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速写随手画 临摹训练素材集
》
售價:HK$
61.4

《
女性的奥秘
》
售價:HK$
85.8

《
理解人性:成熟不是看懂事情 而是看透人性 任何事件中 都别低估人性的影响
》
售價:HK$
61.6

《
看见情绪价值2(做个情绪自由的成年人 不要和别人一起欺负自己,你的情绪比全世界的期待都重要)
》
售價:HK$
54.8

《
罪案调查科:罪终迷局
》
售價:HK$
58.1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HK$
94.6

《
绑架游戏(东野圭吾相当出色的设定系推理)
》
售價:HK$
65.8

《
逆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警示(日本财政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深刻解读日本经济 敲响中国警钟)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本书撷取了林奕华二十多年来在香港、伦敦等地写下的关于香港的文字,书名取自贝克特的经典荒诞剧《等待戈多》,仿佛只要内心有个等的对象,我们就可以被动地永远等待下去。等待香港同样的荒谬,作为永远的香港人,林奕华自豪、无奈而又满怀恨意——恨铁不成钢的恨。
林奕华的《等待香港:永远的香港人》,无疑是香港的一幅芸芸众生像:小男人、女强人、世故少年、犬儒学者,香港既是平庸泛滥的“师奶之城”,也是光影迷幻的欲望都市……
个中也有几位不甘沦落的英雄挺身而出,孤独的光芒将这座浮华之城衬托得益发苍白。
《等待香港:永远的香港人》再版推出的精装本,加入了一些作者新写的文章,重做了版式和封面,让整本书内容更充实,外观更漂亮大方。
|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林奕华,香港文化界著名人物,横跨剧场、舞蹈、电影、教育等多个领域的香港多栖创作人、批评家。
中学时在香港丽的电视与无线电视任编剧。
毕业后与友人组成前卫剧团“进念?二十面体”。
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五年旅居伦敦期间,自组“非常林奕华”舞蹈剧场,先后在伦敦、布鲁塞尔、巴黎、香港进行舞台创作。
一九九四年凭《红玫瑰白玫瑰》(关锦鹏导演)获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一九九五年回港后致力推动舞台创作,编导了四十多部作品,并与不同媒体、不同城市的艺术家及团体合作。
一九九五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二○○五年获颁授“民政事务局局长嘉许奖”。
近期舞台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们——名媛的美丽与哀愁》、《水浒传》、《西游记》、《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男人与女人之战争与和平》、《红娘的异想世界之在西厢》、《贾宝玉》等。
其表演足迹踏遍伦敦、布鲁塞尔、巴黎、新加坡、澳门、台北、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
林奕华对文字情有独钟,在文化界颇有建树,自一九九七年至今担任香港大学通识教育、香港浸会大学人文素质教育、香港演艺学院人文学科讲师。亦经常替香港、北京、广州的报章杂志撰写文章,曾出版《等待香港》系列著作。其批评文章散见《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上海壹周》、《明日风尚》、《号外》等各地报刊杂志。
|
| 目錄:
|
目录:
代序
恨香港… … 3
永远的香港人
为什么我不是周星驰的f a n ? … … 7
成为张艾嘉… … 1 0
帮莫文蔚改名… … 1 3
假王菲之名… … 1 6
刘德华是下届香港特首, 为什么不? … … 1 9
为什么人人都想加入娱乐圈? … … 2 1
情歌已死… … 2 3
K 歌时代… … 2 6
新片开画的日子… … 3 2
长 剧… … 3 4
永远的香港人… … 3 5
仙蒂瑞拉的水晶鞋… … 3 8
娼妓作为隐喻… … 4 2
在水泥地上种花… … 4 5
穿上符号… … 4 8
贵族楼盘… … 5 3
香港圣人… … 6 2
千年一次的作秀… … 6 5
香港人喜欢的韦小宝… … 6 6
最后一次庙会… … 6 8
承认妒忌欣宜的没有几个… … 7 2
︽ 老港正传︾ : ﹁ 被动﹂ 的香港… … 7 4
香港是座孤儿院… … 7 9
香港靓女多不多
R e - i n v e n t i n g H o n g K o n g Wo m e n … … 8 3
这幅叫﹁ 死神与少女﹂ 的画, 让我想起张柏芝… … 8 5
摩登女性… … 8 8
小姐还是太太… … 9 3
我太强… … 9 7
有事钟无艳… … 9 9
情人节你快乐吗? … … 1 0 2
I S h o p , T h e r e f o r e I a m … … 1 0 4
香港靓女多不多? … … 1 0 6
丑女启示… … 1 0 8
P o w e r i s S e x … … 1 1 0
水 着… … 1 2 0
少女是无知的好? … … 1 2 3
为什么女人不愿意长大… … 1 2 5
戏剧里的女人… … 1 3 0
女人就是戏子… … 1 3 9
女人仔… … 1 4 0
师奶与娇妻… … 1 4 2
师奶兵团攻陷香港… … 1 4 4
拯救性感… … 1 4 9
女人不坏… … 1 5 2
假如明天我变成女人… … 1 5 5
香港女人的百年孤寂… … 1 5 8
样板香港女… … 1 6 0
从小香港人
刘德华还是周星驰? … … 1 6 5
大学生的八卦与功利… … 1 6 8
谢霆锋启示录… … 1 7 2
—— 给教育界
当梅艳芳已成过去… … 1 7 5
子女之爱… … 1 7 8
知识分子的下场… … 1 7 9
愚昧的﹁ 儿童﹂ … … 1 8 0
青年与权力… … 1 8 2
﹁ 好学生﹂ … … 1 8 7
我不入大学, 谁入大学… … 1 8 9
罢考太好了… … 1 9 3
等待香港… … 1 9 6
十七岁学生族之适者与生存… … 2 0 1
我不明白… … 2 0 6
驳嘴与收声… … 2 0 7
从小香港人… … 2 1 2
好I n t e l l e c t u a l
凡人与狗, 不得进入… … 2 1 9
《号外》震荡… … 2 2 0
—— 从八月《号外》的「中文运动」说起
大学讲师… … 2 2 5
下台… … 2 3 0
知识分子… … 2 3 1
文化人何苦为难文化人… … 2 3 4
詹瑞文反转香港剧场界… … 2 3 7
附录
公开的情书… … 2 4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