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战时的博弈:教宗庇护十二世、墨索里尼与希特勒的秘史(理想国译丛075) 》 售價:HK$ 162.8 ![]() 《 明亡清兴 1618—1662年的战争、外交与博弈 》 售價:HK$ 74.8 ![]() 《 北大版康德三大批判 》 售價:HK$ 308.0 ![]() 《 建安 统一北方之战(201—207) 》 售價:HK$ 53.9 ![]() 《 什么是权力(一本讲透权力逻辑的政治学入门佳作,一次从学术到生活的认知升级) 》 售價:HK$ 66.0 ![]() 《 债务自由:远离债务困境 》 售價:HK$ 86.9 ![]() 《 清代满汉关系史:全三册 》 售價:HK$ 547.8 ![]() 《 卢浮宫馆藏中国陶瓷 》 售價:HK$ 217.8 |
| 內容簡介: |
|
陈曦、罗格平编写的《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系统 碳循环》根据亚洲中部干旱区域荒漠一绿洲生态系统 的特点,分析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 建立了具有自主版权的干旱区生态系统模型AFM,改 进了国际上的Biorne—BGC模型,通过遥感、野外调 查和控制试验、尺度转换模型,构建了多尺度的亚洲 中部干旱区生态系统数据库等。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全书介绍了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地理环境的基本 特征;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环境的演变过程;干旱区 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探讨干旱区生态系统过程的机制 ,开发了AEM模型:利用AEM模型和Biome—BGC模型对 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进行模拟;阐述了亚洲中部干 旱区人类活动,包括土地开发和耕地转移、林产品收 获和植树造林、放牧,对亚洲中部碳平衡的影响。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新颖、翔实,图文并茂,体 系严谨,要领清晰,有许多新的观点和结论,可供从 事干旱区生态、碳循环、地理地貌、景观生态及环境 保护研究方面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 生及政府部门的有关人员参考使用。 |
| 目錄: |
|
第1章 绪论
1.1 地理位置 1.2 国内外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研究现状 1.3 亚洲中部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2章 亚洲中部干旱区地理环境 2.1 地质构造与地貌轮廓 2.2 气候环境与水文特征 2.3 植被与土壤 参考文献 第3章 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环境演变过程 3.1 气候环境 3.2 新疆的气候环境 3.3 中亚五国的气候环境 3.4 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演变趋势 参考文献 第4章 亚洲中部干旱区土地利用及其变化 4.1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4.2 土地开发与耕地变化 4.3 林产品收获与植树造林 4.4 孜牧 参考文献 第5章 亚洲中部干旱区盐碱土碳吸收评估 5.1 无机吸收过程的分离 5.2 无机吸收过程的模拟 5.3 无机吸收规模的估算 5.4 亚洲中部干旱区盐碱土碳吸收评估 参考文献 第6章 干旱区生态系统过程与模拟 6.1 干旱区生态系统能量、水汽与C02交换机制 6.2 干旱区生态系统模拟 参考文献 第7章 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 7.1 有机碳储量结构与分布 7.2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8章 人类活动对亚洲中部碳平衡的影响 8.1 土地开垦和耕地转移对碳平衡的影响 8.2 林产品收获与植树造林对碳平衡的影响 8.3 放牧干扰对碳平衡的影响 8.4 中亚人类活动对区域碳动态的影响 参考文献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