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75.9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64.9
 
  《 
			数字芯片后端设计基础与实践(微课版)
			》
 售價:HK$ 
			65.8
 
  《 
			AI赋能财务:写给CFO的AI使用手册
			》
 售價:HK$ 
			98.8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184.8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88.0
 
  《 
			小白理财进阶之道:富爸爸的财富花园+财务自由笔记+有钱人穷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共3册)
			》
 售價:HK$ 
			197.3
 
  《 
			谎言的逻辑:洞悉谎言背后真实的心理和人性 专享版
			》
 售價:HK$ 
			54.8
 
 
 | 
         
          | 內容簡介: |   
          | 《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手册》由李果、李俊生、关潇、吴晓莆、赵志平主编,对生物多样性监测的相关技术与方法进行了汇总与编录,共分六个篇章,具体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监测概述、监测计划、生境监测技术、物种监测技术、景观分类与制图技术、遗传多样性分析技术。《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手册》关注了生物多样性的多个层次,即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侧重于对监测技术与分析技术的操作方法进行介绍,以期为制定生物多样性监测计划、实施生物多样性监测活动提供方法参考与指导。 |  
         
          | 目錄: |   
          | 第一篇 概述 1生物多样性监测的特点
 2生物多样性监测的类型
 2.1按监测目的划分
 2.2按监测的生态系统划分
 2.3按监测的生物多样性层次划分
 3生物多样性的测度
 3.1物种多样性的测度
 3.2遗传多样性的测度
 3.3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测度
 3.4景观多样性的测度
 参考文献
 第二篇 监测计划
 4监测工作的流程
 5监测指标的确定
 6监测方法的选择
 6.1数据获取途径
 6.2选择方法需考虑的问题
 7抽样
 7.1监测范围
 7.2抽样调查的必要性
 7.3样地
 7.4取样方法
 7.5样本数量
 8监测周期与监测时间
 8.1监测周期的确定
 8.2监测时间的确定
 9监测结果记录
 9.1记录形式
 9.2记录要求
 参考文献
 第三篇 生境监测技术
 10生境描述
 10.1生境描述的要素
 10.2描述记录方法
 11植被
 11.1植物群落调查
 11.2植被拍摄
 11.3植被图编制
 11.4植被遥感监测
 12土壤
 12.1土样采集与制备
 12.2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13水
 13.1水样采集与保存
 13.2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14沉积物
 14.1沉积物样品采集与制备
 14.2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篇 物种监测技术
 15大型真菌
 15.1样地选择
 15.2全面调查法
 15.3样线法
 15.4样方法
 15.5样本采集与处理方法
 16地衣
 16.1样地选择
 16.2样方法
 16.3样本采集与处理
 17苔藓
 17.1样地选择
 17.2直接观察法
 17.3样方法
 17.4样本采集与处理
 18陆生维管束植物
 18.1样地选择
 18.2样方法
 18.3目标物种监测
 18.4标本采集与制作
 19大型水生植物
 19.1监测点布设
 19.2定量采样法
 19.3定性采样法
 19.4标本制作
 20浮游生物
 20.1监测点布设
 20.2定量采样法
 20.3定性采样法
 21土壤动物
 21.1监测点布设
 21.2采样调查法
 22昆虫
 22.1样地设置
 22.2氏陷阱法
 22.3窗诱法
 22.4灯诱法
 22.5马氏网法
 22.6敲击震落法
 22.7网筛法
 22.8网捕法
 22.9扫捕法
 22.10水网法
 22.11苏伯氏网法
 23大型底栖动物
 23.1监测点布设
 23.2采样调查法
 24鱼类
 24.1监测点布设
 24.2目视法
 24.3捕捞法
 24.4回声探测法
 25两栖动物
 25.1路线调查法
 25.2样带法
 25.3定点计数法
 25.4捕尽法
 25.5陷阱法
 26爬行动物
 26.1样带法
 26.2样方法
 26.3陷阱法
 26.4笼捕法
 27鸟类
 27.1陆地鸟类监测方法
 27.2水鸟监测方法
 27.3海洋鸟类监测方法
 28哺乳动物
 28.1陆生哺乳动物监测方法
 28.2水生哺乳动物监测方法
 29潮间带生物
 29.1监测点布设
 29.2采样调查法
 参考文献
 第五篇 景观分类与制图技术
 30景观分类与制图的准备
 30.1遥感数据源
 30.2邑感图像预处理
 30.3野外调查
 31景观生态分类
 31.1景观生态分类基本步骤
 31.2景观分类体系
 31.3景观分类方法
 31.4景观分类结果验证
 32景观生态制图
 32.1景观生态制图的类型与方法
 32.2制图要素
 32.3要素的分类与分级
 32.4.制图的基本过程
 参考文献
 第六篇 遗传多样性分析技术
 33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方法
 33.1调查方法
 33.2数据分析
 34染色体研究分析技术
 34.1植物染色体的常规制片技术
 34.2植物染色体的分带技术
 34.3染色体的银染技术
 34.4染色体核型分析
 35等位酶分析技术
 35.1酶液的提取
 35.2酶电泳
 35.3酶谱分析
 36DNA分子标记技术
 36.1DNA的提取
 36.2DNA纯度与浓度的测定
 36.3DNA的纯化
 36.4I强LP标记技术
 36.5RAPD标记技术
 36.6AFLP标记技术
 36.7ISSR标记技术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