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大设计师威廉·莫里斯
			》
 售價:HK$ 
			151.8
 
  《 
			新宏观经济学 来自后凯恩斯主义-老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第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
 售價:HK$ 
			283.8
 
  《 
			《山海经》的博物世界:植物(刷边特装版)博物岛系列 探寻上古草木之美纵览山川博物大观
			》
 售價:HK$ 
			281.6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316.8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107.8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64.9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98.0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107.8
 
 
 | 
         
          | 編輯推薦: |   
          | 作者简介 
 张旭,香港浸会大学哲学博士,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与跨学科研究,兴趣兼及哲学、历史学、语言学、英美文学、比较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基金项目1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级项目8项。国际合作丛书《通天塔丛书》主编。个人学术专著有:《中国英诗汉译史论》(2011)、《湘籍近现代文化名人·翻译家卷》(2011)、《跨越边界: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2010)、《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2008)等;合著有:《越界与融通——跨文化视野中的文学跨学科研究》(2012)、《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2003)等,译著有《一门学科之死》(2014)、《印度的世纪》(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翻译学导论)(合译,2009)等,另有学术论文80余篇散见在海内外学术期刊上。2007年获“香港翻译学会狮球教育基金会翻译研究奖学金”;2013年度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
 
 车树昇,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曾执教于长沙铁道学院、中南大学,现任职于福建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研究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谱为核心,以年月顺序的方式,通过详尽介绍、谨严考辨与谱主生平、思想、著述、翻译以及政治活动等有关的史事、资料,较为准确、客观、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林纾一生的生活道路、政治倾向、思想演变和翻译创作历程。该年谱由三部分组成,一为编写说明、林纾家族世系简表以及林纾家族三代家谱;二为生平的记录,为全书的主体部分;三为参考文献和附录。该年谱长编规模较大、时空覆盖面广,资料翔实、考辨精良,可说是目前国内最完备的林纾年谱。 |  
         
          | 關於作者: |   
          | 作者简介 
 张旭,香港浸会大学哲学博士,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与跨学科研究,兴趣兼及哲学、历史学、语言学、英美文学、比较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基金项目1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级项目8项。国际合作丛书《通天塔丛书》主编。个人学术专著有:《中国英诗汉译史论》(2011)、《湘籍近现代文化名人·翻译家卷》(2011)、《跨越边界: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2010)、《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2008)等;合著有:《越界与融通——跨文化视野中的文学跨学科研究》(2012)、《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2003)等,译著有《一门学科之死》(2014)、《印度的世纪》(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翻译学导论)(合译,2009)等,另有学术论文80余篇散见在海内外学术期刊上。2007年获“香港翻译学会狮球教育基金会翻译研究奖学金”;2013年度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
 
 车树昇,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曾执教于长沙铁道学院、中南大学,现任职于福建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研究、文学。曾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目。有学术论文10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以谱为核心,以年月顺序的方式,通过详尽介绍、谨严考辨与谱主生平、思想、著述、翻译以及政治活动等有关的史事、资料,较为准确、客观、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林纾一生的生活道路、政治倾向、思想演变和翻译创作历程。该年谱由三部分组成,一为编写说明、林纾家族世系简表以及林纾家族三代家谱;二为生平的记录,为全书的主体部分;三为参考文献和附录。该年谱长编规模较大、时空覆盖面广,资料翔实、考辨精良,可说是目前国内最完备的林纾年谱。
 
 
 目录
 
 序一吴仁华1
 
 序二罗选民4
 
 自序6
 
 
 
 编写说明
 
 林纾家族世系简表
 
 林纾三代家谱
 
 
 
