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概论
			》 
			 售價:HK$ 
			96.8
			 
			 
	
			  
			《 
			诸葛亮:三国时期的真正主角
			》 
			 售價:HK$ 
			64.9
			 
			 
	
			  
			《 
			甘肃道教碑刻集(全三册)
			》 
			 售價:HK$ 
			1078.0
			 
			 
	
			  
			《 
			《吉檀迦利》(英汉双语对照)泰戈尔创作的一部“奉献给神的祭品”的作品  冰心文学奖获奖者王钦刚新译作
			》 
			 售價:HK$ 
			54.8
			 
			 
	
			  
			《 
			画中观器:明画里的家具
			》 
			 售價:HK$ 
			308.0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82.5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96.8
			 
			 
	
 
       | 
     
      
      
      
      
         
          | 內容簡介: | 
         
         
          |  
            王俊明编著的《制度变迁与知识生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学科发展研究(1949-2001)》以教育史教研机构的发展与变迁为基本依据,以制度变迁与知识生产的关系为视角,对新中国成立后到2001年的北师大教育史学科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考察。回顾北师大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学术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学术研究中求真与致用的关系以及北师大的特殊地位等都是影响其教育史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全面地把握和正确地处理上述关系,充分发挥北师大特殊地位对教育史学科的积极作用并尽量避免其消极的影响,对促进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目錄: 
           | 
         
         
           
            绪论
 一 本书的研究主题
 二 已有相关研究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视角与方法
 五 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一章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学科发展概述
 第一节  学科回溯与研究分期
   一 学科发展回溯
   二 1949—2001年的教育史学科发展分期
 第二节  教研室建立与教育史学科奠基(1949—1965)
   一 教育史教研室的建立
   二 教育史课程与教材
   三 教育史学科的人才培养
 第三节  教研室破坏与学科发展停滞(1966—1976)
   一 教研室的破坏
   二 “文化大革命”中与教育史有关的“研究”
 第四节  教研室恢复与教育史学科发展(1977—2001)
   一 教育史教研室的恢复
   二 教育史课程与教学
   三 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
 第二章  “学苏”与教育史学科
 第一节  院系调整与教育史学科
   一 院系调整与教育史学科队伍形成
   二 苏联教育专家与教育史学科
 第二节  教育史教研机构的建立
   一 教育史小组的成立
   二 从教育史小组到教研组
   三 教育史教研室
 第三节  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史课程与学术研究
   一 教育史课程的开设
   二 学术批判中的教育史研究
 第三章  批判与继承:《中国教育史》教材编写
 第一节  文科教材会议与教育史教材编选
   一 学术批判中的“教育史”问题
   二 文科教材会议与教育史教材编选
 第二节  “座谈会”与《中国古代教育史》编写
   一 教育史小组座谈会与《中国古代教育史编写大纲》
   二 教育专业组座谈会
   三 历史学家座谈会
   四 《中国古代教育史》编写思路的调整
   五 《中国教育史讲义(古代部分初稿)》与《中国古代教育史》
 第三节  《中国近代教育史》与《中国现代教育史》
   一 《中国近代教育史》座谈会
   二 《中国教育史讲义(近代部分初稿)》与《中国近代教育史》
   三 《中国现代教育史》
 第四章  培养自己的人才:中国教育史研究班
 第一节  中国教育史研究班的招生
   一 中国教育史研究班的招生计划
   二 中国教育史研究班的培养计划
 第二节  中国教育史研究班的学习生活
   一 专业学习
   二 校园生活
   三 参加“四清”
 第三节  中国教育史研究班的毕业
   一 研究班的毕业论文
   二 研究班的毕业分配
 第五章  恢复与重建:教材建设与“通史”研究
 第一节  “解放思想”进程中的“重新评价”
   一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评价
   二 关于杜威教育思想的评价
 第二节  学科恢复后的教材建设与“通史”研究
   一 出版20世纪60年代编写的《中国教育史》教材
   二 20世纪80年代以后编写的教育史教材
   三 “教育通史”的研究
 第六章  研究主题的演进:以教育史学位论文为中心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教育思想与制度研究
   一 教育思想研究
   二 教育制度研究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研究主题的深化与分化
   一 教育思想与制度研究的深化
   二 研究主题的分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