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谎言的逻辑:洞悉谎言背后真实的心理和人性 专享版
			》
 售價:HK$ 
			54.8
 
  《 
			汗青堂丛书022——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新版)
			》
 售價:HK$ 
			140.8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249.7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85.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209.0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85.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424.8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587.6
 
 
 | 
         
          | 編輯推薦: |   
          | 译者是社会科学大师查尔斯?蒂利正式指导的最后一位学生。为大师作品翻译引进,竭尽心力:从四遍逐字逐句斟酌(两遍英文对照两遍中文诵读)的译文到长篇译后记,从索引到原书边码,都以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心态力求做到最好。书稿经前辈编辑审慎编校,核红时深感教益。 br郭于华、沈原、唐世平、汪晖、郑也夫联袂推荐。
 brbr
 |  
         
          | 內容簡介: |   
          | 《为什么?》是一本关于我们所给定的理由以及这些理由如何给定的书。它考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给出的理由如何取决于社会关系,并反过来构建社会关系。本书以简易平实的风格探讨了人们如何通过不同的理由来确认、建立、协商、修复或终止与他人的关系。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br蒂利考察了人们所给出的大量不同类型的原因。例如,他描述了一个空中交通管制员如何根据说话对象的转换,以不同方式解释两架飞机的几近失踪:对于在鸡尾酒会上碰到的熟人,他可能以一种无所谓的口吻说“这种事三天两头都会发生”,或对已曝光的事件天马行空、侃侃而谈;对于工作中的同事,他会试着做出一番、更专业的解释;而在给部门领导的正式报告中,他会提供一套细针密缕、字斟句酌的解释。
 br蒂利指出,理由可以分为四种:
 br惯例:“不好意思,我把咖啡打翻了;我真是一个傻蛋。”
 br故事:“我的朋友背叛了我,因为她妒忌我的姐姐。”
 br专业表述:“点火装置的短路造成了发动机转子的失灵。”
 br准则:“按照第369条法规,我们不能交出档案。”
 br为了阐明这一论题,蒂利描述了不同的人如何对九一一袭击给出不同的理由。他还考察了那些给出一种原因的人如何经常将其转换为另一种原因。例如,一个医生可能使用生物化学的专业语言来理解一种病症,但在对生物化学一无所知的病人面前,他会求助于惯例和故事。
 br全书随处可见关于(包括作者本人的)日常生活体验的精彩轶事。《为什么?》告诉我们,故事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brbr
 |  
         
          | 關於作者: |   
          | 作者:查尔斯?蒂利(CharlesTilly)(1929-2008)是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世界最杰出的社会科学家之一,被誉为“21世纪社会学之父”、“美国最多产、最有趣的社会学家”。蒂利于1950年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1958年获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并曾求学于英国牛津大学和法国西部天主教大学。先后任教于特拉华大学、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生前为哥伦比亚大学约瑟夫?L.伯滕威泽社会科学讲席教授,在社会学、政治学与历史学三系同时任教。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人文与科学院、美国哲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社会学研究学会、比较研究学会特约会员,密歇根大学、多伦多大学、巴黎政治学院、鹿特丹大学、日内瓦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魁北克大学、克里特大学等校荣誉博士,并获法国棕榈叶教育骑士勋章、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阿尔伯特?O.赫希曼奖、美国社会学会终身成就奖、国际政治学会卡尔?多伊奇奖以及美国社会学会、社会问题学会和美国政治学会民主化专业委员会的年度最佳著作奖等荣誉。蒂利的研究集中于宏观社会变迁与抗争政治(尤其是1500年以降的欧洲),一生出版了五十多部学术著作,发表了六百多篇学术论文和评论。他的《从动员到革命》被美国社会学会选为1970–1995年最具影响的十七部著作之一,《从动员到革命》和《抗争的动态》(国内译为《斗争的动力》)均跻身社会学史上引用率最高的著作。蒂利被广泛视为历史社会学和抗争政治研究的奠基人。 brbr
 译者:李钧鹏,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硕士、社会学博士候选人。曾任英文期刊《社会力》(SocialForces)副主编,获国际社会学会世界青年社会学家奖和社会问题学会社会冲突专业委员会年度最佳研究生论文奖。有中英文论文若干,主要研究领域为抗争政治、知识分子和比较-历史分析。
 brbr
 |  
         
          | 目錄: |   
          | 第一章 为什么给理由? 1 brbr第二章 惯 例 30
 brbr第三章 故 事 57
 brbr第四章 准 则 91
 brbr第五章 专业表述 118
 brbr第六章 调和理由 144
 brbr参考文献 166
 brbr索 引 178
 brbr译后记:《为什么?》的理由 202
 brbrbr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