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96.8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65.9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107.8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140.8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162.8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74.8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76.8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214.5
 
 
 | 
         
          | 內容簡介: |   
          | 《暨南中外关系史丛书:粟特商人史》通过研究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0世纪散落在印度、伊朗、中国、拜占庭和北亚草原的粟特人遗物,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中古粟特商业生长盛衰的历史演变过程。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0世纪,粟特商人从只具局部意义的小规模商业开始经营,在与巴克特里亚、印度商人的竞争中后来居上,脱颖而出。并在突厥人、卡扎尔人的政治护翼下,西通拜占庭、东人中国,在克里米亚到朝鲜的欧亚草原建立起广泛的商业网络。粟特人既是东西商贸的担当者,也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的贸易中介。但萨珊波斯的衰亡、索格底亚那被阿拉伯征服以及唐朝爆发的安史之乱,给建立在政治基础上的粟特商业带来致命打击,随着丝绸之路的陆海转换,波斯商人控制了海上贸易主导权,粟特商业最终走向衰亡。有鉴于中国在粟特商业网的拓展中所起到的“催化”作用,故本书第五章专门论及中国粟特商人的情况,对塔里木甘肃地区、京师诸州,甚至四川、吐蕃的粟特人聚落、贸易网发展、萨宝功能和演变,以及姓氏、婚姻的华化问题均有论述。 |  
         
          | 關於作者: |   
          | 魏义天,法国著名中亚史专家。他1969年出生于勃艮第首府第戎( Dijon)。1990年获巴黎高等师范学院(Ecole normale
 superieure,Paris)国家人文社科比赛二等奖。1990-1995年进入巴黎高师深造,系统研习西洋中古史。从中摸索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被成功运用到后来所从事的中亚史研究当中。1999年完成粟特商人研究的学位论文,2000-2011年为巴黎高等研究实践学院(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Etudes,Paris)副教授,201 1年至今为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学院(Ecole
 des Hautes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Paris)中亚中古社会史教授。目前编著泽书多部,发表论文50多篇。
 王睿(1982-),男,云南楚雄人,祖籍江苏淮阴。暨南大学中外关系史博十毕业,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广州十三行与早期中美关系。曾在《历史研究》、 《西域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
 年项目1项。
 |  
         
          | 目錄: |   
          | 第一部分 古代商业网(从开始到公元350年) 引言
 第一章 粟特商业网的起源:尝试用年代划分
 第一节 古代索格底亚那:一种贸易经济
 一、缺少粟特商人的时代:居鲁士到亚历山大时期的索格底亚那
 二、《苏撒宪章》与粟特商业史
 三、天青石在塞种世界的传播
 四、亚历山大与粟特贸易
 第二节 汉文史料中的粟特本土贸易
 一、对索格底亚那的辨识
 二、商业联系
 三、公元前2世纪的考古资料
 第三节 边界上的索格底亚那:纪元初的商业路线
 一、南方商业民族
 二、北道
 第二章 关于古信札
 第一节 古信札与粟特网
 一、粟特文2号古信札
 二、背景和年代
 三、邮传网络
 四、作为整体的商业网
 第二节 本地居留点
 一、5号古信札
 二、贸易诸端
 三、粟特人聚落
 四、聚落地理
 第三节 中国边界的粟特商业网
 一、年代参照点
 二、 中国周边地区的商业网构成
 三、经济背景
 第四节 中国的聚落
 一、中国的状况:年代问题
 二、公元4世纪的塔里木盆地与甘肃
 第三章 与印度通商
 第一节 粟特商人、贵霜商人
 一、康僧会
 二、粟特人与印度的接触
 第二节 印度西北部的居留地
 一、佛教文献
 二、印度河上的粟特语题铭
 三、贵霜帝国的粟特人
 第三节 第二分枝
 一、科斯马斯的证据
 二、一次衰落
 第二部分 商业帝国(350-750)
 引言
 第四章 索格底亚那: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
 第一节 大入侵
 一、分期问题(350-450)
 二、索格底亚那的考古资料
 三、在巴克特里亚
 ……
 第三部分 商业与外交(550-750)
 第四部分 商业网的破裂( 700-1000)
 总结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  
         
          | 內容試閱: |   
          | 三、突厥丝绸与粟特贸易 传统中、小规模贸易并非最主要的贸易形式。粟特人有能力介入中国人和突厥人之间更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当中。这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延绵接触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的经济生活后来就与瞬息万变的政治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于希望全方位了解粟特商业扩张的人来说,考察军事力量平衡所带来的经济交流非常必要。但要把两个时期分清楚,第一个时期是550-580年,正好和突厥帝国的建立时间一致:
 第二个时期经济关系稳定了下来,粟特人的作用也在日益增长。
 一条材料显示,突厥帝国的贸易也被粟特人控制了。我曾提到过摩尼亚赫使团前往君士坦丁堡的原因,该资料引自米南德的《历史》。这部书实际是以片断形式保存在10世纪的汇编资料中,特别是《使节行录》(Excerpta
 de
 legationibus)里的文字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们对米南德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他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后来出于生计开始写《历史》,这部书试图模仿阿伽提亚斯(
 Agathias)的著作;之后可能又走上外交生涯。本书的时间范围是从公元557年到582年。片断10给出了如下信息:
 突厥的力量日益壮大,原先臣服噘哒而今归顺突厥的粟特人,请求突厥可汗遣使互波斯,让波斯王允许粟特人在其境内把生丝卖给米底人(Medes)。室点密表示赞同,随后就派出一支由摩尼亚赫带领的粟特使团。
 该情节对西方的意义,我将在下一章进行分析。先了解一下该外交使团的突厥背景。
 在木杆可汗统治期间及之后的15年,突厥人为控制北中国,介入了北周、北齐之间的战争。他采取“两面讨好”的手法从中获得巨利:北周、北齐各自付给突厥缯絮锦彩10000段,让他保持中立或是谋求援助打击对手。为了讨取突厥的欢心和军事支援,两国不惜将国库耗空。摩尼亚赫和粟特成员建议突厥可汗卖给波斯帝国的丝绸(后来任务失败后,又出售给拜占庭帝国),就是中国支付给突厥的。事实上,帝国的粟特人向突厥王子提议,可将中国支付的大批丝绸中的多余部分用来谋取双倍利益。即使忽略概数,大宗丝绸的转运也维持了三十多年,直至隋朝将其终结。米南德文本不应放在前几章分析过的典型粟特贸易背景中理解,而要在粟特商业、政治精英融入突厥等级制度的背景下进行思考,而且将突厥凭借武力得到的中国丝绸纳入考虑当中。粟特商业网向西方的发展,完全得益于突厥丝绸的获得以及粟特军事和商业精英在经济上的暴利,即在没有成本的情况下,将丝绸运至遥远的中亚北部。公元7世纪,突厥帝国分裂为敌对的两方,改变了由突厥—粟特社会背景下中国丝绸运往西方的局面。再也没有拜占庭文献能让我们了解这段时期商业网的另一端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原王朝的岁贡并未停止,而是分散到各个自封的可汗手中。西突厥从中也分到了一份。与此同时,粟特人又找到了其他的获利之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