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甘肃道教碑刻集(全三册)
			》 
			 售價:HK$ 
			1078.0
			 
			 
	
			  
			《 
			《吉檀迦利》(英汉双语对照)泰戈尔创作的一部“奉献给神的祭品”的作品  冰心文学奖获奖者王钦刚新译作
			》 
			 售價:HK$ 
			54.8
			 
			 
	
			  
			《 
			画中观器:明画里的家具
			》 
			 售價:HK$ 
			308.0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82.5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96.8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327.8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162.8
			 
			 
	
 
       | 
     
      
      
         
          | 編輯推薦: | 
         
         
           
            1、 “影响终生的课程” ——人民网理论频道 
 2、 “北大教授最 喜欢读的书” ——新华网
 3、 “北大教授最 喜欢的书—书画(旧)--人民网”
           | 
         
       
      
      
      
      
         
          | 內容簡介: | 
         
         
          |  
            文艺对话集是《外国文艺理论丛书》的选题,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由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组织全国外国文学专家数十人共同研究和制定,所选收的作品,上自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印度,下至二十世纪初,系各历史时期及流派最具代表性的文艺理论著作,是二十世纪以前文艺理论作品的精华,曾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该丛书曾列入国家“七五”、“八五”出版计划,受到我国文化界的普遍关注和欢迎。
           | 
         
       
      
      
      
         
          | 關於作者: | 
         
         
           
            作者: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歌德(1749—1832),伟大的德国作家、诗人,代表作有《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亲合力》等。爱克曼(1792—1854)是当时的一名文学青年,尤喜诗歌,由于仰慕歌德,于1823年来到魏玛,留在歌德身边工作。
 译者: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1925年起,先后留学英法,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安徽大学任教。主要编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等,译著有《歌德谈话录》、《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黑格尔的《美学》等。
           | 
         
       
      
      
      
      
         
