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汗青堂丛书022——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新版)
			》
 售價:HK$ 
			140.8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249.7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85.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209.0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85.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424.8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587.6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81.4
 
 
 | 
         
          | 編輯推薦: |   
          | 在这个充满各种机遇和创新的时代中,很多人都充满热情地被互联网各种“+”,以期乘这个时代的浪潮到达人生的高峰。但是互联网+时代的风口不仅会带来飞翔,同时也可能会使你重重落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失败为鉴,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张书乐老师通过总结五大互联网巨头的越界失败经历,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告诉读者“互联网+”的另一面,是一本可以引发很多思考的书。 |  
         
          | 內容簡介: |   
          | 全书共分5个章节,分别论述了百度、阿里、腾讯、小米和盛大5个互联网知名公司跨越原有领域,进入互联网其他行业及传统产业领域中遭遇过的各种失败。之后逐步对各种流行的互联网思维如流量为王、粉丝经济、互联网金融、极致单品、饥饿营销、产业闭环等的适用范围及思维困局进行分析和解构,试图通过这些越界的失败案例,为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展开,互联网企业、传统产业和创业者在未来波澜壮阔的跨界层面提供生动、有价值的试错参考。 |  
         
          | 目錄: |   
          | 第1章度娘还是度狼--百度 1.1搜索,谁的江湖
 1.1.1很娘的品牌形象不是"醉"
 1.1.2除了搜索还有啥
 1.1.33B大战,踢馆的来了
 1.2流量为王的哀伤
 1.2.1不学谷歌做导购
 1.2.2战略性的跟风
 1.2.3程序猿的哀伤
 1.3百度的富贵病
 1.3.1离破产还有30天
 1.3.2饿不起来的百度
 1.3.3"打鸡血"还是重新创业
 1.3.4理科生的越界烦恼
 1.4延伸阅读:曾经的王者们
 1.4.1维络城:被iPhone覆灭的往事
 1.4.2宏碁:迈错的**步
 
 第2章屌丝经济淘不到的宝--阿里巴巴
 2.1免费是万应灵药吗
 2.1.1消失的平民化软件
 2.1.2时髦的免费思维
 2.1.3用户:万应灵药,也有万一
 2.2屌丝经济真的大有可为吗
 2.2.1屌丝让余额宝成功
 2.2.2别处买不到的神话
 2.2.3伪OTT的本质是众筹
 2.2.4只有金融没有思维
 2.3阿里的小伙伴们
 2.3.1淘品牌:屌丝挚爱的悲伤
 2.3.2"美丽说们":被封杀的跟班
 2.3.3高德:地图无限,未来有限
 2.4延伸阅读:别的电商怎么败
 2.4.1麦考林:垂直电商的衰落
 2.4.2电商们:玩实体店拉客进行时
 
 第3章粉丝经济的边界--腾讯
 3.1门口的野蛮人水土不服
 3.1.1新浪微博遭遇"钉子户"
 3.1.2其实腾讯玩微博更早
 3.1.3守住社交这块地盘
 3.2初探移动互联网不利
 3.2.1手机QQ玩不下去
 3.2.2你听说过海纳吗
 3.3当越界碰上边界
 3.3.1搜搜还是沉了
 3.3.2拍不响的电商
 3.3.3旋风们的边界
 3.4微信是**OTT吗
 3.4.1张小龙干掉了QQ
 3.4.2红包也帮不了打车
 3.4.3O2O再次撞墙
 3.4.4娱乐的还是游戏好
 3.5延伸阅读:粉丝经济的另类活法
 3.5.1数字音乐:靠粉丝经济能救活吗
 3.5.2Kakao:IM的第三条路
 
 第4章极致单品能否击穿钢板--小米
 4.1是抄袭者还是领航员
 4.1.1"抄袭"旋涡中的小米
 4.1.2小米不怕被抄袭吗
 4.1.3学习小米好榜样
 4.2极致单品的困扰
 4.2.1击穿钢板的艺术
 4.2.2熬不出"小米粥"的凡客
 4.2.3极致单品为啥玩不转了
 4.3入侵家居是个难题
 4.3.1猪能不能凭空飞起来
 4.3.2上亿美元豪赌智能家居
 4.3.3是智能家装还是极客玩具
 4.3.4小米盒子的瓶颈
 4.3.5电视好像过得不好
 
 第5章零字长蛇阵的溃散--盛大
 5.1陈天桥的完美闭环
 5.1.1一个传奇的PK
 5.1.2有可能打造闭环吗
 5.1.3盒子是平台还是私房菜
 5.2去中心化还是游戏化
 5.2.1贪吃蛇的迪斯尼布局
 5.2.2衔尾蛇其实很创新
 5.2.3咋就骨质增生了
 5.3产业闭环的痛点
 5.3.1战略太多等于没有战略
 5.3.2你真的听说过盛大吗
 5.3.3产业闭环就是个梦
 5.4延伸阅读:互联网企业的网络文化闭环
 5.4.1PPTV:重度迷失的跨界之旅
 5.4.2阿里影业:电商的票房有多大
 后记继续越界,*终跨界
 |  
         
          | 內容試閱: |   
          | 上网本是在2009年传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正面交锋中一个很奇怪的产物。它很像便携式笔记本,但体积重量更小,性能也略差,关键是价格便宜。此外,它拥有移动互联网的特征,依靠不错的电池性能,比笨重的便携式笔记本有更长的使用时间。上网本凭借和PC一样的使用环境,比刚刚冒头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宏碁正是看中了上网本这一跨界优势,在攀越**的*后一步上,把所有的力气几乎都投在了这里。当时的首席执行官兰奇就多次对外强调,公司的生存智慧是在智能手机与笔记本市场中间的交融地带。言下之意,这个交融地带正是上网本。
 上网本的表现没有让宏碁失望。根据IDC数据,2008年,全球上网本出货超过1000万台,2010年更是超过3300万台,而宏暮上网本出货份额一度超过这一市场的四分之一。王振堂极其自信地认为上网本代表着3C融合的开始:“上网本就是PC与手机的汇流,比任何智能手机都复杂强大。”
 如此骄人的战绩,怎能不让宏碁倾其所有成为上网本的王者,继而成为PC市场的主宰?很多宏碁人在当时都这么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上网本里透着宏碁自创始以来就没有改变过的企业性格。一个以代工起家并闻名的企业,一直都将低价作为其取胜的核心法宝。
 这几乎是台湾IT企业的固有模式,采用简单的战略进入全球电子产业,一切手段失效后便降价。在PC时代,台湾的IT企业只需要仰仗微软和英特尔之力,通过它们提供早期的芯片设计和操作系统升级,以“代工”模式组装出低廉的产品即可占有市场。宏碁无疑是将这一点发挥到极致的企业。
 但上网本*终将这种“代工”的性格优势和缺陷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崛起初期,上网本的外部环境还是传统的PC时代,所以一路高歌猛进。之后PC时代开始向移动互联网时代变革,此时与主流笔记本应用模式没有根本区别的上网本,虽然提高了出货量,但并没有帮助宏暮建立一种类似苹果的平台化商业模式,反而还因为低价策略拉低了它的利润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