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隐秘的翅膀
			》
 售價:HK$ 
			79.2
 
  《 
			B先生:梅兰妮·克莱因的成人分析故事
			》
 售價:HK$ 
			86.9
 
  《 
			能量!
			》
 售價:HK$ 
			97.9
 
  《 
			壹卷YeBook论世衡史丛书——晚清政治史的制度脉络
			》
 售價:HK$ 
			90.2
 
  《 
			桎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大地主经济
			》
 售價:HK$ 
			173.8
 
  《 
			财富的灵性法则
			》
 售價:HK$ 
			49.5
 
  《 
			经纬度丛书·三国关键之战:决定历史走向的13场战役
			》
 售價:HK$ 
			74.8
 
  《 
			动物结构与造型图谱 骨骼×肌肉×立体造型×生活百态
			》
 售價:HK$ 
			98.8
 
 
 | 
         
          | 編輯推薦: |   
          | 霍志军编著的《唐代御史制度与文人高等学校公选课教材》力图从文、史、法等多学科的角度研究唐代御史与文学的关系,既清晰勾勒出了唐代御史群体以“刚正”为人格标识的精神谱系和以求实、批判、疗救为特征的思维谱系,又动态地考察了唐代不同历史阶段御史人格的发展变化及其与文学的关系;既宏观地考察了御史活动对唐代文学的影响,又微观地探讨御史活动与诗歌、散文创作之间的关系。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唐代文学研究的结构性缺陷,取得了整体创新的原创性学术成果。 |  
         
          | 關於作者: |   
          | 霍志军,甘肃天水人,文学博士,天水师范学院副教授。2001年考入江苏师范大学,师从孙映逵先生攻读硕士学位;2007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师从傅绍良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陇右地方文学。主持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陇右地方文献与中国文学地图的重绘”一项,国家“211”工程子项目“唐代御史制度与文学演进”一项,参加国家古籍整理规划项目“《全唐文》点校”工程。获甘肃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甘肃省社科成果三等奖各一次,2010年被评为陕西省省级优秀毕业生。在《文艺研究》、《甘肃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  
         
          | 目錄: |   
          |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唐代御史制度概述
 第一节 从“獬豸”说起
 第二节 唐代御史台的组织结构
 一 御史大夫
 二 御史中丞
 三 侍御史
 四殿中侍御史
 五监察御史
 第三节 唐代御史的职权
 一 弹劾权
 二 谏诤权
 三巡察州县
 四 对中央政府部门的监察
 五 司法监察
 六财经监察
 七监察礼仪
 八 司法审判
 九 知馆驿
 第二章 唐代御史的选任
 第一节 唐代御史的选任标准
 一 御史须刚果劲正之士,人既长厚,难任弹奏
 二 御史须坚明劲峭,不独取谨厚温文之士
 三 丰富的基层行政经验
 四 明法典
 第二节 唐代御史的选任方式
 一 君主自选
 二 宰相荐选
 三 宪台选拔
 四 中央或地方长官荐举
 第三节 对唐代御史选任制度的评价
 第三章 唐代御史台的文化氛围
 第一节 唐代御史台的学术氛围
 一 经学
 二 法学
 三 史学
 第二节 唐代御史台的文学氛围
 一 台中公文写作
 二 公务之余的酬唱、送别之作
 三 “豹直”期间的创作
 四 台中闲话之风
 第四章 唐代御史的政治、法律思维模式及政治心态
 第一节 唐代御史的政治思维
 一 理亡国之顽弊,愈膏肓之患难
 二 彰善嫉恶,激浊扬清
 第二节 唐代御史的法律思维
 一 实体优于程序
 二 以情断狱、舍法取义,“法理”与“人情”相融合
 三 法为仁术、恤民为本,“法理”与“民意”相贯通
 四 断案具有调和性
 第三节 唐代御史的精察思维
 一 敏锐性
 二 时效性
 三 综合性
 第四节 唐代御史群体的政治心态
 一 誓心除国蠹,许国不谋身
 二 御史弹劾,若农夫见莠,其必锄也
 三 耳目官固当特立,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
 四 职务迁转与御史心态的变化
 第五章 御史活动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御史职事活动与文学活动的相互促进
 一 御史职事活动对文学活动的影响
 二 御史文学活动对监察活动的影响
 三 御史职事活动与文学活动是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
 关系
 第二节 唐代谏诤文的勃兴与文化意蕴
 一 唐代谏诤文的勃兴
 二 唐代谏诤文的历史作用
 三 唐代谏诤文的文化意蕴
 第三节 李林甫专权期间的御史活动及文学生态
 一 李林甫执政期间对御史台的控制
 二 高压政治与天宝文学生态
 第四节 中唐御史的角色与责任和中唐文学的救弊与经世
 一 中唐御史的角色与责任
 二 中唐文学的救弊与经世
 第六章 唐代御史的几种代表性著述
 第一节 韩琬及《御史台记》
 一 韩思彦、韩琬生平著述考
 二 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引用《御史台记》情况考察
 第二节 张莺及《朝野佥载》
 一 张鷟生平著述考
 二 《朝野佥载》在唐传奇中的地位
 第三节 《大唐御史台精舍碑铭并序》
 一 《大唐御史台精舍碑铭并序》的法律思想
 二 《大唐御史台精舍碑铭并序》的文献学价值
 第七章 唐代御史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元、白的监察官经历与诗歌创作
 一 白居易的监察官经历与诗歌创作
 二 元稹的御史职业生涯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唐代御史诗歌创作的特色与美感
 一 刚直人格与刚劲风格
 二 “特立”心态与雄健气度
 三 凝挺、冷峭之美
 四 晚唐御史诗歌创作的感伤意绪
 第三节 唐代御史活动与厅壁记创作
 一 “厅壁记体”源流考析
 二 御史厅壁记的革新和文学史价值
 三 御史厅壁记的文献学价值
 第八章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第一节 唐代御史活动丰富了中国廉政文化
 一 唐代御史的文学活动是古代廉政文化的组成部分
 二 唐代御史的监察实践丰富了中国廉政文化
 三 唐代御史的诤臣意识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节 唐代御史廉政公文的民族精神
 一 强烈的事功精神
 二 “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 富于牺牲的理性批判精神
 第三节 唐代御史制度的当代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