          | 目錄: 
           |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伊安篇
 ——论诗的灵感
 理想国卷二至卷三
 ——统治者的文学音乐教育
 理想国卷十
 ——诗人的罪状
 斐德若篇
 ——论修辞术
 大希庇阿斯篇
 ——论美
 会饮篇
 ——论爱美与哲学修养
 斐利布斯篇
 ——论美感
 法律篇
 ——论文艺教育
 题解
 译后记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目录
 ——歌德谈话录
 1823年
 1823年6月10日初次会见
 1823年6月19日给爱克曼写介绍信到耶拿
 1823年9月18日对青年诗人的忠告
 1823年10月29日论艺术难关在掌握个别
 具体事物及其特征
 1823年11月3日关于歌德的游记;论题材
 对文艺的重要性
 1823年11月14日论席勒醉心于抽象哲学的理念
 使他的诗受到损害
 1823年11月15日《华伦斯坦》上演
 1824年
 1824年1月2日莎士比亚的伟大;《维特》
 与时代无关
 1824年1月27日谈自传续编
 1824年2月4日歌德的宗教观点和政治观点
 1824年2月22日谈摹仿普尚的近代画
 1824年2月24日学习应从实践出发;
 古今宝石雕刻的对比
 1824年2月25日诗的形式可能影响内容;
 歌德的政治观点
 1824年2月26日艺术鉴赏和创作经验
 1824年2月28日艺术家应认真研究对象,
 不应贪图报酬临时草草应差
 1824年3月30日体裁不同的戏剧应在不同的
 舞台上演;思想深度的重要性
 1824年4月14日德国爱好哲学思辨的诗人往往
 艰深晦涩;歌德的四类反对者;歌德和席勒的对比
 1824年5月2日谈社交、绘画、宗教与诗;
 歌德的黄昏思想
 1824年11月9日克洛普斯托克和赫尔德尔
 1824年11月24日古希腊罗马史;德国文学和
 法国文学的对比
 1824年12月3日但丁像;劝爱克曼专心研究
 英国文学
 1825年
 1825年1月10日谈学习外语
 1825年1月18日谈母题;反对注诗牵强附会;
 回忆席勒
 1825年2月24日歌德对拜伦的评价
 1825年3月22日魏玛剧院失火;歌德谈他
 如何培养演员
 1825年3月27日筹建新剧院;解决经济困难的办法;
 谈排练和演员分配
 1825年4月14日挑选演员的标准
 1825年4月20日学习先于创作;集中精力搞专业
 1825年4月27日歌德埋怨泽尔特说他不是
 “人民之友”
 1825年5月1日歌德为剧院赚钱辩护;
 谈希腊悲剧的衰亡
 1825年5月12日歌德谈他所受的影响,
 特别提到莫里哀
 1825年6月11日诗人在特殊中表现一般;
 英、法对比
 1825年10月15日近代文学界的弊病,根源在于
 作家和批评家们缺乏高尚的人格
 1825年12月25日赞莎士比亚;拜伦的诗是
 “被扣压的议会发言”
 1826年
 1826年1月29日衰亡时代的艺术重主观;
 健康的艺术必然是客观的
 1826年7月26日上演的剧本不同于只供阅读的剧本;
 备演剧目
 1826年12月13日绘画才能不是天生的,
 必须认真学习
 1827年
 1827年1月4日谈雨果和贝朗瑞的诗以及近代
 德国画家;复古与反古
 1827年1月15日宫廷应酬和诗创作的矛盾
 1827年1月18日仔细观察自然是艺术的基础;
 席勒的弱点:自由理想害了他
 1827年1月29日谈贝朗瑞的诗
 1827年1月31日中国传奇和贝朗瑞的诗对比;
 “世界文学”;曼佐尼过分强调史实
 1827年2月1日歌德的《颜色学》以及他对其他
 自然科学的研究
 1827年3月21日黑格尔门徒亨利克斯的
 希腊悲剧论
 1827年3月28日评黑格尔派对希腊悲剧的看法;
 对莫里哀的赞扬;评史雷格尔
 1827年4月1日谈道德美;戏剧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学习伟大作品的作用
 1827年4月11日吕邦斯的风景画妙肖自然而非
 摹仿自然;评莱辛和康德
 1827年4月18日就吕邦斯的风景画泛论美;
 艺术既服从自然,又超越自然
 1827年5月3日民族文化对作家的作用;德国作家
 处境不利;德国和法、英两国的比较
 1827年5月4日谈贝朗瑞的政治诗
 1827年5月6日《威廉?退尔》的起源;歌德重申
 自己作诗不从观念出发
