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140.8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217.8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86.9

《
江河回望:中国文化与人生价值
》
售價:HK$
85.8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74.8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107.8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49.5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104.5
|
| 編輯推薦: |
冷战后,东北亚存在两种安全路径:同盟主义与多边主义。是同盟体系主导多边机制,还是多边机制替代同盟体系?这将决定东北亚安全模式的未来走向。朝鲜核危机的爆发让这两种安全制度不期而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二者联系互动的视角。许亮编著的《东北亚安全制度中的同盟主义与多边主义:理论与历史》采用制度主义理论作为分析工具,选取美韩同盟与六方会谈为研究对象。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主义理论认为:国际制度能够有效弥补国际政治无政府状态中的治理缺位。权力不是制度建立的必要条件,但却是制度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共同利益是形成制度合作的基础,而外部性收益会导致制度失衡;观念塑造国家的偏好,制度离不开观念的指导;制度建立后具有自我维续的惯性逻辑,即“路径依赖”。因此,权力分配、利益分配、观念分配和路径依赖是影响国际制度的四个因素。反之,制度也可以分配权力、塑造利益和建构观念。同盟和多边机制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安全制度,但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是可以兼容的。
美韩同盟是冷战的产物,进入后冷战时期美韩之间权力、利益和观念重新分配,同盟难以适应东北亚新的安全形势,陷入失衡状态,需要重新定义。然而,美、韩对新时期两国同盟的
|
| 內容簡介: |
|
冷战后东北亚的权力结构呈现一种均势状态,均势的逻辑必然导致安全困境的出现,而朝核危机正是这种安全困境激化到一定程度的爆发。如何突破这一困境?目前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双边同盟,二是多边机制。美韩、美日代表的同盟路径是冷战遗留产物,为能在后冷战时期继续发挥功效,美国进行了同盟的再定义。多边安全机制在冷战后的东北亚一直处于空白,为解决朝核问题而建立的六方会谈机制有希望成为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雏形,这也得到了有关国家的支持。朝核危机的发生让两条安全路径不期而遇,由此引发了我们的问题:同盟安全与多边安全会产生怎样的互动?二者能否兼容?为解答此问题,许亮编著的《东北亚安全制度中的同盟主义与多边主义:理论与历史》选取了转型中的美韩同盟和处于起步阶段的六方会谈机制为研究对象。二者与朝核问题关系密切,而且处于制度变迁过程中,比较有典型性。
|
| 目錄:
|
内容摘要
导论
第一章 国际制度主义理论
第一节 制度主义的源流
第二节 国际政治中的制度主义
第三节 国际制度的变迁
第四节 制度间联系
小结
第二章 同盟安全与多边安全:一种制度主义视角
第一节 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同盟安全
第二节 多边主义理论与多边安全
第三节 制度兼容:同盟安全与多边安全
小结
第三章 美韩同盟的转型
第一节 美韩同盟的历史
第二节 地区“警察”:美国定义下的美韩同盟
第三节 半岛“门卫”:韩国定义下的韩美同盟
小结
第四章 东北亚多边安全制度的雏形——六方会谈
第一节 东北亚的安全结构与困境
第二节 东北亚安全模式及评价
第三节 六方会谈——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雏形
小结
第五章 变迁中兼容:美韩同盟与六方会谈
第一节 朝核问题的考验
第二节 六方会谈下的美韩同盟
第三节 变迁中的机遇与挑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