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锦衣行 (《白衣公卿》影视原著小说)
			》 
			 售價:HK$ 
			54.8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85.8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64.9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HK$ 
			65.8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294.8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173.8
			 
			 
	
			  
			《 
			唯美手编.17,绚丽的春夏毛衫
			》 
			 售價:HK$ 
			53.9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140.8
			 
			 
	
 
       | 
     
      
      
         
          | 編輯推薦: | 
         
         
           
            本书通过各种翔实的数据和资料来阐述人的动物性本质是社会文化发生和进步的总根源。书中表明人类的动物性本质和其他哺乳纲动物是相同的,并进而提出人性等于兽性加理性,人类的兽性来自遗传,人类的理性来自文化陶冶和教育,它会随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而迅速变化,但兽性难改的理论。同时书中也提出,人的理性可塑性很大,即使人的兽性万年不变,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总在提升着人的理性,增益着人性的光辉。
 作者宋健认为人类不应该陶醉于自己的某些胜利,而忽略了人的动物性本质。并且不管人类的事业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都不可能改变人类产生和生存于自然界的这个基础。本书是作者了解近代以来的生物学和人类学知识,深切理解人的生物本质、理性进步的必要条件和能达到的高度后的最新成就,具有重要意义和特殊价值,十分值得阅读和收藏。
           | 
         
       
      
      
      
      
         
          | 關於作者: | 
         
         
           
            作者宋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最顶尖的100位科学家”之一。
 宋健生于1931年12月29日,山东荣成人,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5月参加工作,前苏联莫斯科包曼工学院研究生毕业,博士,研究员,两院院士,著名的控制论、系统工程和航空航天技术专家。[1]
 宋健院士在控制论研究、航天技术和人口控制论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为推动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及“科教兴国”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宋健院士荣获何梁何利基金授予的“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88年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党组书记的宋健,曾视察过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
           | 
         
       
      
      
      
      
         
          | 目錄: 
           | 
         
         
           
            前言
 第一篇人之本
 1.1大地之子
 神创论
 进化论
 漂浮的大地
 生命孤舟
 1.2人类的根
 地球年龄
 地层年代
 生物进化史
 生物遗传
 生物分类学
 1.3祖先和宗亲
 古人类化石
 灵长目
 基因认亲
 裸猿
 1.4野性来自遗传
 生物来自遗传
 胚胎发育
 遗传基因
 基因编码
 兽性本能
 1.5基因不死
 亲缘度
 遗传定律
 过渡物种
 祖传基因
 1.6人性来自教育
 拉马克主义与李森科
 克里克的中心法则
 社会性动物
 “基因决定论”的偏颇
 文化与人性
 智能来自学习
 1.7人种与人权
 人种
 华夏民族
 全球大迁徙
 人类共祖
 古人好战
 种族歧视
 人权
 第二篇生路
 2.1抗争求存
 冰凌
 水旱风祲
 大地不牢
 火山海啸
 天不至善
 2.2大气是生命之桴
 地球大气
 氧气需求
 脆弱的大脑
 大气污染
 气体杀手
 高空臭氧层
 SOx和NOx
 粉尘
 沙尘暴
 2.3水是生命之脉
 人体中的水
 宇宙中的水
 酸碱度
 饮用水
 放射性污染
 水硬度
 水危机
 2.4食为天
 生命的能源
 摄食标准
 供能机制
 必需物质
 维生素
 食品保障
 食品安全
 2.5休整
 作息制度
 神经疲劳
 修补和更新
 睡眠与梦
 催眠
 细胞凋亡
 2.6原欲
 有性生殖
 植物的有性生殖
 力比多
 内分泌
 性激素
 禁欲陋俗
 婚配
 情爱天赋
 情爱与理性
 心碎
 2.7永生和死亡
 仙药
 真人成仙
 进化的代价
 衰老的机制
 豁达死亡
           | 
         
       
      
      
      
         
          | 內容試閱: 
           | 
         
         
           
            人类能进化到今天的优秀和强大,胜过一切其他动物而统治着整个世界,是因为我们获得了理性,即认知世界、概念思维、逻辑推理和创新的能力,也就是认识世界、适应环境和局部改造环境的能力。动物学研究表明,其他动物如灵长目也有初等的认知、简单的思维和粗浅的推理能力,但都不如人类的能力那么强大、系统和深刻。只有人类具备理性思维和行为能力。
 倘若把人的生物性称为兽性,则人性等于兽性加理性。兽性来自遗传,基因万年笃守,千年不见有变。理性获自文化陶冶和教育,随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而迅速变化。近代进化生物学者们一致认为,兽性难改,理性的可塑性却很大。文化、科学和教育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机杼。即使人的兽性万年不变,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总在提升着人的理性,增益着人性的光辉。
 后天获得的理性,如科学、文化能否影响人的兽性进化?科学界仍有争论。20世纪生命科学主流仍然否定法国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的获得性状”可遗传后代的理论,认为缺乏实验证据。也有科学家认为,科学文化的进步会影响甚至操纵人的遗传特性,如优生优育、基因修饰和治疗,使后人免疫能力更强,变得更健康,更聪明,那是可能的。
 后工业社会和计划生育政策改变了马尔萨斯和达尔文倚重的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的“自然规律”,这是社会、文化对人类遗传性能影响的典例。然而要想脱离人的生物学基础,把人变成神仙,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