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写给不同体型健身者的力量训练指南
			》 
			 售價:HK$ 
			107.8
			 
			 
	
			  
			《 
			隐秘的翅膀
			》 
			 售價:HK$ 
			79.2
			 
			 
	
			  
			《 
			B先生:梅兰妮·克莱因的成人分析故事
			》 
			 售價:HK$ 
			86.9
			 
			 
	
			  
			《 
			能量!
			》 
			 售價:HK$ 
			97.9
			 
			 
	
			  
			《 
			壹卷YeBook论世衡史丛书——晚清政治史的制度脉络
			》 
			 售價:HK$ 
			90.2
			 
			 
	
			  
			《 
			桎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大地主经济
			》 
			 售價:HK$ 
			173.8
			 
			 
	
			  
			《 
			财富的灵性法则
			》 
			 售價:HK$ 
			49.5
			 
			 
	
			  
			《 
			经纬度丛书·三国关键之战:决定历史走向的13场战役
			》 
			 售價:HK$ 
			74.8
			 
			 
	
 
       | 
     
      
      
      
      
         
          | 內容簡介: | 
         
         
          |  
            《此间因缘》收录作者刘志荣文论和随笔四十篇,既有对莫言、贾平凹、李娟、穆旦、昌耀.白洋淀诗派等当代作家、诗人及流派作品的解读,也有对贾樟柯、岩井俊二、贝托鲁奇电影的剖析,还有对贾植芳先生的追忆及对历史问题的回顾,兼及对文学批评的反思,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理论新见,其中科幻小说中的人文议题,电影与小说中的民间叙事、先锋小说与“荒诞现实主义”的精神联系、20世纪50-70年代作家和诗人的潜在写作等论题具有深入探讨的价值。
           | 
         
       
      
      
      
         
          | 關於作者: | 
         
         
          |  
            刘志荣,陕西白水人。199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同年起留校任教,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出版有对话集《百年文学十二谈》主持,参著《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主编,发表论文和对话五十余篇。
           | 
         
       
      
      
      
      
         
          | 目錄: 
           | 
         
         
           
            丛书总序
 第一辑:此间消息
  阿尼玛变形记——马华作家张贵兴小说《赛莲之歌》的分析心理学解读
  当代中国新科幻中的人文议题
  童话诗人——朋友常立,和他的“新民间童话”
  先锋精神与小说创作——三部作品的解读
  荒诞,现实,以及“主义”?
  藉由现代文学经验,打开活生生的民间世界——莫言四题
  流水带来的,带走的…… ——《秦腔》闲话
  漫谈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
  一些美好、安静而自然的事情——读李娟散文集《我的阿勒泰》
  昌耀在青藏高原:读他1956-1967年间的诗作
  《内陆高迥》:细读昌耀写于1988年末的这首诗
  2013年长篇小说综述
  我们时代的内心生活——新世纪三部小说的解读
 第二辑:短评随笔
  王小波的两面
  提前死亡者纪事——刁斗小说《我哥刁北年表》简评
  读杜涯诗随感
  时代与机运——“中篇小说与类型文学研讨会”发言稿
  怀念绿原先生
  白云苍狗,关山万里——读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四部曲”
  山河大地的声音——谈韩国电影《西便制》
  集团对抗中个人的悲剧——谈韩国电影《JSA安全地带》
  凶案背后的社会心理——谈韩国电影《杀人回忆》
  并非南极才有的疯狂——谈韩国电影《南极日记》
  那样璀璨的青春也有忧伤——谈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电影《花与爱丽思》
  通向死亡的梦想——谈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电影《戏梦巴黎》
  有关乡村流动电影的一点记忆
  “无从驯服的斑马”——由贾植芳先生《画传》所想到的
  《解冻时节》整理后记
  纸上的春天——读贾植芳先生的《早春三年日记》
  “把人字写端正”——贾植芳先生《生平自述与人生随感》编选
  最初的相遇——关于陈思和师的一点记忆
 第三辑:潜流踪迹
  门外读钱诗——笔记五则
  现代焦虑的精神超越:论《无名书》
  特殊年代的精神活动——“胡风集团”冤案受难作家的潜在写作
  穆旦在一九七六
  民间生活的追忆——从这个角度读《李方舟传》和《缘缘堂续笔》
  新的诗歌的诞生——白洋淀三诗人“文革”时期的潜在写作
 第四辑:批评闲话
  审美批评的原创性——谈张新颖的文学批评,一封和他的虚拟通信
  批评的宽度——评说张柠
  关于实感经验问题的序言三篇
 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