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即用是体:阳明学深度解读
			》 
			 售價:HK$ 
			280.8
			 
			 
	
			  
			《 
			山河在:一部鲜活的抗战史(1931—1945)
			》 
			 售價:HK$ 
			269.0
			 
			 
	
			  
			《 
			《庄子》中的100个哲理故事
			》 
			 售價:HK$ 
			92.0
			 
			 
	
			  
			《 
			极限聊斋:王蒙神侃《聊斋》(精装珍藏版)
			》 
			 售價:HK$ 
			93.2
			 
			 
	
			  
			《 
			2025-2028帆船竞赛规则
			》 
			 售價:HK$ 
			115.6
			 
			 
	
			  
			《 
			华章大历史042——帝国的骨架:先秦、秦汉地缘政治结构变迁大势
			》 
			 售價:HK$ 
			115.6
			 
			 
	
			  
			《 
			香遇中国:中华香史五千年
			》 
			 售價:HK$ 
			127.4
			 
			 
	
			  
			《 
			见字如面:奏折里的雍正
			》 
			 售價:HK$ 
			75.9
			 
			 
	
 
       | 
     
      
      
      
      
         
          | 內容簡介: | 
         
         
           
            现代公共关系都有着明确的公关目标。公关目标一般分为总体目标和单项目标,总体目标在于通过有计划的公关活动,建立起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状态,增强组织的竞争力,以求得自身的长期发展,这实际上也是任何一个组织的公共关系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单项目标是指组织所开展的某项具体公关活动或从事的具有公关目的的具体工作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单向目标受总体目标的制约,而总体目标则以单项目标的实现为基础。对不同公关目标特殊性的准确把握,于卓有成效地开展公关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在一些外行的人看来,公共关系工作对人的要求就是“俊男靓女”加“口若悬河”,这其实是对公共关系工作的极大误解。公共关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其从业人员也有特殊的要求。俊男靓女固然好,口若悬河亦所求,综合素质若不佳,两者齐备也枉然。
 
 公关人员的十大成功因素大都与公关人员的工作能力相关,由此可以看出,较强的综合能力对公关人员十分重要。
 
 本书介绍了公关的内涵、特征、职能、原则、传播、程序等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公关专题活动、公关语言艺术、公关礼仪、公关人员素质要求等公关理论和公关技巧,本书注重将公共关系学中涉及的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一系列学科融会贯通,更好地体现完整的知识体系,系统地介绍了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艺术,充分吸收了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并突出公共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和新内容。
           | 
         
       
      
      
      
         
          | 關於作者: | 
         
         
          |  
            刘义才,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国家银河培训工程核定师资,中国质量评价协会评审专家,中华讲师网、总裁网特约培训师。中国“咨询式实战培训”奠基人,擅长以“专题演讲、案例分析、沙盘演习、互动问答”的方式授课,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以“案例丰富、激情幽默、观点新颖、感染力强”著称。
           | 
         
       
      
      
      
      
         
          | 目錄: 
           | 
         
         
           
            第一章
 公共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公共关系的定义 \ 003 
 
 公共关系的基本含义 \ 006
 
 公共关系工作的任务和内容 \ 009
 
 公共关系的特征 \ 016
 
 公共关系活动的三大原则 \ 018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职能
 
 收集信息 \ 027
 
 咨询建议 \ 030
 
 沟通协调 \ 032
 
 塑造形象 \ 035
 
 教育引导 \ 040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传播
 
 传播的含义和特点 \ 045
 
 传播的类型及原则 \ 048
 
 人际传播 \ 052
 
 大众传播 \ 055
 
 
 
 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
 
 公共关系调查 \ 061
 
 公共关系策划 \ 066
 
 公共关系方案实施 \ 070
 
 公共关系效果评估 \ 073
 
 
 
 第五章
 公共关系的专题活动
 
 参观活动 \ 083
 
 宴请活动 \ 086
 
 典礼与仪式 \ 091
 
 剪彩仪式 \ 093
 
 签字仪式 \ 095
 
 记者招待会 \ 097
 
 赞助活动 \ 103
 
 
 
 第六章
 公关人员素质要求
 
 职业道德准则 \ 115
 
 公关意识 \ 116
 
 知识结构 \ 118
 
 创新能力 \ 119
 
 组织协调能力 \ 121
 
 应变能力 \ 124
 
 自信心修炼 \ 125
 
 
 
 第七章
 公关人员形象塑造
 
 使自己看上去像个人物 \ 129
 
 成功者的形象是可以塑造的 \ 131
 
 留给人们好的第一印象 \ 133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 137
 
 举止优雅,富有人情味 \ 141
 
 身体语言的号召力 \ 144
 
 用你的笑容感染对方 \ 146
 
 
 
 第八章
 公共关系礼仪
 
 礼仪的概念和特征 \ 151
 
 礼仪的原则 \ 153
 
 个人仪容仪表礼仪规范 \ 156
 
 接待客人的礼节 \ 161
 
 商务电话的礼仪规范 \ 167
 
 商务谈判中的礼仪 \ 171
 
 涉外礼仪 \ 175
 
 
 
 第九章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
 
 危机的概念和特征 \ 181
 
 危机处理应遵循的原则 \ 182
 
 危机处理的步骤 \ 188
 
 危机公关不是“遮丑” \ 191
 
 危机公关,将坏事变成好事 \ 195
 
 
 
