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儿童哲学教育:案例式教程 南强儿童哲学丛书 曹剑波、黄睿主编 案例教程 高校教师用书
》
售價:HK$
66.0

《
驰骋三界:汉代神兽的图像世界
》
售價:HK$
118.8

《
印章的故事
》
售價:HK$
49.5

《
数字化口腔
》
售價:HK$
437.8

《
中国史前玉器
》
售價:HK$
96.8

《
最后的使团:1795年荷兰访华使团及被遗忘的中西相遇史
》
售價:HK$
96.8

《
源远流长:英格兰银行史(1694-2013)
》
售價:HK$
184.8

《
第一性原理穿透思维定势
》
售價:HK$
85.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检验议程设置理论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之中和网络环境中的有效性为核心任务,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网络议题议程设置效果、网络属性议程设置效果、网络属性议程设置的影响因素、网络属性议程设置的铺垫效应等前沿问题,丰富和发展了议程设置理论。本书也从议程设置的角度来评估了媒体对网民认知、态度等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提升媒体对受众设置议程能力的相关策略和措施。
|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在对传播经典理论的检验中推动传播学的发展
第一节 当代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的问题
一 系统了解的任务并未完成
二 对西方传播理论的简单移植和套用的情况较为突出
三 实证研究方法的缺失
第二节 选择议程设置作为研究对象的缘由
一 议程设置理论在西方传播学研究领域中的显赫地位
二 国内议程设置研究的局限
三 议程设置理论对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第四节 两个关键概念的界定和使用的研究方法
一 两个关键概念的界定
二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意义与研究创新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创新
第二章 议程设置理论的起源及发展
第一节 议程设置理论的起源及形成
一 议程设置的思想缘起
二 对20世纪20一60年代传播效果研究模式的反思
三 认知心理学的异军突起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冲击
四 议程设置理论的正式形成
第二节 传统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
一 从直接效果论到中介效果论
二 从“媒介为谁设置议程到“谁为媒介设置了议程的发展”
三 从议题议程设置到属性议程设置的发展
四 议程设置与框架理论之间的纷争
第三章 网络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所面临的挑战及议程设置研究的进展
第一节 网络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所面临的挑战
一 从辐射式传播到网状式传播
二 从信息接收渠道的有限性到无限性
三 网络为受众主动表达信息提供了更丰富的平台
四 网络人际传播倾向的强化
第二节 国外关于网络议程设置研究的进展综述
一 媒体议程与网民议程之间的关系研究
二 网络环境下的媒体间议程设置研究
三 博客的议程设置研究
四 结论及问题
第三节 国内关于网络议程设置研究的进展综述
一 思辨类的研究文献
二 实证类的研究文献
第四章 网络议题议程设置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假设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假设
第二节 数据分析及讨论
一 网络媒体与网民之间的议程设置分析
二 传统媒体与网民之间的议程设置分析
三 媒体间的议程设置分析
四 结论及思考¨
第五章 网络属性议程设置研究
第一节 网络媒体与博客间的属性议程设置研究——以舟曲泥石流事件为例
一 研究方法
二 预备分析议题议程设置效果分析
三 网络媒体与博客间的属性议程设置分析
四 小结及讨论
第二节 网络媒体与论坛之间的属性议程设置研究——以钱云会事件为例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假设
三 预备分析议题议程设置的效果分析
四 网络媒体与论坛之间的属性议程设置分析
五 结论及思考
第六章 网络属性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 议程设置敏感度界定
二 事件的选取¨
三 属性议程设置敏感度的测量
四 影响网络属性议程设置敏感度的变量假设
第二节 人口学变量与利益关联度变量对网络属性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
一 人口学变量对网络属性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研究
二 利益关联度变量对议程设置敏感度的影响研究
第三节 媒介公信力变量与媒介接触变量对网络属性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
一 媒介公信力变量对属性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
二 媒介接触变量对网络属性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
第四节 各变量对网络属性议程设置效果影响的路径模型
一 模型假设
二 研究方法
三 数据分析及讨论
第七章 网络属性议程设置的属性铺垫效应研究
第一节 铺垫效应及议程设置铺垫效应的相关研究
一 铺垫效应
二 作为议程设置后续效果的铺垫效应
第二节 网络属性议程设置铺垫效应的研究假设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假设的提出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数据分析及讨论
一 网络属性议程设置效果与灾后重建认同度的相关性分析
二 不同媒介报道接触组的受众属性铺垫效应分析
三 对媒介报道可信度评价不同的组的属性铺垫效应分析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本书的基本结论
第二节 提升媒体网络议程设置效果的策略
第三节 对网络舆论研究的启示
第四节 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