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时代狂澜与士人心波:晚明传奇中的情与理研究
			》
 售價:HK$ 
			96.8
 
  《 
			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战后遗留问题和影响
			》
 售價:HK$ 
			74.8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HK$ 
			65.8
 
  《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售價:HK$ 
			162.8
 
  《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86.9
 
  《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售價:HK$ 
			68.2
 
  《 
			英国大历史:时间线上读懂英国3000年,全球化视角下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与动荡
			》
 售價:HK$ 
			64.9
 
  《 
			掌心物语:玩转棉花娃娃一本通
			》
 售價:HK$ 
			86.9
 
 
 | 
         
          | 內容簡介: |   
          | 《为社会主义平等主义辩护——G.A.科恩的政治哲学追求》是一本涉及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著作,其主要内容是阐释2009年去世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当代世界著名左翼政治哲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G.A.科恩为社会主义平等主义所做的辩护。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自罗尔斯的《正义论》于1971年问世以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实际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一是以罗尔斯为代表的左翼自由主义平等主义,二是以诺齐克为代表的自由至上主义,三是以G.A.科恩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平等主义。它们三者之间的争论说到底是围绕如何解决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新的社会矛盾展开的,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对待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而G.A.科恩的社会主义平等主义主张就是要为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做辩护。本书依据科恩为社会主义平等所做辩护的历史进程和内在逻辑,从他由马克思主义转向政治哲学、他对诺齐克自由至上主义的反击、他对罗尔斯左翼自由主义平等主义的挑战和他对社会主义平等主义的论证四个方面,对他在政治哲学上的追求做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和中肯的评价。
 本书的出版对于全面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特别是了解西方左翼学者的社会主义主张和深化当前我国有关公平正义问题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 關於作者: |   
          | 段忠桥,1951年生,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埃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ofEssex)哲学博士,牛津大学万灵学院(AllSoulsCollege)客座研究员(1998—1999年)。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主编。曾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1993—2002年)、哲学院副院长(2007—2009年)。主要研究方向:历史唯物主义、政治哲学、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有《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英文专著,英国AveburyAshgate出版社1995年出版)、《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者之间的争论》(译著,新华出版社2000年出版)、《当代国外社会思潮》(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2011年被CANut国际出版公司译为英文出版)、《理性的反思与正义的追求》(专著,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译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重释历史唯物主义》(专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在国内的《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月刊》及美国的《自然、社会与思想》(Nature,Society,andThought)、英国的《批判》(Critique:aJournalofSocialistTheory)和《政治学》(Politics)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 |  
         
          | 目錄: |   
          | 序言 第一部分  转向政治哲学
 第一章  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到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
 一  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信奉
 二  将分析哲学的方法应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
 第二章  为历史唯物主义辩护
 一  “发展命题”
 二  “首要性命题”
 三  “合法性问题”
 第三章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再思考
 一  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
 二  包括一切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受到限制的历史唯物主义
 三  马克思是以哪种方式建构他的学说的?
 第四章  投身政治哲学
 一  政治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
 二  诺齐克的挑战
 三  正统马克思主义关于平等前景的两大事实断言
 第二部分  反击诺齐克
 第五章  对“张伯伦论证”的反驳
 一  “张伯伦论证”本身没有说服力
 二  阻挠大多数人自由的不是社会主义而是资本主义
 三  “通过正义的步骤从正义的状态中产生的任何东西自身都是正义的”吗?
 四  把私有财产和自由混为一谈是玩弄概念游戏
 第六章  对“自我—所有权命题”的反驳
 一  诺齐克是如何从自由出发为不平等做辩护的?
 二  关于“损害”的说法
 三  关于“外部世界最初是无主的”假定
 四  关于“自我—所有权命题”的三个诡辩
 第三部分  挑战罗尔斯
 第七章  对罗尔斯差别原则的两个批判
 一  差别原则没有证明基于刺激的不平等是正义社会的特征
 二  差别原则没有确立被罗尔斯视为正义的不平等的正义性
 第八章  差别原则只运用于社会“基本结构”吗?
 一  正义的社会与正义的风尚
 二  罗尔斯支持者的“基本结构异议”
 三  对“基本结构异议”的初步反驳
 四  对“基本结构异议”更为根本的反驳
 第九章  是基本的正义原则还是理想的社会管理规则?
 一  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不是正义原则,而只是理想的社会管理规则
 二  对罗尔斯的建构主义的批评
 三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吗?
 第十章  规范原则与事实
 一  反映事实的原则要反映事实,就必须反映不反映事实的原则
 二  “是”与“应该”,“应该”与“能够”
 三  基本的正义原则是对人的条件的事实的回应吗?
 第四部分  社会主义平等主义者的追求
 第十一章  平等主义者的追求应是消除非自愿的劣势
 一  “优势获取平等”
 二  对“幸福机会平等”和“资源平等”的挑战
 三  与德沃金思路的差异
 四  关于“残障”
 第十二章  能力本身不是平等主义者应当关注的恰当问题
 一  “中间状态”
 二  森对“能力”概念的误用
 三  自由与能力
 第十三章  当今追求社会主义需要道德辩护
 一  社会主义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二  为社会主义做道德辩护的必要性
 三  劳动产品的权利原则和利益与负担的平等原则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与共享原则
 一  野营旅行
 二  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和与其相容的三种形式的不平等
 三  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需以共享原则来调节
 附录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旗手,社会主义平等主义的斗士——纪念G.A.科恩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