 1852年(清咸丰二年壬子)1岁
 
 1853年(咸丰三年癸丑)2岁
 
 1854年(咸丰四年甲寅)3岁
 
 1855年(咸丰五年乙卯)4岁
 
 1856年(咸丰六年丙辰)5岁
 
 1857年(咸丰七年丁巳)6岁
 
 1858年(咸丰八年戊午)7岁
 
 1859年(咸丰九年己未)8岁
 
 1860年(咸丰十年庚申)9岁
 
 1861年(咸丰十一年辛酉)10岁
 
 1862年(同治元年壬戌)11岁
 
 1863年(同治二年癸亥)12岁
 
 1864年(同治三年甲子)13岁
 
 1865年(同治四年乙丑)14岁
 
 1866年(同治五年丙寅)15岁
 
 1867年(同治六年丁卯)16岁
 
 1868年(同治七年戊辰)17岁
 
 1869年(同治八年己巳)18岁
 
 1870年(同治九年庚午)19岁
 
 1871年(同治十年辛未)20岁
 
 1872年(同治十一年壬申)21岁
 
 1873年(同治十二年癸酉)22岁
 
 1874年(同治十三年甲戌)23岁
 
 1875年(光绪元年乙亥)24岁
 
 1876年(光绪二年丙子)25岁
 
 1877年(光绪三年丁丑)26岁
 
 1878年(光绪四年戊寅)27岁
 
 1879年(光绪五年己卯)28岁
 
 1880年(光绪六年庚辰)29岁
 
 1881年(光绪七年辛巳)30岁
 
 1882年(光绪八年壬午)31岁
 
 1883年(光绪九年癸未)32岁
 
 1884年(光绪十年甲申)33岁
 
 1885年(光绪十一年乙酉)34岁
 
 1886年(光绪十二年丙戌)35岁
 
 1887年(光绪十三年丁亥)36岁
 
 1888年(光绪十四年戊子)37岁
 
 1889年(光绪十五年己丑)38岁
 
 1890年(光绪十六年庚寅)39岁
 
 1891年(光绪十七年辛卯)40岁
 
 1892年(光绪十八年壬辰)41岁
 
 1893年(光绪十九年癸巳)42岁
 
 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43岁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乙未)44岁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丙申)45岁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丁酉)46岁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47岁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己亥)48岁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49岁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辛丑)50岁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壬寅)51岁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癸卯)52岁
 
 1904年(光绪三十年甲辰)53岁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乙巳)54岁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丙午)55岁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丁未)56岁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戊申)57岁
 
 1909年(宣统元年己酉)58岁
 
 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59岁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60岁
 
 1912年(民国元年壬子)61岁
 
 1913年(民国二年癸丑)62岁
 
 1914年(民国三年甲寅)63岁
 
 1915年(民国四年乙卯)64岁
 
 1916年(民国五年丙辰)65岁
 
 1917年(民国六年丁巳)66岁
 
 1918年(民国七年戊午)67岁
 
 1919年(民国八年己未)68岁
 
 1920年(民国九年庚申)69岁
 
 1921年(民国十年辛酉)70岁
 
 1922年(民国十一年壬戌)71岁
 
 1923年(民国十二年癸亥)72岁
 
 1924年(民国十三年甲子)73岁
 
 
 
 参考文献
 
 附录一林纾身后刊登作品细目
 
 附录二林纾未刊作品细目
 
 后记
 
 
 读者定位
 
 民国文学、文化爱好者、研究者
 
 
 
 
 上架与陈列建议
 
 上架:民国·文化
 
 陈列:平摊
 
 
 
 丛书总序
 
 福建近现代史上,文化名人辈出,其尤著者如陈宝琛、林纾、严复、陈衍、林语堂等。他们或从政兴学、或赋诗为文、或研经论道、或译书新民,不仅显名于当时,更被泽于后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之影响与永久之意义。对于这些文化名人的研究,除了整理刊布其著作文稿、探讨其思想学问之外,以年谱长编之形式对其生平事迹及诗文著述作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考订,也是一项资料性与学术性兼备的重要工作。在这方面,由胡颂平先生编著的多达十册数百万字的煌然巨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堪称典范。2010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年谱长编系列”由中华书局出版,而在此前后,中华书局还出版了其他一系列文化名人的年谱长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近年也打造了“晚清人物年谱长编”系列,作为该社重点的出版工程。可见,年谱长编这种形式的著作在学术研究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近现代闽籍文化名人年谱长编丛书”虽对象有别,但旨趣无异,而通过丛书的编写以弘扬福建地方文化,亦是题中应有之义。
 
 本丛书以近现代闽籍文化名人为对象,特别选取尚未有过年谱或已有
 |  
         
          | 目錄: |   
          | 作者简介 
 张旭,香港浸会大学哲学博士,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与跨学科研究,兴趣兼及哲学、历史学、语言学、英美文学、比较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基金项目1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级项目8项。国际合作丛书《通天塔丛书》主编。个人学术专著有:《中国英诗汉译史论》(2011)、《湘籍近现代文化名人·翻译家卷》(2011)、《跨越边界: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2010)、《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2008)等;合著有:《越界与融通——跨文化视野中的文学跨学科研究》(2012)、《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2003)等,译著有《一门学科之死》(2014)、《印度的世纪》(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翻译学导论)(合译,2009)等,另有学术论文80余篇散见在海内外学术期刊上。2007年获“香港翻译学会狮球教育基金会翻译研究奖学金”;2013年度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
 
 车树昇,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曾执教于长沙铁道学院、中南大学,现任职于福建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研究、文学。曾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目。有学术论文10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以谱为核心,以年月顺序的方式,通过详尽介绍、谨严考辨与谱主生平、思想、著述、翻译以及政治活动等有关的史事、资料,较为准确、客观、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林纾一生的生活道路、政治倾向、思想演变和翻译创作历程。该年谱由三部分组成,一为编写说明、林纾家族世系简表以及林纾家族三代家谱;二为生平的记录,为全书的主体部分;三为参考文献和附录。该年谱长编规模较大、时空覆盖面广,资料翔实、考辨精良,可说是目前国内最完备的林纾年谱。
 
