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330.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75.9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64.9
 
  《 
			数字芯片后端设计基础与实践(微课版)
			》
 售價:HK$ 
			65.8
 
  《 
			AI赋能财务:写给CFO的AI使用手册
			》
 售價:HK$ 
			98.8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184.8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88.0
 
  《 
			小白理财进阶之道:富爸爸的财富花园+财务自由笔记+有钱人穷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共3册)
			》
 售價:HK$ 
			197.3
 
 
 | 
         
          | 編輯推薦: |   
          | 职场精英的快乐港湾,商界大佬的休闲驿站,送给所有大忙人的超强福音!——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荼毒着人们的生命和灵魂,让人们倍感焦虑,缺乏幸福!本书初版,即创下了30万册的销量,给数以万计忙碌的都市人带去了心灵的慰藉和灵魂的滋养!为了满足广大读者朋友的阅读需求,我们对本书进行了重新修订,在原书的基础上增补了大量更适合都市大忙人分享的新观点、新内容,让你在忙碌的同时获得心灵的休憩!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提升现代人的快乐和幸福指数为宗旨,将佛法禅理中符合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具有积极正能量的观点和理念用清新、通俗、温馨的文字娓娓道来,帮助人们在纷扰、熙攘的环境中修得佛家所提倡的平常心、随缘心、因果心、慈悲心、忍让心、满足心、质朴心、感恩心、超脱心,从而获得从容、豁达、淡然、纯粹、智慧、快乐和幸福。 |  
         
          | 關於作者: |   
          | 吴正清,隐于都市的居士。精于佛教典籍,为心灵寻找栖息之地,为众生摆渡烦恼大海。擅长宗教、心灵类图书的写作,语言清新隽永,故事蕴藉有趣,说理直抵人心。作品有“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系列、《淡定:不纠结的活法》等。 |  
         
          | 目錄: |   
          | 一 随缘心 
 
 1佛即众生,众生即佛
 2佛心
 3禅悟的魅力
 4随缘
 5 顺其自然
 6看破
 7佛度有缘人
 
 
 二 因果心
 
 
 
 1 前世今生
 
 2行恶因,吃恶果
 
 3种善因,收善果
 
 4杀生之果报
 
 5改过之福报
 
 
 三 慈悲心
 
 
 
 1慈悲为怀
 
 2善良为人
 
 3行善为要
 
 4作恶为戒
 
 5积德为本
 
 
 四 平常心
 
 
 
 1有与无
 
 2荣与枯
 
 3生与死
 
 4 择与舍
 
 5活在当下
 
 6平常心 7放下
 
 
 五 忍让心
 
 
 
 1心忍让
 
 2心平和
 
 3心宽容
 
 4心谦卑
 
 5心博大
 
 
 六 修行心
 
 
 
 1念经与成佛
 
 2踏实
 
 3雕琢
 
 4自省
 
 5增进智慧
 
 6 明辨
 
 7力行
 
 
 七 自知心
 
 
 
 1人贵有自知之明
 
 2人贵有清醒之心
 
 3人贵有自信之气
 
 4人贵有自强之勇
 
 5人贵有追求之志
 
 6人贵有自爱之品
 
 
 八 不贪心
 
 
 
 1无底洞
 
 2地狱门
 
 3诱惑景
 
 4七分饱
 
 5快乐道
 
 6不贪心
 
 
 九 自助心
 
 
 
 1求人不如求己
 
 2自助者有天助
 
 3学会保护自己
 
 4承担生命责任
 
 5经营你的天赋
 
 6拥有坚强的心
 
 
 十 质朴心
 
 
 
 1心之净
 
 2简之美
 
 3真之贵
 
 4信之重
 
 5新之妙
 
 
 十一 感恩心
 
 
 
 1感激亲人
 
 2感激朋友
 
 3感激敌人
 
 4感激生命
 
 
 十二 超脱心
 
 
 