 1827年7月5日拜伦的《唐?璜》;歌德的《海伦后》;
 知解力和想象的区别
 1827年7月25日歌德接到瓦尔特?司各特的信
 1827年10月7日访耶拿;谈弗斯和席勒;谈梦和预感;
 歌德少年时代一段恋爱故事
 1827年10月18日歌德和黑格尔谈辩证法
 1828年
 1828年3月11日论天才和创造力的关系;
 天才多半表现于青年时代
 1828年3月12日近代文化病根在城市;年轻一代
 受摧残;理论和实践脱节
 1828年10月17日翻译语言;古典的和浪漫的
 1828年10月20日艺术家凭伟大人格去胜过自然
 1828年10月23日德国应统一,但文化中心要多元化,
 不应限于国都
 1828年12月16日歌德与席勒合作的情况;
 歌德的文化教养来源
 1829年
 1829年2月4日常识比哲学可靠;奥斯塔特的画;
 阅读的剧本与上演的剧本
 1829年2月12日歌德的建筑学知识;艺术忌软弱
 1829年2月13日自然永远正确,错误都是人犯的;
 知解力和理性的区别
 1829年2月17日哲学派别和发展时期;德国哲学
 还要做的两件大事
 1829年3月23日建筑是僵化的音乐;歌德和席勒的
 互助和分歧
 1829年4月2日战士才有能力掌握最高政权;
 “古典的”与“浪漫的”之区别;评贝朗瑞入狱
 1829年4月3日爱尔兰解放运动;天主教僧侣的
 阴谋诡计
 1829年4月6日日耳曼民族个人自由思想的利弊
 1829年4月7日拿破仑摆布世界像弹钢琴;
 他对《少年维特》的重视
 1829年4月10日劳冉的画达到外在世界与内心
 世界的统一;歌德学画的经验
 1829年4月12日错误的志向对艺术有弊也有利
 1829年9月1日灵魂不朽的意义;英国人在贩卖
 黑奴问题上言行不一致
 1829年12月6日《浮士德》下卷第二幕第一景
 1830年
 1830年1月3日《浮士德》上卷的法译本;
 回忆伏尔泰的影响
 1830年1月27日自然科学家须有想象力
 1830年1月31日歌德的手稿、书法和素描
 同日谈弥尔顿的《参孙》
 1830年2月3日回忆童年的莫扎特
 同日歌德讥诮边沁老年时还变成过激派,
 说他自己属改良派
 1830年3月14日谈创作经验;文学革命的利弊;
 就贝朗瑞谈政治诗,并为自己在普法战争中不写
 政治诗辩护
 1830年3月17日再次反对边沁过激,主张改良;
 对英国主教骂《维特》不道德的反击;现实生活比
 书本的教育影响更大
 1830年3月21日“古典的”和“浪漫的”:这个区别的
 起源和意义
 1830年8月2日歌德对法国七月革命很冷淡,而更
 关心一次科学辩论:科学上分析法与综合法的对立
 1830年10月20日歌德同圣西门相反,主张社会
 集体幸福应该以个人幸福为前提
 1831年
 1831年1月17日评《红与黑》
 1831年2月13日《浮士德》下卷写作过程;文艺须
 显出伟大人格和魄力,近代文艺通病在纤弱
 1831年2月14日天才的体质基础;天才最早
 出现于音乐
 1831年2月17日作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看事物的
 角度不同,须如实反映;《浮士德》下卷的进度和程序
 以及与上卷的基本区别
 1831年2月20日歌德主张在自然科学领域里
 排除目的论
 1831年3月2日Daemon〔精灵〕的意义
 1831年3月8日再谈“精灵”
 1831年3月21日法国青年政治运动;法国文学
 发展与伏尔泰的影响
 1831年3月27日剧本在顶点前须有介绍情节的
 预备阶段
 1831年5月2日歌德反对文艺为党派服务,
 赞扬贝朗瑞的“独立”品格
 1831年5月15日歌德立遗嘱,指定爱克曼编辑遗著
 1831年5月25日歌德对席勒的《华伦斯坦》的协助
 1831年6月6日《浮士德》下卷脱稿;歌德说明
 借助宗教观念的理由
 1831年6月20日论传统的语言不足以表达新生
 事物和新的思想认识
 1831年6月27日反对雨果在小说中写丑恶和恐怖
 1831年12月1日评雨果的多产和粗制滥造
 1832年
 1832年2月17日歌德以米拉波和他自己为例,说明
 伟大人物的卓越成就都不是靠天才而是靠群众
 1832年3月11日歌德对《圣经》和基督教会的批判
 几天以后歌德谈近代以政治代替了希腊人的命运观;
 他竭力反对诗人过问政治
 爱克曼的自我介绍
 第一、二两部的作者原序摘译
 第三部的作者原序摘译
 译后记
           | 
         
