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41.8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86.9
 
  《 
			万有引力书系 万川毕汇:世界环境史国际名家讲座
			》
 售價:HK$ 
			96.8
 
  《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
			》
 售價:HK$ 
			50.6
 
  《 
			HR数智化转型:人机协同与共生
			》
 售價:HK$ 
			79.2
 
  《 
			范怨武讲透中医基础理论(全2册,中医临床医生范怨武历经四年精心创作)
			》
 售價:HK$ 
			118.8
 
  《 
			四海资身笔一枝:唐寅的书画人生【全球33家顶级机构珍藏,全景展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艺术世界】
			》
 售價:HK$ 
			184.8
 
  《 
			50岁后的家庭生活:中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家务劳动与孩童照料
			》
 售價:HK$ 
			140.8
 
 
 | 
         
          | 編輯推薦: |   
          | 我们的祖先很是有智慧的,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的智慧、发明,很大程度上把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物质文明进程,他们的智慧都浓缩在本书里。读罢此书,我们无需再妄自菲薄。 |  
         
          | 內容簡介: |   
          | 《发明中国》是《cctv纸上纪录片》系列书系第二批中之一。本书遴选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发明若干,对其发明的过程、意义做了详细的考证,并对历史上的争议做了详细的论证。通过此书,一则彰显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及蕴含的朴素的科学思想。二则知古鉴今,通过对祖先们的智慧的探究来反思我们当今的现状。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中小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是快速读懂中国的钥匙。“史海无涯,此书为舟。” |  
         
          | 關於作者: |   
          | CCTV《走近科学》编辑部: 是中央电视台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创办的电视杂志。“ CCTV《走近科学》”杂志,荟萃了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绿色空间》《走近科学》《百家讲坛》《大家》《百科探秘》等品牌栏目,以及纪录频道、科教频道其他相关栏目内容,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内容的精华,在年轻读者和文史爱好者爱好者中影响很大。 |  
         
          | 目錄: |   
          | 标准化帝国  001 
 当两千多年前的弩机从古战场“走”下来时,其上的铭文揭开了一个隐藏了二十多个世纪的秘密——一个秦军强大的秘密,一个标准化帝国的秘密。
 
 三次拔剑竟不出——秦始皇长剑  008
 
 荆轲手持匕首,绕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图拔剑还击,三次拔剑竟然不出,这是《史记》中对于刺秦故事的描述。
 
 中国古代车马  014
 
 早在三千年前的商朝,车的象形文字已经粗略勾画出车的结构,象形文字来源于实物,“车”这个字出现以前,车已经存在。
 
 灵 渠  024
 
 两千多年前,秦灭六国统一中原之后,为向秦岭以南的广袤地区继续扩张而修筑了一条运送粮草的水渠——灵渠。
 
 藏在被中的水平乾坤  042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有在室内燃点香料驱虫避邪的生活习惯,王公贵族更是要熏衣、熏被。
 
 中国古镜  047
 
 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上,铜镜伴随我们的先人走过了近四千年。
 
 中国古镜,启迪先人心智,见证人类历史。
 
 科学复原地动仪  030
 
 据史料记载,中国东汉时期,著名科学家张衡曾经发明了具有验震功能的地动仪。
 
 千古绝技——割圆术  038
 
 从认识了圆,人们就开始有了关于圆的种种计算,特别是圆面积的计算。
 
 中华针灸术  059
 
 甲骨文中的“医”字,就像是持针的手刺向一个人的背部,这也是数千年来中国古代医者的形象。
 
 秋音陶埙  065
 
 华夏古韵,渊源流长。伴随着古老先民的繁衍生息,这片东方沃土孕育了古老的乐器:编钟、琴、瑟……不过,最古老的乐器当属吹奏乐器,而埙,就是其中的一员。
 
 中国风帆  079
 
 在西方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在大风大浪中,水手爬上桅杆,叫喊着落帆,但这种情形是不可能出现在中国古代船员身上的,他们在甲板上控制船帆。
 
 木鸢飞天  068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是谁造了第一个风筝呢?
 
 寻踪唐三彩  101
 
 1995年10月,陕西省考古所接到任务,火速前往西安近郊,在那里发现了一座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大型唐墓。一场寻踪唐三彩的行动由此拉开。
 
 秘色瓷——真实的传说  093
 
 相传唐代,在浙江的越窑,匠人们曾用秘密配方烧制成“秘色瓷”。这种瓷器除了皇室成员之外,其他任何人都无权享用。
 
 中国船舵  083
 
 舵是中国造船技术方面的重大发明之一,它的出现在船舶发展史上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它与风帆、指南针一起,构成了保证船舶航行的三大条件。
 
 沉舟帆影  086
 
 说到船与航海,中国人完全可以傲视天下,因为无论是最早的万吨船,还是各种令西方人望尘莫及的各种造船技艺,乃至最早的航海者,都出自中国。
 
 说“权”论“衡”  130
 
 有一种专门称量黄金和贵重药材的小秤,皇帝说有多少重量就是多少重量。它因此标志着一种社会信誉,更代表了一种权力和地位。
 
 皮影精灵  115
 
 有一种艺术,是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00年;使用影像,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是纯粹民间具有‘摇滚’精神的音乐,比猫王早2150年。可以说,他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
 
 寻找火药的故乡  120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但火药的发源地在哪里一直是个谜。2003年年底,人们在四川省江油市无意中有了新奇的发现。
 
 印刷之路  136
 
 春秋时期,中国就出现了颇具规模的石刻文字,从这些石刻上拓印下来的拓片激发了人们对印刷的原始想象。
 
 贾湖骨笛——来自九千年前的乐音  167
 
 一九六二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的荒地上发现了史前文物。二十多年后在贾湖遗址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考古挖掘,出土了最多、最完整,还能准确演奏的最古老乐器。
 
 郑和宝船  160
 
 在距今600年前的14世纪初,一支史无前例的庞大中国舰队先后7次、历时28年,访问了亚非近30个国家和地区,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一次盛举,这就是人尽皆知的郑和下西洋。
 
 丝的前世今生  143
 
 在为数不多的甲骨文中,“蚕”“桑”“丝”“帛”几个字就已经存在。今天,带有“丝”偏旁的汉字则多达两百余个。蚕与丝,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甚至还有学者认为,蚕还是龙的形象起源之一。
 
 找回古老的工艺  187
 这些古老的工艺是中华文明史上的明珠,但由于种种原因沉入历史长河,其光芒不再令世人得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