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新民说·欧洲城市现代史:从 1815 年至今
			》
 售價:HK$ 
			96.8
 
  《 
			拍出绝世佳作 世界顶级摄影师私藏技法解密
			》
 售價:HK$ 
			140.8
 
  《 
			意大利读画记
			》
 售價:HK$ 
			74.8
 
  《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 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2025版 
			》
 售價:HK$ 
			118.8
 
  《 
			阅读苏河左岸
			》
 售價:HK$ 
			107.8
 
  《 
			纸上博物馆·达达主义:艺术的反抗(艺术简史,讽刺超前,社会政治矛盾,16开图文全彩,伽利玛原版引进)
			》
 售價:HK$ 
			85.8
 
  《 
			名画里的中国 (共7册) 汉宫春晓图/韩熙载夜宴图/唐宫仕女图/洛神赋图/西湖十景图/千里江山图/清
			》
 售價:HK$ 
			294.8
 
  《 
			江山胜迹:人文风景的建构与传承
			》
 售價:HK$ 
			162.8
 
 
 | 
         
          | 編輯推薦: |   
          | 萧红,与张爱玲齐名,一代才女,20世纪30年代的洛神,鲁迅最欣赏的女作家!特别是由许鞍华执导,李樯编剧和监制,汤唯、冯绍峰、王志文等主演的电影《黄金时代》(获得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五项大奖)上映后,萧红传记铺天盖地,但真正值得品读的作品寥寥。《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对骆宾基、葛浩文、铁峰、季红真等著的几部有代表性的萧红传记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摒弃了观照视野的单一和一些陈旧的观念,力图完整、全面、客观真实地再现女作家的一生。真切的了解这位传奇民国女作家的情爱往事,触摸心灵、澄清讹误、解开谜案!从这种角度来说,读萧红,只此一本便足矣。 |  
         
          | 內容簡介: |   
          | 《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为研究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与生命中的三位男性之间关系的专著。萧红成长的20世纪20、30年代,是东北地区从地方军阀统治转向日本侵略者殖民统治的历史时期。年轻时期的萧红因求学而与家庭决裂,遇见萧军后离开东北,而后受到鲁迅提携闻名上海。抗战爆发后和萧军分道扬镳,与端木蕻良结婚,1942年病逝香港。毫无疑问,在萧红短暂的人生历程里,萧军、鲁迅、端木蕻良三个男人对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自从萧红逝世以后,不同的当事人在不同时期对萧红作了带有主观倾向的叙述,甚至附加上了政治色彩。萧红与三人的关系也为后人不断揣测。作者在比对各种萧红研究著作中的说法之后,用相对客观的视野作出了自己的判断。该书进一步完善了萧红生平的研究,对认识她的作品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 關於作者: |   
          | 叶君,男,1971年生,湖北省浠水县人,文学博士,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首届萧红文学奖得主。著有《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萧红图传》(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乡土农村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等,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  
         
          | 目錄: |   
          | 绪论 第一章 萧红与家族
 一 家族源起
 二 祖辈父辈
 三 父母、生日及名字
 四 身世之“谜”
 五 童年经验
 六 升学与订婚
 七 求学梦的破灭
 八 从对立到精神和解
 余论
 第二章 萧红与萧军
 一 初识与狂恋
 二 祛魅与还原
 三 安家商市街
 四 一个南方的姑娘
 五 自我命名背后
 六 东京与上海
 七 上海与北平
 八 萧军日记里的二萧
 余论
 第三章 萧红与鲁迅
 一 二 萧与鲁迅夫妇
 二 传闻背后:萧红的深层悲剧
 三 鲁迅眼中的萧红
 四 萧红眼中的鲁迅
 五 萧红与延安
 六 影响与传承
 余论
 第四章 萧红与端木蕻良
 一 如何可能:关于端木蕻良
 二 初识之前的萧红
 三 终结与开始
 四 “弱”与“恶”
 五 悬疑:生前与死后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萧红传记目录
 附录二 萧红年谱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1941年12月9日,被疾病折磨了半年多的萧红躺在病床上,听着太平洋战争的隆隆炮声,情绪凄迷,若有所思地对骆宾基说:“……现在,我已然惨败,丢盔弃甲,我要与我的父亲和解。我的身体倒下了,想不到我会有今天!”并不断强调“我要回到家乡去”。萧红与家族所达成的这份精神和解,也许自创作《呼兰河传》就已然生成。《呼兰河传》的创作无疑是一次精神返乡之旅。 
 
 
 在萧红一生中,萧军毫无疑问是对其影响最为深刻的男性。二萧的遇合,带有极大偶然性和戏剧性,但是萧军的出现对萧红而言,在拯救同时,亦给她带来极为深巨的精神苦痛。长期以来,在萧红传记研究中,人们往往过度传说、渲染萧军对萧红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拯救,对两人关系形成先入为主的认知定势,而忽视萧军在另一维度对萧红的雕刻与造就。
 
 
 
 鲁迅之于萧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某种意义上,没有鲁迅就没有作为作家的萧红。综观萧红一生,幼年和祖父在一起,以及成年与鲁迅的交往,是少有的两段幸福时光──后花园里的自由无虑和上海滩立地成名的荣光。如果说祖父给了她“温暖”,那么,鲁迅给了她“尊严”。
 
 
 
 端木蕻良跟萧红的遇合似乎带有宿命。自决定接纳萧红的那一刻,他就背负起太多恶意看待且无从辩解。几乎从来就没有人从他的立场,体察其接纳萧红所需的勇气和巨大担当,还有深刻的悲悯。这毫无疑问是端木蕻良一生巨大的悲剧。
 
 
 
 在众人都急着逃亡之时,骆宾基义无反顾地留下照顾萧红直至其生命终结,亦见出他那令人感动的仗义。只是,经由他之口传出的萧红生命终结前跟他的情感秘密,对萧红的形象和尊严毫无疑问是极大的损毁。逝者已逝,即便有真爱发生,埋在心底又何妨?今天,细究萧红逝前44天这无从查证的情感纠葛,对于善良的人们来说,所引起的何尝不是对骆宾基的深深不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