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587.6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81.4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88.5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184.1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81.4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588.8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199.4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221.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以复杂系统科学理论为框架,从旅游系统构成要素的耦合关系出发,结合西藏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西藏构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实现途径。本书介绍了系统科学方法在旅游目的地方面的研究情况以及西藏旅游的现状,阐述了世界旅游目的地系统模型构建的方式,结合西藏旅游产品的自组织现象研究,以四维度结构模型和协同学视角、共生理论视角及区域一体化视角研究构建西藏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方向、对策及建议。 |  
         
          | 關於作者: |   
          | 杨振之,1965年4月生,重庆市人,博士,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旅游管理专业、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专业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休闲度假学会IRVS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全国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理事长。已出版专著l0部,拥有20余年的旅游规划、策划、项目论证的经验,主持了9项世界遗产规划,l6项5A级景区规划。 张志亮,1978年7月生,山西人,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现为山西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讲师。曾在《旅游学刊》《西藏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数篇,主要研究方向为休闲旅游管理、旅游战略规划、旅游人类学,对民族旅游、宗教旅游具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在旅游城市群建设和休闲管理方面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李玉琴,1970年3月生,温江人。2008年获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为西南民族大学研究员,民俗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藏族社会与文化。目前进行四川藏区社会文化变迁以及嘉绒族群的文化研究。曾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近十项,在《民族研究》《中国藏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代表作《藏族服饰文化研究》2010年获国家民委社科研究成果二等奖。
 |  
         
          | 目錄: |   
          | 绪 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主要创新点/3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及路线/6
 第一章 系统科学视野下的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8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概念界定/8
 第二节 系统科学及其在旅游目的地方面的研究/11
 第三节 旅游系统/18
 第四节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24
 第二章 西藏旅游概述/37
 第一节 西藏概貌/37
 第二节 西藏旅游业发展历史及旅游资源现状/43
 第三节 西藏旅游的特殊性/55
 第三章 世界旅游目的地系统模型构建/62
 第一节 系统科学的方法论/62
 第二节 西藏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可行性/62
 第三节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模型构建/65
 第四章 基于顾客价值的西藏旅游产业价值系统重构/76
 第一节 顾客价值链理论及其特性/76
 第二节 西藏旅游价值链的缺陷/83
 第三节 西藏旅游价值链的增值途径/86
 第五章 西藏旅游产品的自组织现象研究/96
 第一节 旅游产品的自组织机理/96
 第二节 西藏旅游产品的构成及存在主要问题/101
 第三节 自组织机理下的西藏旅游产品改善途径/107
 第六章 四维度模型构架中旅游服务体系的创新研究——以西藏乡村旅游为例/115
 第一节 四维度模型简介/115
 第二节 西藏乡村旅游服务体系的现状/120
 第三节 西藏旅游服务体系的创新性建设/125
 第七章 协同学视角下的旅游社区参与/131
 第一节 社区参与及其对西藏旅游业的意义/131
 第二节 西藏旅游社区参与的现实性制约因素/137
 第三节 协同学引领下的西藏旅游广泛社区参与实现途径/140
 第八章 共生理论视角下的西藏旅游生态化建设研究/147
 第一节 藏文化中环境伦理与共生理论的耦合性/148
 第二节 旅游与环境的共生关系/150
 第三节 西藏旅游与环境一体化共生的实现途径/154
 第九章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无障碍藏文化旅游区建设/161
 第一节 理论基础/161
 第二节 藏区旅游区域一体化的可行性与制约因素/162
 第三节 以无障碍旅游的标准构建藏文化旅游区/166
 第十章 西藏旅游目的地建设保障体系/172
 第一节 西藏自治区旅游经济政策保障/172
 第二节 旅游开发的资金支持体系/174
 第三节 西藏旅游信息保障体系/177
 第四节 人才保障/183
 第五节 西藏交通保障体系/189
 第六节 旅游安全保障系统/195
 第十一章 对策建议/201
 第一节 完善旅游产业价值链,实现多维度顾客价值提升/201
 第二节 培育抗风险的多元化体验类旅游产品体系/203
 第三节 健全区域一体化协同机制/206
 第四节 以生态旅游为龙头实现旅游与环境的共生/207
 第五节 形成完备的旅游自组织保障体系/208
 结 论/211
 参考文献/214
 附 录/233
 后 记/2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