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壹卷YeBook论世衡史丛书——晚清政治史的制度脉络
			》 
			 售價:HK$ 
			90.2
			 
			 
	
			  
			《 
			桎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大地主经济
			》 
			 售價:HK$ 
			173.8
			 
			 
	
			  
			《 
			财富的灵性法则
			》 
			 售價:HK$ 
			49.5
			 
			 
	
			  
			《 
			经纬度丛书·三国关键之战:决定历史走向的13场战役
			》 
			 售價:HK$ 
			74.8
			 
			 
	
			  
			《 
			动物结构与造型图谱 骨骼×肌肉×立体造型×生活百态
			》 
			 售價:HK$ 
			98.8
			 
			 
	
			  
			《 
			救命有术
			》 
			 售價:HK$ 
			74.8
			 
			 
	
			  
			《 
			DK企业运营手册(全彩)
			》 
			 售價:HK$ 
			120.8
			 
			 
	
			  
			《 
			中国历代图书总目·哲学卷(全20册)
			》 
			 售價:HK$ 
			2200.0
			 
			 
	
 
       | 
     
      
      
         
          | 編輯推薦: | 
         
         
          |  
            陶志琼,1968年出生于四川省开江县,教育学博士,宁波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全国家庭教育专家库成员,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社科普及专家、浙江省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感动甬城学子的十大优秀教师、宁波大学阳光教授、宁波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授。《教育的人与人的教育》汇集了作者十几年来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的有关教育、德育以及人文教育方面的学生论文。
           | 
         
       
      
      
      
      
         
          | 關於作者: | 
         
         
           
            陶志琼,四川省开江县人。教育学博士。现任宁波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全国家庭教育专家库成员,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社科普及专家、浙江省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感动甬城学子的十大优秀教师、宁波大学阳光教授、宁波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授。
 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和译著7部:《新旧之间:教育哲学的嬗变》2003、《教师是谁:教师教育哲学导论》2004、《教师的境界与教育》2008、《智慧妈妈课堂》2007、《透视课堂》2009、《十天搞定分心孩子》2009、《十天搞定叛逆孩子》2009和《成就智慧父母的十一个绝招》2012。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多项。
           | 
         
       
      
      
      
      
         
          | 目錄: 
           | 
         
         
           
            第一编 教师是棵太阳树h
  关于教师德性的研究
  老师是一棵太阳树
  全方位接纳教师职业生活
  身份认同变化:社会文化取向的初任教师发展
  教师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她为什么总爱说学生的坏话
  教师的压力与应对策略
  幼儿教师亲和力的基本要求与培养途径
  教师成长学校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第二编 儿童教育与课堂的使命
  儿童教育的使命:培养敬人敬事敬自然的精神
  授权——培养学生主体精神的途径
  母亲素养对儿童公民品质形成的影响
  3--6岁儿童母亲教子责任意识及其影响因素
  课堂的使命:为人生播种希望的种子
  从空间视角看课堂对学生人生的意义
  从时间视角看课堂对学生人生的意义
  对教育民主的亵渎行为的微观剖析
 第三编 心灵需要陶冶与唤醒
  学生的限制及自由
  引导少年儿童读经未必不可——“素读”的价值回归
  诗歌对审美想象力的陶冶作用
  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把德育课堂还给学生
  杜威心灵哲学及其教育意义
  何谓“真正的中国人”: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的启示
  与失败共舞:大学生失败感素描及应对策略
 第四编 为人的教育研究
  不良教育研究的社会后果:以美国为例
  教育研究的科学性问题探讨
  教育哲学新体系的构建
  对教育与职业关系的哲学分析
  关于“教育问题”的研究——教育研究对象辨析
  公共教育学的革命:由教师教育学向学生教育学的转变
  面向小康社会的小康教育构想
  关于义务教育及其质量的哲学思考
  论教育学者及其使命
  后记咬定理想不放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