是圈里人写圈里人,有很多别人所不知道的故事和亲历的细节;二则写到了老一辈的艺术家,他们的操守和艺德值得记述;三则是提携后进,看到了年轻一辈的努力与付出;四则记录了一批专业和敬业的幕后人员,包括副导演、制片人、化妆师以及场工,让我们更深入地看到这一行的温暖和光彩。
           | 
         
       
      
      
      
      
         
          | 內容簡介: | 
         
         
          |  
            《说角儿》说的不仅是成名成角儿的人物,更有默默付出的幕后人员,让我们看到这个圈子浮华背后的深情:老一辈艺术家的操守与艺德令人钦佩,如姜春阳、罗天婵、李丁、李雪健、潘虹、王刚;新生代的追求与努力值得肯定:如赵薇、秦海璐、陶虹、何晟铭;幕后人员的专业与敬业让人感动,例如默默、刘国华、姚钥。作者与这些人,或有师传之情,或有合作之谊,或是发小之交,或是萍水相逢,只因真心相待,因而饱含深情,让人看到这一行的温暖和光彩。
           | 
         
       
      
      
      
         
          | 關於作者: | 
         
         
          |  
            方子春:祖籍安徽桐城,生于北京。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话剧《这里通向云端》《周郎拜帅》,译制片《泰坦尼克号》,影视剧《居家男人》《荀慧生》《一个女人的史诗》、《成家立业》《买房夫妻》《保卫孙子》等。在全国报刊发表过多篇文章,于2012年出版图书《谁在舞台中央》。
           | 
         
       
      
      
      
      
         
          | 目錄: 
           | 
         
         
           
            清白做人 认真演戏 1
 
 自 序 3
 
 永远的老部长—黄河 1
 
 李丁老师 12
 
 不败的红梅—姜春阳 20
 
 我的恩师罗天婵 28
 
 冤家团长王贵 37
 
 曹翠芬、谭天谦:清白做人、认真演戏 54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李雪健 63
 
 完美无瑕的潘虹 73
 
 宋姐春丽 81
 
 好演员方子哥 96
 
 我一直称为老师的人—王刚 110
 
 率真的霸气男人—孙海英 116
           | 
         
       
      
      
      
         
          | 內容試閱: 
           |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李雪健
 
 雪健和海丹,是我在空政话剧团的老战友。我们二十几岁就认识,是那种提起来就亲、多年不见也不外的朋友。
 
 早年大家都是单身,在军队文工团过着宿舍、食堂、排练厅三点一线的生活。空政话剧团(包括曲艺队)的住地是灯市东口同福夹道四号。听说这座大宅在解放前是大军阀曹汝霖七姨太和曹老太太的府邸。我们刚来时,这里不光有带回廊的园中园,还有一个腰子型的游泳池和两座古朴而美丽的青砖西洋式建筑。砖石间装嵌天蓝色门窗,带有大大的花砖阳台。
 
 那时的文工团属于军队编制。每天早上六点半,随着一声哨响,我们就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出操,扫院子,肩搭手巾一同在水房洗漱,整理内务,吃早饭,练功。之后我们脱掉湿透的练功服,穿好军装,夹着剧本,人手一个罐头玻璃瓶,里边有三分之一是茶叶,走进小礼堂或在跨院的树荫下开始排戏。我们这些快乐而充实的文工团员们,一日三餐在一起,或排戏或休息,或为晚上的演出做准备,很少有无所事事的时候。除了星期日的白天以外,没急事
 
 
 
 不请假,人人几乎不出院子。在这个军队大家庭里,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知根知底,很少有秘密可言。可以说,我们不只是那个年代的战友,更是一同走过青春岁月的人。
 
 我是1978年调干进入空政的,一去就分到二队演《丹心谱》。雪健是和大多数人一样以战士身份入伍,进学员班三年后再转正。当时团里在排《陈毅出山》,他们学员班大多在一队跑龙套,演战士或匪兵。那时,团里钻研业务成风,就是演个过场的匪兵甲乙,像李雪健、濮存昕他们也是跑得充满激情。一人饰演数人,一会儿演红军战士,头部受伤;一会儿是匪兵,瘸腿拄拐。记得一队的老队长杨子纯饰演一位国民党老兵,全剧也没两句词,却给观众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戏里,老兵见到陈毅尊敬地摘下帽子上前搭话,他这一摘帽子不要紧,露出一个比灯泡还亮的大光头,顿时来了个满堂彩,一下子把戏全抢走了。为了这么一个小小的角色,杨子纯愣是把自己的一头浓发剃了。有这样的戏痴队长,自然就有李雪健、濮存昕、王学圻等后来成腕的学员。
 
