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316.8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107.8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64.9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98.0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107.8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330.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75.9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64.9
 
 
 | 
         
          | 編輯推薦: |   
          | 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心理学实验告诉你答案!
 |  
         
          | 內容簡介: |   
          | 《受益一生的60个心理学实验》集合了60个经典的心理学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实验,涵盖几十位心理学大师,哈佛、耶鲁、斯坦福等数十所
 世界名校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并将心理学经典理论、心理学实
 验、心理测试和心理小贴士结合起来,内容十分丰富,适合心
 理学爱好者和大众读者阅读。在读完本书之后,读者不仅能对
 心理学的理论有一个广泛的了解,还能在好玩、有趣的心理学
 实验和心理测试中弄明白自己,看清楚他人,用心理学知识武
 装自己,指导生活。
 |  
         
          | 關於作者: |   
          | 小刀,心理学发烧友,对弗洛伊德、荣格等人的著述钻研多年。在研读过程中,对心理学的各种实验做了认真的剖析,并认为心理学实验带给人们的启示远胜于空洞的心理学理论与观点。 |  
         
          | 目錄: |   
          | 第一篇  神奇的心理暗示 经典实验:“杀人”真凶  002
 相关实验:A.墨菲效应  003
 B.灼伤自己的凶手  004
 测测你自己:暗示——巴布尔效应  005
 小贴士:与快乐相关的心理暗示  006
 小结  008
 第二篇  探秘潜能
 经典实验:超高难度的乐谱  012
 相关实验:A.因爱激发出的潜能  013
 B.潜能有时候是被逼出来的  014
 测测你自己:潜能程度测试  015
 小贴士:9大潜能必为你所用  016
 小结  018
 第三篇  生活因自信而精彩
 经典实验:自信有助于提高成绩  020
 相关实验:A.小狗之死  021
 B.美丽的秘密  022
 测测你自己:信心小测验  023
 小贴士:信心增强的小秘密  025
 小结  026
 第四篇  “心理黑子”
 经典实验:“衍射心理”  028
 相关实验:A.苍蝇和蜜蜂  029
 B.吃了多少  030
 测测你自己:偏执测验  031
 小贴士:心理“黑子”  032
 小结  033
 第五篇  认识自我
 经典实验:巴纳姆规律  036
 相关实验:A.我们喜欢给自己“好评”  037
 B.这罐子是满的吗  039
 测测你自己:走迷宫,找自己  039
 小贴士:马斯洛需要论  042
 小结  043
 第六篇  记忆秘境
 经典实验:篡改的记忆  046
 相关实验:A.你的记忆力也能如此厉害  047
 B.遗忘的秘密  048
 测测你自己:荒岛宝藏  049
 小贴士:“似曾相识”感  050
 小结  051
 002
 第七篇  智商揭秘
 经典实验:智商决定学习吗  054
 相关实验:A.聪明的秘诀  055
 B.心理的张力  056
 测测你自己:爱因斯坦之谜  057
 小贴士:关于爱因斯坦的智商  058
 小结  059
 第八篇  性格是先天决定的吗
 经典实验:对比双胞胎性格  062
 相关实验:A.基因遗传和环境塑造性格  065
 B.攻击性可能受遗传影响  066
 测测你自己:判断性格测试  067
 小贴士:什么影响了我们的性格  068