 
 目录
 
 序一吴仁华1
 
 序二罗选民4
 
 自序6
 
 
 
 编写说明
 
 林纾家族世系简表
 
 林纾三代家谱
 
 
 
 1852年(清咸丰二年壬子)1岁
 
 1853年(咸丰三年癸丑)2岁
 
 1854年(咸丰四年甲寅)3岁
 
 1855年(咸丰五年乙卯)4岁
 
 1856年(咸丰六年丙辰)5岁
 
 1857年(咸丰七年丁巳)6岁
 
 1858年(咸丰八年戊午)7岁
 
 1859年(咸丰九年己未)8岁
 
 1860年(咸丰十年庚申)9岁
 
 1861年(咸丰十一年辛酉)10岁
 
 1862年(同治元年壬戌)11岁
 
 1863年(同治二年癸亥)12岁
 
 1864年(同治三年甲子)13岁
 
 1865年(同治四年乙丑)14岁
 
 1866年(同治五年丙寅)15岁
 
 1867年(同治六年丁卯)16岁
 
 1868年(同治七年戊辰)17岁
 
 1869年(同治八年己巳)18岁
 
 1870年(同治九年庚午)19岁
 
 1871年(同治十年辛未)20岁
 
 1872年(同治十一年壬申)21岁
 
 1873年(同治十二年癸酉)22岁
 
 1874年(同治十三年甲戌)23岁
 
 1875年(光绪元年乙亥)24岁
 
 1876年(光绪二年丙子)25岁
 
 1877年(光绪三年丁丑)26岁
 
 1878年(光绪四年戊寅)27岁
 
 1879年(光绪五年己卯)28岁
 
 1880年(光绪六年庚辰)29岁
 
 1881年(光绪七年辛巳)30岁
 
 1882年(光绪八年壬午)31岁
 
 1883年(光绪九年癸未)32岁
 
 1884年(光绪十年甲申)33岁
 
 1885年(光绪十一年乙酉)34岁
 
 1886年(光绪十二年丙戌)35岁
 
 1887年(光绪十三年丁亥)36岁
 
 1888年(光绪十四年戊子)37岁
 
 1889年(光绪十五年己丑)38岁
 
 1890年(光绪十六年庚寅)39岁
 
 1891年(光绪十七年辛卯)40岁
 
 1892年(光绪十八年壬辰)41岁
 
 1893年(光绪十九年癸巳)42岁
 
 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43岁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乙未)44岁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丙申)45岁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丁酉)46岁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47岁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己亥)48岁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49岁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辛丑)50岁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壬寅)51岁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癸卯)52岁
 
 1904年(光绪三十年甲辰)53岁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乙巳)54岁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丙午)55岁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丁未)56岁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戊申)57岁
 
 1909年(宣统元年己酉)58岁
 
 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59岁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60岁
 
 1912年(民国元年壬子)61岁
 
 1913年(民国二年癸丑)62岁
 
 1914年(民国三年甲寅)63岁
 
 1915年(民国四年乙卯)64岁
 
 1916年(民国五年丙辰)65岁
 
 1917年(民国六年丁巳)66岁
 
 1918年(民国七年戊午)67岁
 
 1919年(民国八年己未)68岁
 
 1920年(民国九年庚申)69岁
 
 1921年(民国十年辛酉)70岁
 
 1922年(民国十一年壬戌)71岁
 
 1923年(民国十二年癸亥)72岁
 
 1924年(民国十三年甲子)73岁
 
 
 
 参考文献
 
 附录一林纾身后刊登作品细目
 
 附录二林纾未刊作品细目
 
 后记
 
 
 读者定位
 
 民国文学、文化爱好者、研究者
 
 
 
 
 上架与陈列建议
 
 上架:民国·文化
 
 陈列:平摊
 
 
 
 丛书总序
 
 福建近现代史上,文化名人辈出,其尤著者如陈宝琛、林纾、严复、陈衍、林语堂等。他们或从政兴学、或赋诗为文、或研经论道、或译书新民,不仅显名于当时,更被泽于后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之影响与永久之意义。对于这些文化名人的研究,除了整理刊布其著作文稿、探讨其思想学问之外,以年谱长编之形式对其生平事迹及诗文著述作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考订,也是一项资料性与学术性兼备的重要工作。在这方面,由胡颂平先生编著的多达十册数百万字的煌然巨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堪称典范。2010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年谱长编系列”由中华书局出版,而在此前后,中华书局还出版了其他一系列文化名人的年谱长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近年也打造了“晚清人物年谱长编”系列,作为该社重点的出版工程。可见,年谱长编这种形式的著作在学术研究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近现代闽籍文化名人年谱长编丛书”虽对象有别,但旨趣无异,而通过丛书的编写以弘扬福建地方文化,亦是题中应有之义。
 
 本丛书以近现代闽籍文化名人为对象,特别选取尚未有过年谱或已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