 第十章
 公共关系语言艺术
 
 公关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 \ 203
 
 公关语言要得体 \ 207
 
 有效公关语言的四个层次 \ 212
 
 公关语言艺术的主要方法 \ 214
 
 公关常用语言技巧 \ 223
 
 公关体态语运用 \ 238
 
 跨文化公关语言策略 \ 241
           | 
         
       
      
      
      
         
          | 內容試閱: 
           | 
         
         
           
            公共关系的定义
 
 公共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在社会交往中,国家、组织、个人之间的联系一般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层次,即以国家为主体与人或组织发生的联系,可称为国家关系;二是中观层次,即以社会组织为主体与人或其他组织发生的联系,可称为公共关系;三是微观层次,即以个人为主体与他人发生的联系,可称为人际关系。对于宏观层次的国家关系与微观层次的人际关系,从古到今已有很多精深的研究。但作为中观层次的公共关系则研究不多。而以社会组织为主体的公共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又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对公共关系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自从20世纪初诞生了第一家公共关系公司,20世纪20年代出版了第一部公共关系专著,人类对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的开发与研究已有约一百年的历史。但人们对公共关系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多不清楚、不正确的地方,这集中表现在对公共关系的定义上。目前,国内外已正式公开过的公共关系定义不下几百种,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管理职能说
 
 管理职能说强调的是公共关系的管理功能。在国外流行的公共关系定义中,最有代表性的美国著名公共关系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提出的定义即属于这一类:“公共关系是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它帮助一个组织建立并维持与公众之间双向的交流、理解、认可与合作;它参与处理各种问题与事件;它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公众舆论,并对之作出反应;它明确并强调管理部门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它作为社会变化趋势的监视系统,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并有效地利用社会变化,保持与社会变化同步;它运用健全的、正当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作为主要的工具。”
 
 这个定义是哈罗博士受美国公共关系教育基金会的委托,在研究分析了472个不同的公共关系定义以后提出来的。在说明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方面,这个定义被公认为是最全面、最详尽的,被各国学者所认可。
 
 美国学者斯科特·卡特利普、阿伦·森特和格伦·布鲁姆也认为:“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功能,它确定、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与各类公众之间的互益关系。”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的定义是:“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功能。它具有连续性和计划性。通过公共关系,公立的和私立的组织、机构试图赢得同它们有关的人们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借助对舆论的估价,以尽可能协调它们自己的政策和做法,依靠有计划的、广泛的信息传播,赢得更有效的合作,更好地实现它们的共同利益。”
 
 在国内学者中,王乐夫等人的定义也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经营管理艺术。它运用合理的原则和方法,通过有计划而持久的努力,协调和改善组织机构的对内对外关系,使本组织机构的各项政策和活动符合广大公众的需求,在公众中树立起良好形象,以谋求公众对本组织机构的理解、信任、好感和合作,并获得共同利益。”
 
 2.传播沟通说
 
 传播沟通说突出的是公共关系的传播与沟通的属性。
 
 有的国外学者定义:“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与它的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的确定目标而有计划地采用一切向内和向外的传播沟通方式的总和。”
 
 还有人定义:“公共关系就是运用有说服力的传播手段去影响重要的公众。”
 
 《大英百科全书》定义:“公共关系是旨在传递关于个人、公司、政府机构或者其他组织的信息,以改善公众对他们的态度的一种政策和活动。”这个定义的重心在于说明公共关系是一种信息传播工作。
 
 有的国内学者这样定义:“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相互了解和信赖的关系,并通过双向的信息交流,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声誉,以取得理解、支持和合作,从而有利于促进组织本身目标的实现。”这个定义的内容较全面,并且有一点非常明确,即公共关系目标的实现,需要“传播手段”与“双向的信息交流”。
 
 3.组织形象说
 
 组织形象说强调公共关系的宗旨在于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持有这种定义的多见于国内学者。最近几年,这类定义的影响越来越大。
 
 例如,“公共关系是用传播手段塑造组织自身良好形象的艺术”。又如,“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
 
 4.关系活动说
 
 关系活动说把公共关系看作是一种社会性、公众性的关系或活动。例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资深公共关系教授蔡尔兹这样定义:“公共关系是我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统称,这些活动与关系都是公众性的,并且都有其社会意义。”
 
 5.实务描述说
 
 严格地说,实务描述说倾向于对公共关系实务的描述,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定义。它们对于公共关系含义的表述是不完整的,往往只是强调或突出公关实务的某一点而已。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管理职能说”与“传播沟通说”是两种影响最大的公共关系定义。
 
 各种不同的公共关系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去揭示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都有其合理性。人们对公共关系本质认识的统一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同时,公共关系又涉及不同的学科领域和不同的实践领域,公共关系定义的多样性也源于公共关系含义的丰富性与实践的广泛性。因此,这些不同的定义对于人们正确理解与全面把握公共关系丰富的含义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公共关系的定义可作如下表述: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其他相关公众之间的各种关系的综合表现,通过人际沟通与大众传播,组织在公众中交流信息、协调关系、树立良好形象,从而有利于实现组织与公众的共同利益的经营管理艺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