 小结  070
 第九篇  高度由态度决定
 经典实验:灰姑娘的蜕变之路  072
 相关实验:A.“意念”杀死了小白鼠  073
 B.对自己说我可以  074
 测测你自己:我必须要做到  074
 小贴士:皮格马列翁和他的幸福生活  075
 小结  076
 第十篇  开发创造性思维
 经典实验:火柴盒的“大作用”  078
 相关实验:A.单刃改双刃  079
 B.药方的多种用处  079
 测测你自己:曲别针的用途有很多  080
 小贴士:心理受功能所固  081
 小结  082
 第十一篇  不要被“完美”迷惑
 经典实验:有点瑕疵更可爱  084
 相关实验:A.完美男人不招待见  085
 B.完美的背后是健康隐患  086
 测测你自己:你属于完美主义者吗  086
 小贴士:最完美的是“断臂维纳斯”  087
 小结  088
 第十二篇  学会自我调控
 经典实验:多等20分钟,你愿意吗  090
 相关实验:A.野马因暴怒致死  091
 B.征服珠穆朗玛是这样的  091
 测测你自己:你自制力的程度是多少  092
 小贴士:如何提高自制力  093
 小结  094
 第十三篇  做人要有主见
 经典实验:“苦命”的毛毛虫  096
 相关实验:A.好感也会盲从  096
 B.所罗门实验  097
 测测你自己:测测你的自主性  099
 小贴士:苏格拉底的“苹果”  100
 小结  101
 第十四篇  冲破思维定式的枷锁
 经典实验:不同的评价  104
 相关实验:A.苦命的跳蚤  105
 B.性别的印象  106
 测测你自己:你有大男子主义小女人主义吗  106
 小贴士: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08
 小结  110
 第十五篇  幸福到底有多远
 经典实验:中国城市幸福指数  112
 相关实验:A.试验“幸福”  113
 B.“冰激凌”实验  115
 测测你自己:你和幸福的距离  116
 小贴士:幸福小窍门  116
 小结  117
 第十六篇  人际交往的技巧
 经典实验:有求必应的秘密  120
 相关实验:A.好说话的都是自己人  121
 B.公关大师的天赋  122
 测测你自己:你的亲和力究竟如何  123
 小贴士:名片的功效  124
 小结  125
 第十七篇  “朝三暮四”有秘密
 经典实验:褒贬也要讲技巧  128
 相关实验:A.逐渐减少的奖励  129
 B.朝三暮四  130
 测测你自己:哪种人会轻易迷惑你  131
 小贴士:面对得到的东西,我们有多在乎  132
 小结  133
 第十八篇  集体思维的好与坏
 经典实验:头脑风暴法  136
 相关实验:A.网络缉拿  137
 B.挑战者号的灭顶之灾  13
 测测你自己:在团队中你属于什么角色
 小贴士:团体迷思  143
 小结  146
 第十九篇  爱情迷宫
 经典实验: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148
 相关实验:A.“爱情毒药”  149
 B.危桥上的约会  149
 测测你自己:假如你化身为彩蝶  150
 小贴士:爱情三角理论  151
 小结  152
 006
 第二十篇  情感的耐人寻味之处
 经典实验: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154
 相关实验:A.宣言的奥妙  155
 B.很多人都需要拥抱  156
 测测你自己:你给别人的关怀够吗  157
 小贴士:“饥渴的皮肤”  157
 小结  158
 第二十一篇  婚姻攻略
 经典实验:交叉的圆圈  162
 相关实验:A.婚姻算术  163
 B.初始婚姻状态  164
 测测你自己:婚姻在你心中是什么样的  165
 小贴士:不相称的婚姻  167
 小结  167
 第二十二篇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经典实验:困境中的囚徒  170
 相关实验:A.生存法则  171
 B.竞争  172
 测测你自己:合作能力测试  173
 小贴士:鲶鱼效应  174
 小结  176
 第二十三篇  道德分岔路
 经典实验:偷药的海因斯  178
 相关实验:A.测试职业道德  180
 B.雨夜抉择  181
 测测你自己:你有怎样的道德取向  182
 小贴士:道德负心理  184
 小结  186
 第二十四篇  人际吸引的魅力
 经典实验:善意行为也是有条件的  188
 相关实验:A.多看效应  189
 B. 晕轮效应  190
