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绣罗衣裳照暮春——古代服饰与时尚
			》
 售價:HK$ 
			93.5
 
  《 
			HR如何招聘人才:招聘思维与技能
			》
 售價:HK$ 
			61.6
 
  《 
			《汉印精选》
			》
 售價:HK$ 
			206.8
 
  《 
			思索马基雅维利
			》
 售價:HK$ 
			162.8
 
  《 
			皇帝与国王:足利义满和他的时代(颠覆天皇王权的逆贼将军,还是活用东亚朝贡规则的政治能人?)
			》
 售價:HK$ 
			64.9
 
  《 
			锦衣行 (《白衣公卿》影视原著小说)
			》
 售價:HK$ 
			54.8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85.8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64.9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政治与哲学之间的复杂张力结构关系为分析框架,梳理和阐释了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的生态观念。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生态社会运动、绿党政治等促成了绿色政治学的缘起和成型,是为政治之“绿”;在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中,自然的面目由巫魅到祛魅,再到当下倡导的复魅自然观,此即绿色政治的哲学基础,是为自然之“魅”;生态主义政治哲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并进一步走向“荒野”,荒野之“美”由此具有了某种全新的政治哲学意蕴。 |  
         
          | 關於作者: |   
          | 叶海涛,1973年生,哲学博士,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在站博士后。200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系,获法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生态主义政治哲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播与国家认同。 |  
         
          | 目錄: |   
          | 绪 论/001 一 生态危机的幽灵/001
 二 生态(学)时代的来临/007
 三 政治和哲学理论的绿色革命/013
 四 “政治哲学”的本义回归与当代绿化:一个分析框架/032
 1.对“政治哲学”的惯常理解/033
 2.政治、哲学与“政治哲学”/037
 3.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哲学”分析理路/052
 第一章 政治学的生态学“转向”:绿色政治的渊薮/062
 一 转向的起点:作为公共物品的生态环境/064
 1.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064
 2.“经济学”与“技术化”解决方案批判/066
 3.走进政治学的生态学/073
 二 转向的过程:作为新社会运动的生态政治运动/079
 1.社会运动的政治学意蕴/080
 2.从社会运动到“新”社会运动/084
 3.新社会运动之“新”/088
 三 转向的终结:绿色政治诸原则的型塑/093
 1.生态学原则/093
 2.社会责任感/095
 3.基层民主观/097
 4.非暴力/099
 本章小结/102
 第二章 绿党:生态政治的主阵地/105
 一 绿党的“异质性”:“绿色基调”/107
 1.“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和“生态社会正义”观/108
 2.决策重心的“下移”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模式/112
 3.“新公民权”与“和平政治学”/115
 二 绿党的“匀质化”:“彩虹内阁”/120
 1.“通往权力的道路”:从抗议组织到议会党和执政党/121
 2.绿色政治诸原则的妥协:内阁席位与执政联盟地位的维持/123
 3.“进”还是“退”:作为议会成员和执政联盟伙伴的绿党/126
 三 从激进主义(哲学)到现实主义(政治)/133
 1.哲学基础:从“深绿”退到“浅绿”/135
 2.政治立场:由“激进”转向“温和”/138
 3.政策主张:让“理想”照进“现实”/140
 4.与传统政党的关系:从“彻底割裂”到“基本同流”/142
 本章小结/145
 第三章 “自然”的图景与布景/147
 一 “巫魅”的古代自然/149
 1.“自然图腾”/150
 2.“万物有灵”/153
 3.“有机自然”/157
 二 “祛魅”的近现代自然/161
 1.科学为自然“祛魅”/163
 2.技术对自然的再“祛魅”/167
 3.“自然之死”/171
 三 “复魅”的后现代自然/176
 1.“战役”和“战争”/177
 2.“还自然之魅”/180
 3.“盖娅之生”/182
 本章小结/185
 第四章 “人类”的出场与在场/189
 一 “人类中心主义”的起源与散布/192
 1.“人是万物的尺度”/192
 2.“基督教神学模具里的铸件”/195
 3.“我思故我在”/197
 4.“主客二分”的思维定式/199
 二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诘问/201
 1.何种意义上的诘问/202
 2.“动物解放论”与“动物权利论”/205
 3.“敬畏生命论”与 “生命中心论”/208
 4.“大地伦理学”与“自然价值观”/211
 三 “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困难”与辩驳/218
 1.“主体(性)的阙如”/219
 2.事实与价值的混淆/222
 3.“价值”和“主体”概念的拓展/224
 四 “生态化”的“人类中心主义”/228
 1.“弱式”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229
 2.马克思的启发/235
 3.“对抗”中的“合作”/240
 本章小结/244
 第五章 启蒙理性的生态学反思/247
 一 启蒙理性的“种差”/249
 1.“理性的世纪”/249
 2.从“演绎”的理想到“分析”的现实/251
 3.“分析”精神的社会政治蔓延/254
 二 启蒙理性的自负/258
 1.“自然的拐杖”/259
 2.“人为自然立法”/262
 3.“自然的控制”/266
 三 启蒙理性的救赎/268
 1.“启蒙与神话的共谋”/268
 2.作为工具理性典范的经济理性/270
 3.属于价值理性的生态理性/275
 四 另一场启蒙:生态启蒙/277
 1.价值的失落和性灵的扭曲/278
 2.自然的革命与人性的解放/282
 3.“自然人”的重塑与生态启蒙/285
 本章小结/290
 第六章 生态主义:一种新的政治意识形态/292
 一 生态主义政治哲学的意识形态特征/293
 二 生态主义和自由主义/299
 三 生态主义和保守主义/304
 四 生态主义和社会主义/308
 本章小结/311
 结语:走向“荒野”的政治哲学/313
 参考文献/324
 后 记/3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