 1莫生气
 
 2禅意的生活
 
 3宁静的生活
 
 4从容的生活
 
 5超脱的生活
 
 6境由心造
 |  
         
          | 內容試閱: |   
          | 一随缘心 佛度有缘有心人,参透禅机明佛道
 佛陀说:万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世间万物,俱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 人生无常,物理有成、住、坏、空;心理有生、住、异、灭;生理有生、老、病、死。这些道理我们若能透彻,就不必在人们之间计较什么;无所计较,自然能专心于道,不让现实的人生转动我们的心念。
 佛陀说:众生之苦有其原因,众生之开悟亦有其道——一切法皆依缘生,依缘灭。佛陀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集世间。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它的因,才能获取理想的结果。我们若有纯良的种子,一定要把握因缘,赶紧种入土中,并且要有充足的阳光、水分、土壤、空气,它才能成长。有愿放在心里,没有身体力行,正如耕田而不播种,皆是空过因缘。
 佛在身边
 有一个人对佛无限崇拜,吃着斋饭,诵着经文,烧了好多香之后,他想见见活佛是什么样子。
 他筹备了路费,带足了干粮去名山古刹寻找活佛。爬过千山,趟过万水,他终于来到了名寺。寺里的方丈接待了他。他向方丈述说了一路的艰辛劳顿,并恳求方丈让他见见活佛。
 方丈说:“回家去吧,佛已在你家中。那个倒趿着鞋、披散着发、给你开门的就是活佛。”
 他将信将疑地回到家中,敲过门后,急切地等待活佛的出现。门开了,倒趿着鞋、披散着发、给他开门的正是他的妻子。听见他敲门,妻子来不及将鞋穿好、将头梳好就匆匆来给他开门。
 他恍然大悟,原来活佛就是我们身边一切善良的凡人,一切曾经给了我们关怀和帮助的凡人。
 1.佛即众生,众生即佛
 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在迷的佛。
 学圣学贤,无所谓过早过晚太老太少之别,但能一念觉悟,众生即佛。
 佛在灵山,佛在心头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你心头。
 有一天,灵训禅师前来拜访归宗禅师。
 灵训禅师问归宗禅师:“请问禅师,什么是佛呢?”
 归宗禅师很是为难地望着灵训禅师说:“我不能告诉你。即使告诉你了,你也不会相信啊。”
 灵训禅师听后,马上说:“不对啊,禅师!我是诚心来向您请教的,您的话,我怎么敢不相信呢?”
 归宗禅师点点头说:“那好吧!你既然相信我,那就靠过来,让我告诉你!”
 接着,归宗禅师把嘴巴贴在灵训禅师的耳朵上,细声细语地告诉他说:“你就是佛啊!”
 灵训禅师听了之后,先是一愣,然后放声大笑道:“我就是佛!哈!哈!哈!我就是佛!”
 可见,众生不应该舍弃自己内心的灵山,而应该从自我的心中提炼自性的宝藏。
 众生是菩萨,心善可称佛
 心存善念可称佛,率真做事行佛道。
 常行于慈心,去除怨恨想;大悲感生,悲惜化泪雨。佛家以慈悲为怀,所谓“慈”,就是爱护众生,有给众生以安乐之心;而怜悯众生,有拔除众生痛苦之心,则为“悲”。观音菩萨既有博大的“爱护心”,又有非凡的“怜悯心”,所以其美名尊号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其实佛也并非那么神秘。丹霞禅师有一次路经洛阳的惠林寺,正值严冬时节,天寒地冻。于是他就将寺里的木头佛像扛了下来,烧火取暖。
 寺里的住持见了,大发雷霆:“你怎么敢把佛像烧了呀!”
 丹霞禅师泰然自若地答:“噢,我是想把佛像烧出舍利子来呀!”
 住持惊愕地问:“木头的佛像能烧出舍利子来吗?”
 丹霞禅师道:“既然烧不出舍利子来,那就是木头,不是佛了,尽管烧好了。”
 后来,丹霞禅师安然无恙,而住持却因心火上蹿,掉了两道眉毛。
 众生皆苦,惟怀有一颗大慈大悲的善心持身处世,方能苦中有乐。而心存善念,便可称佛。
 只要本性率真地做事,就是行了佛道。木头佛像烧不出舍利子,千真万确。所以“泥佛不渡河,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真佛内里坐”。说到底,决定我们自身价值的条件,并不在于我们所得到的外物,而在于我们自己的心灵和行为。因为真正的佛是在人的心中。
 佛性一直在我们的心里,只是我们不认识它,不知道看重它。它是人生命的根,是心灵的船,载我们渡过大千世界,而内心深处依然完好如初。
 佛即众生,众生即佛
 事物的相通常常妙不可言。
 禅宗南宗的创立人六祖慧能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佛性就存在于人的心中,人只要去掉妄念,就会顿见自己的清净本心,就成佛了。这就是顿教法门“即心即佛”的观点。
 如果你去过西藏,一定很难忘记那里的洁白。洁白的雪山,洁白的经幡,洁白的羊群……时刻圣洁满眼。
 在那里,人对生活的要求很简单,天对山的呼应很直白,羊对路的点缀很随意。自在随着天地蜿蜒,不仅人,仿佛每只羊心中,都有佛。
 拜佛者遍天下,藏族人是最无功利心的。他们求佛,并不是许愿,而是求心灵的幸福感。藏族人会将一生的积蓄捐给寺庙,就像交给家人一样自然。他们相信自己住得离天很近,离佛很近。相信只要自己善良,佛时刻在自己身边,同吃同住。
 佛教门派众多,禅宗真正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让佛走进大众心中。
 两者的共通之处,在于亲切感。慧能反对佛祖崇拜,认为解脱要靠自己,不应崇拜偶像。他说佛即众生,众生即佛,佛和众生本质是没有区别的,区别只在于“迷”和“悟”。
 自性迷即众生,自性觉即佛。慧能的成功,正在于他在佛和众生之间画了等号。
 “佛是人向善的心。”人越善,与佛越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