 测测你自己:你的魅力源自何处?  190
 小贴士:相似互补  193
 小结  193
 第二十五篇  “社会促进”的利弊
 经典实验:社会促进原则  196
 相关实验:A.异性效应  197
 B.平常心的秘密  198
 测测你自己:你是容易受人影响的人吗
 小贴士:群体变化  200
 小结  201
 第二十六篇  对冷漠说NO
 经典实验:“漠视”效应  204
 相关实验:A.外乡人的答案  205
 B.公交车怪像  206
 测测你自己:冷漠测验  207
 小贴士:可悲事件  208
 小结  210
 第二十七篇  孤独并不可怕
 经典实验:狼孩  212
 相关实验:A.鱼水情  213
 B.免疫孤独  214
 测测你自己:孤独指数测验  215
 小贴士:孤独症天才  216
 小结  218
 第二十八篇  直面恐惧
 经典实验:恐惧的根源  220
 相关实验:A.艾尔伯特的恐惧  222
 B.沟通恐惧症  223
 测测你自己:社交恐惧测验  224
 小贴士:恐惧社交心理  225
 小结  226
 第二十九篇  梦与现实
 经典实验:我们做梦的原因  230
 相关实验:A.梦的发现  230
 B.梦会应验吗  231
 测测你自己:你的潜意识里什么最重要  232
 小贴士:做你想做的梦  233
 小结  234
 第三十篇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经典实验:情绪致死  236
 相关实验:A.医生的不同选择  237
 B.有关情绪的实验  238
 测测你自己:哪种颜色代表你的快乐  238
 小贴士:不要带着情绪理财  239
 小结  240
 |  
         
          | 內容試閱: |   
          | 经典实验:“衍射心理” 诺德斯克是挪威心理学家,他曾在军队有过服役经历。某次,他在军事
 演习中负伤,导致右腿永远高出左腿2.70厘米。从深夜开始紧急集合的那次
 军事演习让21岁的诺德斯克手忙脚乱,最后甚至忘记自己左脚的鞋带有没有
 系好。就当他重新整理自己的装备时,军演开始了。在负伤前的一个多小时
 里,诺德斯克常常想着自己那根没系好的鞋带,想那鞋带会不会绊倒自己,
 导致自己的注意力无法集中,继而中弹。实际上,他左脚上的鞋带是系
 好的。
 对此,他提出了“心理衍射论”这一心理学上颇负盛名的理论。这是
 古典心理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之简称为“衍射心理”或者“延
 伸心理”。
 通常的“衍射心理”是琐细的事情引发而起,此心理常见于心理健康程
 度中等人群的身上,最初容易被人忽略的事情导致“衍射心理”的发生。由
 于波及了心理和情绪(例如焦虑、猜疑等心理性情绪),或者在一定时间段
 内连续出现这样的事情(一般在3次或3次以上),抑或是引起“衍射心理”
 的事情重复发生,最终导致心理产生巨大的变化,从而引起心理断层。
 “衍射心理”经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例如,因为还没接到某人电
 话,所以和朋友出去玩时频频翻看手机,无法专心投入到和朋友们的玩耍
 上;场下女粉丝对你抛来的一个媚眼,你一分神把球传给了对方的球员。
 我们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行为,全是“衍射心理”导致的。
 “衍射心理”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为它是强迫症的过渡和前兆阶段。
 此理论一经问世,让以往的“强迫症不是渐进产生”的说法得以改变。对于
 “衍射心理”现在还没有绝对行之有效的疗法,更多地需要及时将自己的注
 意力转移。
 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两种减小“衍射心理”影响的方法。
 1.“深呼吸法”。一旦脑中对某件事情产生反复思考的状况时,要及时
 调整自己的呼吸,做深呼吸状,然后观察周围的事物,越细致越好,最好能
 观察到一个事物的某个细节。如此持续1分钟左右的时间,最后就会平衡自己
 的心理状态。
 2.“习惯覆盖法”。我们要用习惯来暂时性地覆盖“衍射心理”的引
 导。例如,你喜欢吃西瓜,吃西瓜会让你产生愉悦感,那么在你发生“衍
 射”状况时,不妨吃你最喜欢的西瓜,及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并做自己最
