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诛仙.全6册(最新典藏版)
			》
 售價:HK$ 
			348.5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售價:HK$ 
			54.8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76.9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65.8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96.8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96.8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63.8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64.9
 
 
 | 
         
          | 編輯推薦: |   
          | 《工程师:工程与结构设计史》按照时间顺序详细介绍了公元前220年至21世纪初期的西方工程与结构设计的发展历史,是目前出版的较完整的工程与结构设计史。书中详细地介绍每一时期受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下的典型工程结构设计的案例。 本书的作者马修·韦尔斯(Matthew Wells)是一位注册建筑师和工程师,具有10年以上在英国多所大学执教和参与设计实践的经验,为本书所做研究的精确性提供了保障。 |  
         
          | 內容簡介: |   
          | 这是一本具有创新精神的著作,展现了历史长河中的工程革新和技术演变,其中不仅有关于工程设计的描绘,更有客观条件、事件、文化环境和个性因素等在工程现状中打下的烙印。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马修韦尔斯于书中收录了许多专题,取舍的原则涉及模式的改变、个人的贡献、重要的结构及有影响的灾难等,目的是为现代的结构概念提供方式方法。通过展现工程学的历史文脉,马修创建了与众不同的设计指导思想,对于建筑和工程这两个领域的学生及从业人员均可起到激励的作用。
 |  
         
          | 關於作者: |   
          | 马修·韦尔斯(Matthew Wells) 特许建筑师和工程师,曾经在多所建筑学院任教,包括在诺丁汉建筑学校担任团队导师,目前是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的外聘考官,以及巴特莱特建筑学院有10年资历的专业导师。他还是Techniker结构工程咨询公司的创建者和主管,并与杰出的建筑师如Lifschutz Davidson和Eva Jiricna在人行桥、玻璃楼梯及很多当代前沿项目方面有过合作。 |  
         
          | 目錄: |   
          | 图片版权 序
 引言
 第1章 史前及古代
 第2章 罗马与东方(公元前220―公元533)
 第3章 拜占庭及欧洲黑暗的中世纪(476―1000)
 第4章 走向光明(1000―1600)
 第5章 伽利略(1564―1642)
 第6章 早期现代工程(1580―1789)
 第7章 百科全书(1750―1860)
 第8章 美国的重建(1860―1890)
 第9章 经典分析与钢筋混凝土(1890―1920)
 第10章 飞行器与战时工程(1900―1950)
 第11章 当代早期(1945―1960)
 第12章 还看今朝(1950―2000)
 注释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 序 对我来说,建筑学既难以掌握又像一盘散沙,工程学则通俗易懂且有整体性。那么,为何我还在不吝篇幅地尝试对工程学说三道四呢?
 工程学的技艺有着简明的高雅特质,其利用的古典数学引人入胜,而实践层面的权宜之计也有一种好戏连台的意味。
 但是,就一般性结构工程项目基本完整这一点来说,伴随同样的感觉而来的是另一种不安定的因素:较之与其有关的必然性,整个体系或许具有更多的意外情况。也可能存在其他关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同样有效的方法。那么,顾问工程师的作用是在逐步消亡,还是处在新差异性问世的前夜呢?
 我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专攻英国的建筑教育学。学习的重点落在了知识、科学和艺术的广度上。软式斯堪的纳维亚现代主义是主流的风格:英国的建筑学选择挪用这一风格,其中采取了以共识普遍缺乏为特色的态度。而莱斯利·马丁(Leslie Martin)、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和其他人等,为了将相关设计进程系统化而付出的努力正在被抛弃和放弃。关于这些努力的研究正成为我有生之年的学术科目。
 很遗憾在上中学时学校并没有设置混合型的课程——物理、数学、历史和英语——它们均被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推荐为合适的基础课程。缺乏艺术教育的我仅能觉察到:工程设计“本体层面”的考虑因素尤其是其中的矛盾性很可能总是持久有效的。
 当然,我服务过的3个人都是凭借灵感做事,他们是艾伦·巴克斯特(Alan Baxter)、托尼·亨特(Tony Hunt)和提姆·麦克法拉内(Tim Macfarlane)。他们的想法及贡献的复杂性都让我一言难尽。在世纪之交的伦敦,这3人连同其他许多有才气的工程师是共存的,为工作开创了真正的智慧沃土。
 我要感谢的人包括:德才兼备的女出版商凯瑟琳·莫顿(Katherine Morton);资深的插图师马修·霍林斯(Matthew Hollins);编写参考文献的德拉·皮尔曼(Della Pearlman);落实图片数据的沃利亚·埃尔伯托尼(Velia Albertoni)和伊丽莎白·平奇斯(Elizabeth Pinches)。书中多数的建议都来自本人多年的业务伙伴。
 本人有意建造空中及地上的楼阁,这也是我身边的人们都知晓的。还有许多更加离奇的提案是本书在初编时必不可少的。成书时留下来的提案则都由本人来负责,针对其中的错误欢迎踊跃讨论。
 度假期间,我研读了西地中海地区陶器时代的腓尼基人的历史。在海上击败迦太基人后,公元前243年,古罗马人,即腓尼基人夺来了五段帆船——因为偷越封锁线而闻名、用5个部分拼接的单层甲板大帆船——将其复制了200多次*,还重新调配了早期文明古国的整条产业链。重要的是,这还不常是最终有益的一些事件的始作俑者。这是想法在成型时应有的权利,也是接下来想法可以被利用的权利。分处设计公式的两端,始作俑者和犯案者这两类事物的繁衍能力均可能很强,只要议论者无须把它们彼此分得很清楚即可。这里便有现代工程师可以设立的坚实的背景状况,而它并非是我们可以站得上去的牛顿的肩膀。
 作者于伊比沙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