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65.9
 
  《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售價:HK$ 
			75.9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96.8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65.9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107.8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140.8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162.8
 
 
 | 
         
          | 編輯推薦: |   
          | 首先,本书以大量抗战经历者口述回忆为主线,再结合史实考证,使读者在阅读亲历者真实的抗战经历中,亦可以对亲历者所经历之历史背景,战役经过等有所了解,力求还原最真实的抗战。 其次,本书角度跳出了意识形态的偏见,从民族的高度审视和解读抗战历史,将这段最珍贵的国家记忆珍藏保存。
 |  
         
          | 內容簡介: |   
          | 首先,本书以大量抗战经历者口述回忆为主线,再结合史实考证,使读者在阅读亲历者真实的抗战经历中,亦可以对亲历者所经历之历史背景,战役经过等有所了解,力求还原最真实的抗战。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其次,本书角度跳出了意识形态的偏见,从民族的高度审视和解读抗战历史,将这段最珍贵的国家记忆珍藏保存。
 |  
         
          | 目錄: |   
          | 上部:寻访录 跟随张灵甫将军的抗战岁月
 国难当头,兄弟从军
 “张古山,血染红”
 “不为倭贼所欺,吾之腿值也!”
 逃离没有张灵甫的部队
 重返74军
 阴阳永诀,脱去戎装
 战于淞沪,战于武汉
 机掩吴淞月,炮掀黄浦波
 喋血江汉
 不完整的经历
 百岁英雄:何克孝的戎马生涯
 黔军岁月
 烽火佳人
 抗战风云
 淡定人生
 最后声音
 寻找远征英烈柳树人
 从《中国远征军》中的韩绍功说起
 柳树人之父是安顺辛亥元老
 黄埔英杰,抗日前锋
 一身戎装归故乡
 同古,十二昼夜的血战
 棠吉之战,柳树人身先士卒
 喋血异域,同生共死
 马革裹尸人未还
 由远征将士到黄埔军人
 自从大难平地起
 十万青年十万军
 弱冠系虏请长缨
 亲爱精诚,继续永守
 心伤而无悔的歌
 留在心底的伤
 被骗入伍,鏖兵常德
 漆家河之战
 日军违反国际公约
 老兵回乡
 松山:八千黔中男儿血
 “干脆我们抗日去”
 向惠通桥进军
 对于战场的恐惧
 上天给的生日礼物
 八千男儿沃血松山
 多年后的重逢
 后来的故事
 祭松山英魂
 腾冲:满城烽火葬敌寇
 刚做完学徒就被抓了壮丁
 “要吃辣椒”
 满城烽火,血色腾冲
 漫漫归来路
 烽火中的蒲公英
 一个国家的永恒记忆
 亲历“二?四大轰炸”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矜
 十万青年十万军
 漫天的蒲公英
 空降开平,突击队的第一个战场
 徒劳无功的阳江之行
 血火洗礼的南江口
 生死有情
 胜利之日,捷音传来
 后记
 德不孤,必有邻
 “寻找父亲”的曾达敏老师
 杜宁老师与他的《中国远征军万岁》
 属于自己的那段故事
 下部:追思录
 名将之花,灼灼其华
 将军一去
 永恒辉煌
 他们坚持“军人不党”
 蔡锷:军人不党
 孙立人:无党无派,一名军人
 孙立人与新38师的抗战
 两度血战大上海
 都匀伏虎,雄师出世
 仁安羌的奇迹
 陈怀民:那个永远的追风少年
 十五岁的战火青春
 相逢不晚,为何匆匆
 淞沪上空的血战
 天下为重,情字难写
 长空星陨似流火
 蓝天记得陈怀民
 何绍周将军与松山血战
 惊天泣鬼保衡阳
 黑云压城城欲摧
 欲将血泪祭山河
 四面边声连角起
 万里孤忠未肯降
 留取丹心照汗青
 青史血书谁人撰
 徒留后人黯伤神
 血洒淞沪祭山河
 谁是“抗战殉国第一将”?
 黔中滕门有英杰
 沙场殒命,壮志无违
 黄埔军服
 黄埔建军后的第一套军服
 抗战时期的黄埔军服
 内战时期的制服
 |  
         
          | 內容試閱: |   
          | 跟随张灵甫将军的抗战岁月 ——国民革命军74军中校会计课长胡立文寻访录
 胡立文老人是我寻访的抗战老兵中比较特殊的一位。其一,胡老居住在贵州省会贵阳市以北120公里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是我第一个从贵阳乘搭长途火车去拜访的抗战老兵;其二,胡老在原74军中是国军中级军官,军衔、职务为中校会计课长,是我目前寻访到的抗战官兵中军衔、职务最高者;其三,胡老曾在军中服役跟随的老上司是一位家喻户晓却又争议颇多的将领——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将军。
 2012年9月的一天,我在电话里与胡老联系好之后前去遵义拜访他。虽然胡老事先已告知我他居住的详细住址,但由于我是第一次到遵义,对路线不熟悉,还是在老人家居住的居民楼下徘徊许久也没能准确判断出胡老居住的准确位置。正当我握着手机犹豫不定之时,忽听有位老人亲切呼唤了我一声。我扭头看见这老人身材瘦小精干、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看上去虽然年事已高,但依旧精神矍铄。老人告诉我他就是我要找的胡立文。他说接到我电话后见我久久没有上门,估计我是迷路了便亲自下楼来接,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到了胡老家后,我随意扫了屋内四周一眼,老人的生活、居住环境虽然朴素,但清洁、整齐、有序,至少是我所拜访过的抗战老兵中,相对比较而言,生活条件还算是可以的,更令人欣慰的是,胡老虽然已迈入93岁的高龄,但身体依然健康。因为在拜访他之前我听说胡老近年身体不如以往,有很多往事都记不起来了。所以到胡老家之后我便先试着与他简单地闲聊了一会儿,所幸胡老并没有忘记当初抗战的那段经历,在与老人相处的几个小时里,他口中说得最多的是“军长”二字,这位军长就是张灵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