 喜欢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相关实验
 A. 苍蝇和蜜蜂
 实验原理:偏执,往往让我们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实验主持人:美国某心理学家。
 实验对象:5只苍蝇和5只蜜蜂。
 实验过程及结果:
 在一个瓶子里放进5只苍蝇,在另一个瓶子里放5只蜜蜂。然后将瓶底对
 着光亮的方向,而将瓶口对着暗处。心理学家在过了几个小时后发现,5只苍
 蝇全都飞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全部被闷死在瓶子里了。
 实验联想:
 为什么蜜蜂找不到出口?通过实验发现,蜜蜂具有经验认定的特性:它
 们觉得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们用全部的力量冲向了瓶底,长此以往还
 是不会改变,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一只蜜蜂的牺牲并没有引起其他蜜蜂的
 注意,它们也没有在找出口的时候采取互相帮助的方式。那么我们就可以称
 蜜蜂为理论型,把苍蝇称之为探索型。苍蝇从来不会认为出口就是那些有光
 的地方;它们每一次的试探也不是倾尽全力,而是有所保留的;最重要的一
 点是,它们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知道另觅他法;它们也知道互相合作。
 所以,苍蝇成了这个游戏的最终胜利者。
 有人对这个实验的“主角”持有不同的看法,蜜蜂被人们称为“烈
 士”,而苍蝇被人们成为“劣士”。也有人说苍蝇头脑聪明,而蜜蜂“四肢
 发达”;有人把两者干脆比喻成社会的两类人群,即“苍蝇型”和“蜜蜂
 型”。如果先摒弃对这两种昆虫的喜恶感,你觉得到底自己是“蜜蜂”还是
 “苍蝇”?你想做“蜜蜂”,还是“苍蝇”?
 B. 吃了多少
 实验原理:孤僻的人,很可能会因为一个导火索,而滑向深渊。
 实验主持人:某医院精神心理治疗中心。
 实验对象:小周。
 实验过程及结果:
 2005年3月,大一学生小周被某医院精神心理治疗中心确诊为精神分裂
 症。根据小周父母的介绍,正念大一的小周生性胆小,不太合群。一个月
 前,在寝室睡觉的小周受到室友的捉弄:室友在他的床边放鞭炮,噼里啪啦
 的鞭炮声把小周从睡梦中惊醒。此后,小周认为自己的心脏出了问题,并拒
 绝和别人交谈。后来,他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偏方”,疯狂地吃鸡肉,因
 为他听说吃鸡肉可以治疗心脏方面的疾病,所以他觉得坚持下去就能治好自
 己的“心脏病”。结果小周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吃掉了40只鸡。
 实验联想:
 有时候往往是心灵上的一个小黑点,最后锈蚀了整个心灵。
 测测你自己:偏执测验
 生活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固执的人,但千万不要把固执和偏执混为一谈,
 因为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适当的固执,人们会认为是一种“原则美”,而
 偏执往往容易让人造成思维长期“短路”,害人又害己。下面是一个检测是
 否偏执的测试:
 1.你对别人是否求全责备?
 2.你老是责怪别人制造麻烦吗?
 3.你是否感到大多数人不可信?
 4.你是否会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和念头?
 5.你认为自己不能控制发脾气吗?
 6.你是否感到别人不理解你,不同情你?
 7.你是否认为别人对你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的评价?
 8.你是否老是感到别人想占你的便宜?
 评分方法:没有(1分);很轻(2分);中等(3分);偏重(4分);
 严重(5分)。
 测试结果:
 总分在10分以下不存在偏执情况,恭喜你,你是个心平气和的可爱的人。
 15~24分:你是一般偏执的人,总对身边的环境不太满意,需要反省一
 下,可能原因出在自己身上!
 25分以上:你有偏执的症状,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要“走火”。另外,
 建议你遇到很大障碍时向心理医生求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