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86.9
 
  《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售價:HK$ 
			68.2
 
  《 
			英国大历史:时间线上读懂英国3000年,全球化视角下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与动荡
			》
 售價:HK$ 
			64.9
 
  《 
			掌心物语:玩转棉花娃娃一本通
			》
 售價:HK$ 
			86.9
 
  《 
			永恒的时光之旅
			》
 售價:HK$ 
			96.8
 
  《 
			教育人类学田野研究十二讲(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
			》
 售價:HK$ 
			42.9
 
  《 
			古代以色列人及其宗教的兴起
			》
 售價:HK$ 
			74.8
 
  《 
			动物社会的生存哲学 : 探索冲突、背叛、合作和繁荣的奥秘
			》
 售價:HK$ 
			97.9
 
 
 | 
         
          | 編輯推薦: |   
          | 他真的如世人所说,是早年“全盘肯定西学,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晚年 “全盘肯定国粹,尽弃西学”的极端主义者吗?
 
 作者大胆质疑成说,以深刻的思考和精细的考证对严复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地位予以全新的评价。
 《严复评传》,带领读者去品味严复迷人的学术人生和精神面貌
 |  
         
          | 內容簡介: |   
          | 重点讨论了严复的维新变法思想、政治主张、教育思想、教案观及文化观,多维度地探寻其心路历程与思想底蕴,检讨其眼光心计的高远深邃与毁誉得失。并通过对《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的实证性研究,揭示出严译名著的特色与价值,以及严复在西学东渐进程中的独特地位。 |  
         
          | 目錄: |   
          | 严复评传 
 总 序 张岱年/001
 
 重写近代诸子春秋 钱宏(执笔)/004
 
 序 言 刘桂生/001
 
 英文提要/001
 
 第1章 孤寂先驱:早期求学生涯/001
 
 1.1 寒窗苦读的少年/001
 
 1.2 留学英伦求新知/007
 
 1.3 仕途维艰,科举落第/015
 
 第2章 维新巨擘:开新文化之先河/024
 
 2.1 从救亡走向维新/025
 
 2.2 严、康学术思想之分野/034
 
 2.3 文化维新,教育救国/046
 
 第3章 辛苦迻译:近世西学第一人/058
 
 3.1 译事楷模,西学泰斗/059
 
 3.2 严译展现的“西学”世界/072
 
 3.3 严译的“中学”根柢/096
 
 第4章 薪烬火传:旧学新释辟蹊径/100
 
 4.1 “道”的诘思/101
 
 4.2 庄子评注新特色/111
 
 4.3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117
 
 第5章 黄昏余晖:中西文化的前瞻/130
 
 5.1 思想视角的移位/131
 
 5.2 重估中西文化/142
 
 5.3 老人的启示/154
 
 附录一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天演论》/160
 
 一、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与严复的《天演论》/161
 
 二、在赫胥黎与斯宾塞之间/165
 
 三、《天演论》与严复的维新思想/170
 
 四、对《天演论》译文的评价/175
 
 五、《天演论》的历史作用评估/180
 
 附录二 辛亥革命时期严复的思想演变及其抉择/186
 
 一、走出体制外的抉择/187
 
 二、在教育转型中获取新的权势/189
 
 三、为立宪改革探寻理论/195
 
 四、置身风云诡谲的辛亥变局/203
 
 五、结 语/208
 
 附录三 严复看第一次世界大战/210
 
 一、欧战前期战局的准确解析/211
 
 二、一战后期世界变局的深刻透视/218
 
 三、“穷苛极酷”、“求其大欲”的日本 /223
 
 四、战后国际形势的另一种解读/227
 
 结 语/230
 
 附录四 严复学术行年简表/232
 
 附录五 主要参考书目/240
 
 后 记/242
 
 增订版后记/245
 |  
         
          | 內容試閱: |   
          | 严复评传 
 对西学的理解程度和兴趣所在不同。康有为对西学的把握较为肤浅,有时甚至是误解;严复对西学精义的阐释相对要全面、深刻。
 
 康有为对于西方近代学术源流缺乏基本的了解,他之寻求“西学”主要是为了变法决策寻找理论依据,因此,他对西学的介绍侧重在政治理论方面。他提出“立宪法,开国会”,“设议院以通下情”,但他对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和国会制的实质却欠缺基本的了解。他替当时的一个内阁学士写了一篇奏稿,内中说:“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盖千百万之人,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②这里提出的问题是光绪帝如何将政权下放,以求君臣上下同心协力抵抗外辱,达到救国强国的目的。有趣的是,康有为当时主张下放政权,但不主张全部下放政权。他所理解的君主立宪并不是西方所已实行的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的实质是君主把统治权全部交给内阁,而自己居于一个有名无实的虚位。最早实施这一制度的是英国,后来日本等国也起而模仿。在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还不知道“虚君”是君主立宪制的实质。他虽已提出“三权分立”、“宪法”等名词,也仅限于谈谈而已,并无实行之意。他所理解的君主立宪制的真正内容是“君民合治”,所谓“君民合治”,也就是介乎君主和民主之间的君民共主。这也可以说得上是一种中国特色的君主立宪制构想。即使如此,戊戌变法也未做到这一点。民国成立以后,康有为结束在国外的流亡生活,回国参政,提出“虚君共和”,以示与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派相对抗,然而这一口号除了为封建的遗老遗少所利用外,已无任何历史进步意义。
 
 严复对西方近代科学发展背景有比较系统的了解,他之评介“西学”主要是为了更新中国士人的思维方式,所以,他对西学的介绍侧重在哲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上。
 
 关于西方近代的科学精神,他说:“一理之明,一法之立,必验之物物事事而皆然,而后定之为不易。其所验也贵多,故博大;其收效也必恒,故悠久;其究极也,必道通为一,左右逢原,故高明。方其治之也,成见必不可居,饰词必不可用,不敢丝毫主张,不得稍行武断,必勤必耐,必公必虚,而后有以造其至精之域,践其至实之途。”①科学精神不仅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而且也是对人的思维的一种严格训练。他说:“且西土有言:凡学之事,不仅求知未知,求能不能已也。学测算者,不终身以窥天行也;学化学者,不随在而验物质也;讲植物者,不必耕桑;讲动物者,不必牧畜。其绝大妙用,在于有以炼智虑而操心思,使习于沈者不至为浮,习于诚者不能为妄。是故一理来前,当机立剖,昭昭白黑,莫使听荧。凡夫洞(恫)疑虚猲,荒渺浮夸,举无所施其伎焉者,得此道也,此又《大学》所谓‘知至而后意诚’者矣”②这里所批评的“恫疑虚揭,荒渺浮夸”正是传统士人治学所存的严重缺失。
 
 严复对近代西方科学发展源流作了回顾。西洋“制器之备,可求其本于奈端(牛顿);舟车之神,可推其原于瓦德(瓦特)。……而二百年学运昌明,则又不得以柏庚氏(培根)之摧陷廊清之功为称首。学问之士,倡其新理,事功之士,窃之为术,而大有功焉。……至于晚近,言学则先物理而后文词,重达用而薄藻饰。且其教子弟也,尤必使自竭其耳目,自致其心思,贵自得而贱因人,喜善疑而慎信古。其名数诸学,则借以教致思穷理之术;其力质诸学,则假以导观物察变之方,而其本事,则筌蹄之于鱼兔而已矣”。①严复当时所具备的这些近代科学知识不仅康有为不能及,而且在同时代人中也是凤毛麟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