 现在回想,我在空政七年半竟没和雪健正经交谈过什么。当时我们四个调干人员不和学员班住在一起,他们住后边的小灰楼,我们住前边办公室的二楼两侧。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分在了演员一队。每次当我往食堂走时,都会见到一群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一边贪婪地吃着饭,一边热烈地讨论着什么,笑着,闹着,不知疲倦。我们演员二队就不同了,老同志多,比较严肃。同为年轻人,我真是从心里羡慕他们。在这些年轻人里有两个人表现突出,特别踏实:一个是我的老同学濮存昕,一个就是李雪健(那时大家都叫他学健)。他俩给我的印象是没开口先三分笑,从不张扬,勤奋好学,善解人意,还十分勤劳。每天吃过饭,他们都会积极主动地帮着食堂的工作人员洗碗扫地,干得热火朝天,从无怨言。当时我觉得共产党员
 ,那时的文工团属于军队编制。每天早上六点半,随着一声哨响,我们就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出操,扫院子,肩搭手巾一同在水房洗漱,整理内务,吃早饭,练功。之后我们脱掉湿透的练功服,穿好军装,夹着剧本,人手一个罐头玻璃瓶,里边有三分之一是茶叶,走进小礼堂或在跨院的树荫下开始排戏。我们这些快乐而充实的文工团员们,一日三餐在一起,或排戏或休息,或为晚上的演出做准备,很少有无所事事的时候。除了星期日的白天以外,没急事
 
 说角儿.indd 63 2015.7.20 6:08:32 PM
 
 他在院子里来回溜达,倒背着手,凡人不理,一脸阴沉。为了饰演林彪,他可没少下功夫。有事没事常在半地下的化妆间和化妆师小马一起研究人物的造型。他们对着林彪的照片,一会儿往雪健脸上贴点儿这个,一会儿又往他鼻子上粘点儿那个。可左看右看还是不太像,哪儿不像呢?头发!林彪是个秃子,雪健一头浓发,要是能把头发剃光小马真不好意思开口,人家雪健是替保田,又不是他演,让人家剃头,太那个了。倒是雪健,没二话,时间紧任务重,对小马说,你就拿我试,剃!
 
 彩排的时间到了,当瘦了一大圈的李雪健出现在舞台上时,震惊四座,活脱一个林副主席!功夫不负有心人,雪健用他的不懈努力,一举夺得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荣立个人三等功,连升三级。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在李雪健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雪健就是这样,外表看起来随性有礼,甚至有些蔫蔫的,放人堆儿里第一眼看不见,但骨子里却是有着一份执著和坚持的人。他干事不惜力,从不马虎,包括追海丹的过程,也是旷日持久,但他从不放弃,默默守着,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事业爱情双丰收。
 
 我们两家后来也是越走越近。雪健和海丹结婚比较晚,那时有个煤气罐比登天还难,他们俩都是军人,自然没有办法很快弄到,生火做饭是不可能的,只能整天吃食堂。他们结婚时我已有孩子,所以单位发点什么蛋啊油啊,他们就都让给我。
 
 记得那年,我们团正在演出话剧《火热的心》,雪健饰男主角朱伯儒,我饰他妻子秦丽娟,下部队到四川演出了三个半月,刚刚回京。雪健的母亲从贵州来看他们,正赶上团里分鱼,海丹照例领了鱼给我送来。那个年代,能吃上点儿鱼,也不是太容易的事儿。我心想人家老母亲来了,总不能让老人家顿顿吃食堂吧。所以我就把鱼做好了,趁热端到他们六楼的家。按过门铃,雪健的母亲打开
 
 说角儿.indd 68 2015.7.20 6:08:33 PM 69 机 会 是 给 有 准 备 的 人—李 雪 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