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新宏观经济学 来自后凯恩斯主义-老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第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
 售價:HK$ 
			283.8
 
  《 
			《山海经》的博物世界:植物(刷边特装版)博物岛系列 探寻上古草木之美纵览山川博物大观
			》
 售價:HK$ 
			281.6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316.8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107.8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64.9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98.0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107.8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330.0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重庆师范大学以邓正琦教授为代表的山地经济研究团队,16年来对山地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坚苦探索、积攒而完成的阶段性成果。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陆地总面积近70%,居住着占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集中了全国43%的耕地、98%的森林资源和大部分矿产资源。而中国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的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欠发达民族地区。重庆师范大学自1998年获得重庆市第一个区域经济学硕士点授权后,便把欠发达民族地区作为重点研究区域。 为了充分反映研究团队对中国山地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历史过程,本书从时间上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围绕区域发展战略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第一阶段1997-2001年,对重庆市国家级、市级贫困县的研究;第二阶段2002-2006年,对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研究;第三阶段2007-2011年,对武陵山民族地区的研究;第四阶段2012年及以后,对中国连片特困地区的研究。每个阶段设计四个板块;研究背景、研究特点、社会调研、研究成果(课题、论文、专著),以此揭示山地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互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研究团队对中国山地区域基本特征认识的逐渐升华和对山地经济发展规律把握程度的不断深化,进而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山地经济理论体系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 |  
         
          | 目錄: |   
          | 序 前言
 第一篇 对重庆市国家级、市级贫困县的研究1997—2001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特点
 一采取文献研究法,重在理论研究
 二认识到实地调研的重要性序
 前言
 第一篇 对重庆市国家级、市级贫困县的研究1997—2001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特点
 一采取文献研究法,重在理论研究
 二认识到实地调研的重要性
 三研究内容集中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三 社会调研
 一三峡库区重庆万州区移民与安置现状调研
 四 研究课题
 一“重庆三峡库区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对策研究”成果简介
 二“重庆市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果简介
 五 主要研究论文
 一重庆库区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二重庆库区资源状况及对策研究
 三重庆库区环境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四重庆库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
 五三峡成库后重庆沿江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六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行为分析——
 以万州龙宝区为例
 七重庆市农业现代化探析
 八重庆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变动分析
 九重庆市少数民族人口结构变动分析
 十渝东南民族地区人口性别比的特点及对策探讨
 第二篇 对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研究2002—2006
 一 研究背景
 一重庆“十五”规划确立“三大经济区”发展战略
 二重庆“十一五”规划把“三大经济区”细分为
 “四大经济板块”
 二 研究特点
 一组建山地经济研究团队
 二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三研究内容有所扩大
 三 社会调研
 一重庆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现状调研
 二重庆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调研
 三三峡重庆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研
 四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区域分工与合作调研
 四 研究课题
 一“重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成果简介
 二“渝东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研究”成果简介
 三“渝东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研究”
 成果简介
 五 主要研究论文
 一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与重庆经济区划
 二关于构建渝东南民族经济区的思考
 三城镇体系与重庆经济发展
 四渝东南民族地区城镇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五渝东南民族地区小康进程探析
 六论区域化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七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初探
 八三峡库区建设中政府行为分析
 九论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的构建
 十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产业空心化问题
 及对策研究
 六 学术著作
 一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二三峡成库后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三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第三篇 对武陵山民族地区的研究2007—2011
 一 研究背景
 一“314”总体部署导航定向
 二“一圈两翼”发展战略的确定
 三武陵山民族地区区域合作问题提出
 二 研究特点
 一加强研究的针对性
 二注重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
 三武陵山区首届学术研讨会召开
 三 社会调研
 一渝东南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及扶贫调研
 二渝东北库区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调研
 四 研究课题
 一“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经济力量
 整合研究”成果简介
 二“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成果简介
 三“基于山地资源综合开发的山区经济发展研究”
 成果简介
 五 主要研究论文
 一渝鄂湘黔交界处民族区域发展性贫困现状及治理
 二对解决武陵山区在资源开发上倚重倚轻问题的思考
 三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的体制障碍及破解.
 四构建渝鄂湘黔跨省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区探讨
 五渝鄂湘黔边区统一劳动力市场构建探讨
 六构建渝鄂湘黔交界地区技术服务体系探讨
 七武陵山民族地区城镇化特征及发展趋势探讨
 八“大武陵”:武陵山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九渝东南落后山区镇域旅游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以秀山县官庄镇为例
 十地缘经济区视角下的行政区边缘山地经济协同发展——
 以渝黔湘鄂四省结合部典型的武陵山区为例
 六 学术著作
 一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研究——以渝鄂湘黔交界民族
 地区为例
 二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第四篇 对我国连片特困地区的研究2012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特点
 一研究区域扩大
 二设立分中心跟踪研究
 三学术交流更加频繁
 三 社会调研
 一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现状调研
 二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调研
 三渝东南地区工业园区发展调研
 四 研究课题
 一“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机制研究”
 成果简介
 二“渝东南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成果简介
 三“五项课题”研究展望
 五 主要研究论文
 一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机制探讨
 二基于“钻石”理论的武陵山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研究
 三武陵山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经营组织形式思考
 四行政区经济协作促进产业发展——以渝湘黔交界
 地区锰产业为例
 五基于因子分析的武陵山区中心城市经济竞争力评价
 六制度变迁、博弈与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协作
 七渝东南山地区县金融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关系
 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分析
 八山地生态经济集群开发特征与路径分析
 九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扶贫模式与扶贫绩效及政策建议
 十连片特困地区中央扶贫资金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国家级贫困县为例
 六 人才培训
 一申报渝东南地区人才培训高级研修班的背景
 二举办“渝东南地区特色产业选择与培育”高级
 研修班的目的
 三研修班的举办和专题讲座
 四研修班的实地考察交流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