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心悦读丛书·善与恶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学
			》
 售價:HK$ 
			74.8
 
  《 
			万有引力书系 · 崇祯七十二小时:大明王朝的最后时刻
			》
 售價:HK$ 
			85.8
 
  《 
			跟着TED学科学:物理
			》
 售價:HK$ 
			55.0
 
  《 
			希特勒与第三帝国(全二册)(第三帝国通史写作的里程碑!7年魔鬼养成期+6年帝国崩塌录=13年人类至暗
			》
 售價:HK$ 
			206.8
 
  《 
			没有民主的政治(1815—1914):英国政府的观念与关注
			》
 售價:HK$ 
			118.8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东亚的车舆社会史
			》
 售價:HK$ 
			196.9
 
  《 
			大西洋现实主义:帝国与国际政治思想的德美交汇
			》
 售價:HK$ 
			87.8
 
  《 
			四海车书总会同  元代文人游历与行旅诗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HK$ 
			140.8
 
 
 | 
         
          | 編輯推薦: |   
          | 1,苏雅是葡萄酒撰稿人,WSET高级,勃艮第高等商学院葡萄酒硕士。她有专业的品鉴能力,又有骨子里的热爱。 2,本书特种纸四色全彩印刷,是苏雅的心血之作,倾注了她对葡萄酒的痴心和感动,是不可替代的佳作。
 |  
         
          | 內容簡介: |   
          | 这些岁月酿出来的香醇,带了回忆,一如你的岁月,陈年的艺术,不过就是更好地保存青春的美好;这些一口一口抿进的醇厚酒液,把热量在胸腹中一丝一丝的散发出来,一点一点,温暖人心,如同妻子给莫奈带来的那些热烈的、琐碎的生活。葡萄酒之路,可以荡气回肠,但更多是柴米油盐,饭桌上的一杯生活。 |  
         
          | 關於作者: |   
          | 知味葡萄酒杂志主笔,葡萄酒撰稿人,WSET高级,勃艮第高等商学院葡萄酒硕士,现居巴黎。"喜欢小啜和微醺,红尘一痴人。被葡萄酒感动,以文字酿酒,荡气回肠。 |  
         
          | 目錄: |   
          | 酒庄游记 波尔多苏玳一级庄——白拉图Chteau La Tour-Blanche
 爱情和事业:美度区年列级名庄——龙船庄
 香奈儿女人:鲁臣世家
 静看世事沧桑:波尔多1855年列级名庄迪仙庄
 拉若姿堡:天地之间
 超二级庄宝玛庄:执子之手
 天人之衡:波尔多1855二级庄:碧尚男爵堡
 品酒笔记
 美乐的丰厚:Chteau L''écuyer 2004 AOC Pomerol
 阿尔萨斯琼瑶浆的奇妙味蕾之旅
 《春天里》,一支Cape Blend,这些能够对饮大醉的回忆
 盛夏的清爽,一支白兰地产区干白,一曲丽江小众吟唱
 投资评论
 尝鲜的期酒,投资的期酒
 拉菲们的把戏
 书评画评
 沁入心田的女性柔软:波尔多的玛歌和莫奈的卡米耶
 邂逅百花的香气:《神之水滴》第一节《百花的香味》解析
 基础类知识
 红酒还是葡萄酒
 香槟和起泡酒的区别
 品酒四部曲:望、闻、尝、记
 分级制度:波尔多和勃艮第
 遗忘的角落:葡萄酒田
 秋天,收葡萄的季节
 酒具
 酒杯,葡萄酒在这里谢幕
 Decanter:你见与不见,它们就在那里
 开瓶器挑刀攻略
 酒架镇酒器:给葡萄酒安一个家
 只有鼻子知道:把酒香装起来的酒鼻子
 葡萄酒瓶塞的故事
 葡萄酒洗具
 CCTV 波尔多葡萄酒博物馆
 酒饰
 葡萄酒游戏
 酒庄建筑:书写性格
 酒类活动
 波尔多名庄协会(UGCB)名庄周末:偶遇法国酒徒去酒展淘小酒
 “发现中国葡萄酒”主办方:一个葡萄酒产区,两所高等学府
 “发现中国葡萄酒”勃艮第学术品酒会:中国葡萄酒的发现之旅
 趣闻
 南非世界杯特辑:球踢到哪儿,酒就喝到哪儿
 产区介绍
 初夏波尔多:醇酒之旅,梅多克篇
 卡奥尔:黑葡萄酒浇灌下的世外桃源
 |  
         
