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64.9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HK$ 
			65.8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294.8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173.8
 
  《 
			唯美手编.17,绚丽的春夏毛衫
			》
 售價:HK$ 
			53.9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140.8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217.8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86.9
 
 
 | 
         
          | 編輯推薦: |   
          | 万物由天而繁育,百类依地而长养。草木虫石皆汲天地之灵气为所用,袭古朴之美以传扬。每味本草背后都蕴含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美丽传说,这是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礼赞,更是对传统中医药实践经验的馈赠。本书搜集了流传于民间168味本草的传奇故事,并简附性味归经与功效,图文对照,直观简炼,趣味横生。可谓增进了对中药的了解与喜爱,雅俗共享,老少咸宜。书中本草若用之得宜,万举万当。 |  
         
          | 內容簡介: |   
          | 本草是中国传统中药的古称,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它种类多、分布广,是人们通过长期临床验证和反复实践流传下来的瑰宝。本书搜集了流传于民间的168味中药故事, 针对每味中药先讲述一个美丽动人的传奇故事,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再介绍这味中药的名称、 别名、性味、归经、功能和用途。书中故事来源广博、生动奇特,读来妙趣横生;本书所举中药资料科学规范、图文并茂,学来实用方便。集趣味、知识、实用于一体,融药学、
 史学、文学于一炉。读故事、学中药,使读者通过有趣的传说,了解中药知识。在了解中药的过程中,让人们走近中药、认识中药、喜爱中药,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
 
 本书所讲述的中药故事虽带有传奇色彩,但也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智慧光芒,我们可以古为今用,用古老的中药文化为现代人的健康服务,也可以从故事中获取灵感,为实现中药现代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  
         
          | 目錄: |   
          | 目录 
 1. 抗菌消炎一见喜(001)
 
 2. 强腰壮肾丁公藤(002)
 
 3. 温肾助阳用丁香(003)
 
 4. 蛇伤七叶一枝花(004)
 
 5. 大补元气人参好(005)
 
 6. 凉血止血数大蓟(006)
 
 7. 止血消肿三七强(007)
 
 8. 杀虫解毒土茯苓(008)
 
 9. 健脾补肾话山药(009)
 
 10. 消食降脂选山楂(010)
 
 11. 肾虚腰痛山茱萸(011)
 
 12. 清热治痢马齿苋(012)
 
 13. 止血消肿用马勃(013)
 
 14. 牵机毒药马钱子(014)
 
 15. 活血行气话川芎(015)
 
 16. 滋肝养肾女贞子(016)
 
 17. 明目止痒千里光(017)
 
 18. 强筋活血选牛膝(018)
 
 19. 平肝熄风话牛黄(020)
 
 20. 肝风头痛用天麻(021)
 
 21. 通乳消肿王不留(022)
 
 22. 活血调经月季花(023)
 
 23. 活血祛瘀选丹参(024)
 
 24. 补气生津太子参(025)
 
 25. 胸腹胀痛用乌药(026)
 
 26. 祛风扶阳选乌头(027)
 
 27. 舒筋活络六月雪(028)
 
 28. 风寒湿痹五加皮(029)
 
 29. 散瘀止痛五灵脂(030)
 
 30. 止咳化痰说贝母(031)
 
 31. 消肿散瘀用水蛭(032)
 
 32. 活血消肿凤仙花(033)
 
 33. 通淋明目车前草(034)
 
 34. 解毒举陷选升麻(035)
 
 35. 化痰止咳用瓜蒌(036)
 
 36. 脾虚食少选白术(037)
 
 37. 止咳润肺话白果(038)
 
 38. 解毒白花蛇舌草(039)
 
 39. 止血生肌选白及(040)
 
 40. 祛风止痛话白芷(041)
 
 41. 凉血止痢白头翁(042)
 
 42. 平肝明目白菊花(043)
 
 43. 止泻用石指甲草(045)
 
 44. 涩肠杀虫石榴皮(046)
 
 45. 养血安神用龙眼(047)
 
 46. 益阴护心用玉竹(048)
 
 47. 化痰止咳用半夏(049)
 
 48. 缓和药性话甘草(050)
 
 49. 发汗解表话生姜(051)
 
 50. 气血双补仙鹤草(052)
 
 51. 通鼻利窍田胡椒(053)
 
 52. 补肾壮阳用仙茅(054)
 
 53. 抗敏清热选地龙(055)
 
 54. 益精明目地骨皮(056)
 
 55. 续筋伤骨地鳖虫(057)
 
 56. 疏风散寒用防风(058)
 
 57. 活血散瘀选红花(059)
 
 58. 补脾益气话红枣(060)
 
 59. 活血止血红景天(061)
 
 60. 补气滋阴西洋参(062)
 
 61. 祛风通络老鹳草(063)
 
 62. 补血调经话当归(064)
 
 63. 润肺化痰用百合(065)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