       
      
      
      
         
          | 內容試閱: 
           | 
         
         
           
            法律篇——论文艺教育(节选)
 对话人:雅典客人
 克勒尼阿斯,克里特人。
 麦格洛斯,斯巴达人。
 一论音乐和舞蹈的教育
 雅:我认为快感和痛感是儿童的最 初的知觉,德行和恶行本来就取快感和痛感的形式让儿童认识到……我心目中的教育就是把儿童的最 初德行本能培养成正当习惯的一种训练,让快感和友爱以及痛感和仇恨都恰当地植根在儿童的心灵里,这时儿童虽然还不懂得这些东西的本质,等到他们的理性发达了,他们会发见这些东西和理性是谐和的。整个心灵的谐和就是德行,但是关于快感和痛感的特殊训练会使人从小到老都能厌恨所应当厌恨的,爱好所应当爱好的,这种训练是可以分开来的,依我看,它配得上称为教育。
 克:客人,我相信你关于教育的话说得很对。
 雅:听到你赞同,我很高兴。快感和痛感的训练,如果安排得好,的确是教育的一个根源,可惜它在人类生活中曾遭到放松和败坏。当初神们哀怜人类生来就要忍受的辛苦劳作,曾定下节日欢庆的制度,使人可以时而劳动,时而休息;并且把诗神们和诗神领袖阿波罗以及酒神狄俄尼索斯分派到人间参加人类的欢庆,使人们在跟神们一起欢庆之中,借神们的帮助,可以提高他们的教育。我想要知道我们在座的人对一句常言怎样看,它说得对不对。人们常说,一切动物在幼年都不能安静下来,无论是就身体还是就声音来说;它们都经常要动,要叫喊;有些跳来跳去,嬉游快乐不尽,有些发出各种各样的叫声。但是一般动物在它们的运动中辨别不出秩序和紊乱,也就是辨别不出节奏或和谐,但是我们人类却不然,神们被分派给我们做舞蹈的伴侣,他们就给我们和谐与节奏的快感。这样,神们就激起我们的生气,我们跟着他们,手牵着手,在一起舞蹈和歌唱。人们把这些叫做“合唱”,这个词本来有“欢喜”的意义。在希腊文中“合唱”与“欢喜”在字形上略相近。“合唱”是歌、乐、舞的混合,原是在节日独立表演的,后来成为悲剧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是否先该承认:教育首先是通过阿波罗和诗神们来进行的?你的意见如何?
 克:我同意。
 雅:是否说受过教育的人就受过很好的合唱的训练,而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却没有这种训练?
 克:当然。
 雅:合唱分两部分:舞蹈和歌唱,是不是?
 克:是。
 雅:教育得好的人就能歌善舞?
 克:我想是这样。
 雅:我们来想想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克:你说什么意思?
 雅:他能歌善舞,但是否还要加上一句:他歌的是好的东西,好坏两字在希腊文里往往指善恶,有时也指美丑。舞的也是好的东西?
 克:就加上这一句吧。
 雅:我们得假定他辨得出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然后他才会运用得恰如其分。你看在这两种人之间,一种人会按照一般所了解的正确方式去移动身体,运用腔调,但是并不喜善恨恶,另一种人在姿势和腔调上虽不正确,但是对快感和痛感的感觉却正确,并且喜善恨恶,是哪一种在舞蹈和音乐方面训练得更好呢?这个问题没有马上得到回答,但是从下文可见,柏拉图把道德的内容看得远比技巧重要。
 克:客人,那是两种很不相同的教育。
 雅:如果我们三人知道在歌唱和舞蹈中什么才是好的,我们才真正知道谁受过教育,谁没有受过教育;否则我们就当然不会知道什么是教育的保障以及有教育和没有教育了。
 克:你说得对。
 雅:让我们来像猎犬一样随着气味追寻下去,来找出形象,曲调,歌唱和舞蹈中的美;如果找不到,谈起教育无论是希腊的还是蛮夷的就没有用处。
 克:不错。
 雅:什么是形象的美或美的曲调?一个英勇的心灵遭到困苦,一个怯懦的心灵也遭到困苦,是否会用同样的形象和姿势,会发出同样的声音呢?
 克:那怎么可能,他们的面色就不同!
 雅:……让我们说,表现出身心德行的那些形象和曲调,就毫无例外是好的,表现出罪恶的那些形象和曲调就是不好的。
 克:你说的顶好,情况确实如此。
 雅:再考虑一下,我们所有的人对每种舞蹈是否都同样喜爱?
 克:相差很远。
 雅:是什么把我们引上迷途呢?凡是美的事物不是对于我们一切人都同样是美吗?还是它们本身就同样美,不是按照我们的意见才同样美?柏拉图在这里提出美的客观基础和客观标准问题,而且作出明确的答复:他否定了快感作为衡量美丑的标准,肯定了美在道德内容而不在技巧。没有人会承认在舞蹈里表现罪恶的形式比表现德行的形式还更美,或是会承认他自己喜爱表现罪恶的形式而旁人却喜爱另样的形式。但是多数人都说,音乐的好处在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快感。这话是亵渎神圣的,不可容忍的;可是这种幻觉却有一种较好的解释。
 克:什么解释?
 雅:那就是艺术适应人的性格。合唱的动作摹仿各种行动,命运和性情的模样,每一细节都摹仿到,凡是在天性或习惯或天性习惯上这些文词,或歌曲,或舞蹈都能投合的人就不能不从它们得到快感,赞赏它们,说它们美。但是天性,生活方式或习惯和它们不适合的人就不会喜爱它们或赞赏它们,会说它们丑。此外还有一种人,天性好而习惯坏,或是习惯好而天性坏,就会口里赞赏的是一回事而心里喜爱的却另是一回事。他们说,所有这些摹仿都是愉快的,但不是好的。在他们认为明智的人们面前,他们会对用卑鄙方式去歌舞,或是有意识地赞助这种行为,感到羞耻,但是在内心里却感到一种不可告人的快感。
 克:这话很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