          | 內容試閱: |   
          | 天地间的精心耕耘 2010年大概会是法国葡萄酒行业的一个Bio年,一个绿色食品的年份。年初的行业杂志上就在首页里玩着文字游戏,大大的标题就是一个词:Biotiful,把法文的绿色食品Bio,换在英文的beautiful前,发音恰恰还是一样——于是我们更加期待更多漂亮的Bio酒品。
 而在此番Bio热之前,拉若姿堡便已经在自己的土地上绿色循环,用天然堆肥,不用化学肥料,不用化学除莠剂,美丽恰如“Biotiful”。圣埃美隆的酒庄呢,都是小小的,他们只是把绿色、天然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无关乎外界风云变幻,Bio热或不热:让我想起了“世外桃源”这个词,怪不得圣埃美隆屡屡被选入诸如“全世界最该去旅游的葡萄酒产地”之类的评比名单,人们都向往桃花源。
 拉若姿堡位于圣埃美隆山脚下,有着上为硅土下为黏土的土质。硅土会带来细腻和优雅的酒质,而黏土则是带来有力的结构。所以我们可以期待在这片土地上产出的Chteau Laroze,把力度、优雅和细腻融洽地融入自己的酒品。
 27公顷的土地上种植了平均年龄20年的美乐(Merlot)68%, 品丽珠(26%)和赤霞珠(6%),从葡萄品种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和左岸明显的区别,多了些葡萄品种中母仪天下的皇后——美乐,少了很多威严持国的皇帝——赤霞珠,所以在右岸,我们期待更加温柔细腻但也不乏结构的作品。
 在田间,植株密度是拉若姿堡另一个可圈可点的特点。酒庄一直在原有的葡萄地里种植新的植株,直到密度达到每公顷一万株,远远超出了圣埃美隆酒庄的平均密度。这里的哲学是:密度越大,每株葡萄藤的葡萄产量就会越少,每个葡萄也会越小,香气单宁果汁也会越集中,最后酿出来的酒就会愈加浓郁,同样保持着自然的雅致。在品尝时我早已发现浓郁是Laroze酒品的一个明显优点,植株密度的贡献大概不可抹去。
 自然是手工采摘,收获的季节里,摘葡萄的工人和搬运葡萄的工人,拿着植剪、背着背筐穿梭在葡萄行间,把采摘的葡萄送到分拣台。完美无缺的葡萄、轻微挤破的葡萄和压碎的葡萄会被3次严格的机器和人工筛选挑出,分开发酵:香气和单宁都存在于葡萄皮中,挤破皮的葡萄有失去潜在香气的危险。拉若姿堡于2002年投资安装了非常先进的分拣设备,让分拣过程更加准确,这个投资算是圣埃美隆酒庄中的先驱。
 在现代高效发酵罐里的发酵,一切技术调整,都遵循着拉若姿堡的发酵哲学:为了尊敬葡萄的本真,为了认真地表现我们的Terroir(土地和气候等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的环境条件),以及葡萄酒的口味。而主牌12~18个月的橡木桶陈酿,则为了提升和表现酒质的各个方面。副牌则是一部分在橡木桶,一部分在发酵罐里,陈酿一年。会使用约50%的新橡木桶——为了寻求果香和橡木香气的平衡,这个比例会随着年份的不同而改变,比如2008年酒庄就用了70%的新橡木桶,同样会使用十多家制造商的橡木桶以平衡各家的特点。
 自1990年盖·梅斯兰先生掌管酒庄以来,一直采取持续投资的策略。“酿造设备和葡萄园一定要配得上这么漂亮的Terroir。”酒庄又在2005年修改了酒标的设计,更加简洁大方,为了纪念家庭的女性,也添加了女性的气质——其实同时也更好地表现了右岸的特点,正如我在前面屡屡提到的:更加温柔细腻。
 品酒时的连声惊叹
 曾经在一个小小的红酒专卖店里工作,帮为了一顿餐专门来店里配酒的客人选酒,闲时和侍酒师出身的老板谈葡萄酒酒谈杯酒人生,这位睿智严谨的法国商人,每每带给我豁然开朗的思绪。闲聊中谈及拉若姿堡,05和06年的主牌,和很多圣埃美隆的酒一起品时,他双双给了9分、10分的高分。这是一家纯粹的圣埃美隆,在果香和力度间找到了完美的和谐,“如果你喜欢圣埃美隆的酒,你就会喜欢拉若姿堡”。
 我在酒庄品的是主牌Chteau Laroze 2003(拉若姿堡)和副牌La Fleur Laroze2005(拉若姿之花),27公顷的土地所酿造的主牌和副牌都是AOC St.EmillionGrand Cru,各有特点,并驾齐驱。
 因为拉若姿堡葡萄品种中品丽珠的比例(26%)比其他的圣埃美隆酒庄都多一些,Francs的单宁使酒的结构更加有力,所以拉若姿需要更多的醒酒时间。酒庄的建议是饮用前都要醒酒30分钟到1个小时,于是当我们到达酒庄的品酒室里,拉若姿堡和拉若姿之花已然安静地在醒酒器里苏醒了。接下来轮到我们连声惊叹。
 03年的主牌拉若姿堡,浓郁的深红宝石;鼻中是红色水果的香气;入口温柔,单宁细腻,果香外还有一束烘烤的香气;结束时感觉到了更加有力的单宁,暗示着酒品的陈年潜力;回味香气持久,是熟透了的黑加仑。这款酒的关键词就是“浓郁”和“平衡”。颜色和香气都很集中,口中单宁和果香很融洽。一款优质典型的圣埃美隆。
 05年的副牌拉若姿之花,同样浓郁的深红,反光很漂亮;鼻中却是另一番风情,热带水果的香气,很明显的菠萝,还带有花香,还有一束香料——拉若姿之花的香气的清新真的让我想起了阿尔萨斯白葡萄酒,让我眼前一亮;入口温柔,口中再现了菠萝的香气,结束却是一点可可粉的味道。这款酒香气复杂、清新,活泼的性格和传统的主牌相得益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