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64.9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售價:HK$ 
			162.8
 
  《 
			物联网漏洞挖掘与利用:方法、技巧和案例
			》
 售價:HK$ 
			108.9
 
  《 
			家族财富管理:永续繁荣的智慧体
			》
 售價:HK$ 
			74.8
 
  《 
			让我留在你身边升级新版
			》
 售價:HK$ 
			61.6
 
  《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162.8
 
  《 
			我在东汉学伤寒 全两册  仲景医案解读《伤寒论》
			》
 售價:HK$ 
			63.8
 
  《 
			消息(贾平凹新书,长篇笔记体小说)
			》
 售價:HK$ 
			75.9
 
 
 | 
         
          | 內容簡介: |   
          | 北欧模式是当今国际社会所特有的社会模式之一,其存在具有历史特殊性,但也具有现实借鉴意义。本书对北欧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解释其特征、分析其表现,并列出了其面临的挑战;对诸多公共辩论中提出的“快速解决方案”进行了仔细调查,解释了这些方案不切合实际或是基于错误推断的原因;还概述了北欧模式所需的政策改革的主要内容。 |  
         
          | 關於作者: |   
          | 托本·M.安德森,丹麦阿巴斯大学经济管理系教授,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慕尼黑经济研究中心CESifo和波恩劳动研究所IZA研究员。他的研究兴趣为福利国家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他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专业研究文章,并在丹麦等许多国家参与了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他曾担任丹麦经济理事会主席和丹麦福利委员会主席等诸多职务,目前为瑞典财政理事会理事。 本特·霍尔姆斯特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保尔·A.萨谬尔森经济学教授,亦在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兼职。他主要研究公司理论,特别是合同和激励问题。他新近的研究集中于公司治理、公司动态管理、财务市场供需流动性等方面。
 塞波·洪卡波希亚,1979年获赫尔辛基大学社会科学博士学位,1987~1991年任图尔库经济和商业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1992~2003年任赫尔辛基大学经济学教授,目前任剑桥大学国际宏观经济学教授。
 塞克斯顿·科尔克曼,政治学博士,2005年起任芬兰经济研究所ETLA和芬兰商业政策论坛(EVA)执行主任。1983~1988年在芬兰银行总部任职,1989~2005年任芬兰财政部司长,1995~2005年任欧盟部长理事会秘书处司长。
 汉斯·佐·瑟德斯特伦,1970~1984年先后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担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和副主任。1985~2002年,在瑞典商业和政策研究中心担任主席与首席执行官。
 尤汉纳·瓦尔蒂艾宁,政治学博士,曾为斯德哥尔摩国家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而后在芬兰瑞典语土尔库大学担任兼职副教授。
 |  
         
          | 目錄: |   
          | 第一章 导言与提要/1 第一节 现实的北欧模式/4
 第二节 北欧模式运行良好/5
 第三节 北欧模式促进经济良好运行/7
 第四节 北欧模式面临挑战,改革迫在眉睫/9
 第五节 诸多“疗方建议”无效/13
 第六节 有效的工资谈判过程至关重要/16
 第七节 公共服务的私有化和或外包可以提供有效供给/17
 第八节 我们的改革原则/18
 第二章 北欧模式:是神话还是现实?/23
 第一节 自由贸易和市场机制/25
 第二节 风险分担机制/30
 第三章 北欧模式的表现/40
 第一节 就业和生产力水平/40
 第二节 增长和技术/42
 第三节 社会公平/49
 附注:增长会计/53
 第四章 人口:从顺风到逆风/60
 第一节 福利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合同/61
 第二节 老龄化——趋势在扭转/66
 第三节 老龄化使得公共部门处于财政压力之下/69
 第四节 与趋势斗争/71
 第五节 简单的办法?/74
 第六节 节省还是调整?/77
 第五章 福利服务:攀升的成本与扩大的需求/80
 第一节 服务成本日益增加——鲍莫尔效应/80
 第二节 期待更多——瓦格纳效应/82
 第三节 对于休闲的偏好/85
 第四节 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让家庭来提供服务?/86
 第五节 服务挑战与人口挑战并驾齐驱/87
 第六节 为什么增加税收?/93
 第七节 艰难之路:应对公共服务挑战的办法是什么?/100
 第六章 充足的劳动者?充足的劳动?/103
 第一节 让更多的人工作——外延边际很重要!/107
 第二节 工作更多而不是更少!/111
 第三节 失业福利、工作福利制与激活机制/115
 第七章 更加灵活的工资谈判/123
 第一节 统一工资增长/124
 第二节 工资形成的协商与分散/126
 第三节 工资形成与劳动生产率/131
 第四节 点评与结论/133
 第八章 公共部门的适当规模/139
 第一节 竞争的价值/143
 第二节 外部影响与私营组织/145
 第三节 政府提供服务的必要性——使命与利益最大化/147
 第四节 层级制的成本/150
 第五节 公共服务的未来——私营部门“杠杆化”/154
 第六节 结论/165
 第九章 改革的原则/169
 参考文献/1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