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智圆行方――燕京医学名家处方手迹藏臻
			》 
			 售價:HK$ 
			437.8
			 
			 
	
			  
			《 
			大设计师威廉·莫里斯
			》 
			 售價:HK$ 
			151.8
			 
			 
	
			  
			《 
			新宏观经济学 来自后凯恩斯主义-老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第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 
			 售價:HK$ 
			283.8
			 
			 
	
			  
			《 
			《山海经》的博物世界:植物(刷边特装版)博物岛系列 探寻上古草木之美纵览山川博物大观
			》 
			 售價:HK$ 
			281.6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316.8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107.8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64.9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98.0
			 
			 
	
 
       | 
     
      
      
      
      
         
          | 內容簡介: | 
         
         
          |  
            《徐仁甫著作集:乾惕居论学文集》主要内容包括:跋唐写本隶古定尚书释文残卷、对雨楼本《荀子考异》跋、章太炎《中学国文书目》跋、刻龚向农先生《孝经郑氏注附叔录》跋、书郭沬若《子禾子釜考释》及杨遇夫《子禾子釜再跋》后、书瑞典马悦然博士关于《公羊传》“与”字的研究后、巴黎国家图书馆所藏五代刊本切韵残卷跋等。
           | 
         
       
      
      
      
         
          | 關於作者: | 
         
         
           
            徐仁甫先生,名永孝。晚年时,弟子称干惕翁。四川大竹县杨通乡人。其先于明末自湖北麻城人蜀,定居大竹;至先生已十八世矣。先生生清光绪二十七年,父代益及叔代锡皆以孝友闻于乡,载旧县志。先生幼承家教,六岁知好学。早习经史之书,学有根柢。稍长,于大竹县立中学获读徐子休先生《修身课本》,对“藐焉中处,而可以参赞乾坤;百年须臾,而可以震耀万古”有所警悟,立志向学。又阅陈澧《东塾读书记》,知治学须汉宋并重。一日,学校开辩论会,号召自由提问,先生问曰:“《礼记》言,‘战争无勇,非孝也’。管仲何为自述‘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管仲岂以战怯为孝乎?”校长邑孝廉陈文甫深嘉之,谓读书得间,闻其言而知其为笃于行者。继就学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因与华阳罗运贤(孔昭)兄弟善,同人休宁赵少咸先生之门,习文字声韵之学。浸假受知于成都龚向农、华阳林山腴、巴县向仙乔诸先生,习汉学及诗古文辞。先生在校数年,遍读干嘉诸儒及近世俞樾、孙诰让、黄以周、皮锡瑞、章炳麟、刘师培诸大师之书,学乃大进。尝撰《汉书艺文志补注补正》,题句云:“辨章学术镜源流,《七略》失传班则刘。目录校雠同一辙,清儒从此有千秋。”足以见先生之志趣矣。
 先生学有渊源,行为楷则,任教于中等学校,尝引孟子之言,“我非尧舜之道不敢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余今任教,亦甚爱生,当思所以陈于诸生者。于是自编《文字声韵学表解》、《国风集说》、《毛诗例纂》、《毛诗重言下编补录》及《左传赋诗考》等以教诸生,成绩卓著。继更节约束修之资,创办《志学月刊》,得诸师友及海内学者之赞助,内容充实,文章雅正,为国内有声刊物,出刊至二十五期之久,甚有功于学林。
 先生不惟学术端正,其于政治亦知所向往。尝在大竹璘山中学校长任内,掩护地下党员徐世英、徐相应等。勉励学生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精神,既不废旧学,亦须吸取新知,躬行实践,救国救民。从学者受先生之熏陶,多具革命理想,倾向于共产主义革命运动者每有其人。
           | 
         
       
      
      
      
      
         
          | 目錄: 
           | 
         
         
           
            徐仁甫先生,名永孝。晚年时,弟子称干惕翁。四川大竹县杨通乡人。其先于明末自湖北麻城人蜀,定居大竹;至先生已十八世矣。先生生清光绪二十七年,父代益及叔代锡皆以孝友闻于乡,载旧县志。先生幼承家教,六岁知好学。早习经史之书,学有根柢。稍长,于大竹县立中学获读徐子休先生《修身课本》,对“藐焉中处,而可以参赞乾坤;百年须臾,而可以震耀万古”有所警悟,立志向学。又阅陈澧《东塾读书记》,知治学须汉宋并重。一日,学校开辩论会,号召自由提问,先生问曰:“《礼记》言,‘战争无勇,非孝也’。管仲何为自述‘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管仲岂以战怯为孝乎?”校长邑孝廉陈文甫深嘉之,谓读书得间,闻其言而知其为笃于行者。继就学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因与华阳罗运贤(孔昭)兄弟善,同人休宁赵少咸先生之门,习文字声韵之学。浸假受知于成都龚向农、华阳林山腴、巴县向仙乔诸先生,习汉学及诗古文辞。先生在校数年,遍读干嘉诸儒及近世俞樾、孙诰让、黄以周、皮锡瑞、章炳麟、刘师培诸大师之书,学乃大进。尝撰《汉书艺文志补注补正》,题句云:“辨章学术镜源流,《七略》失传班则刘。目录校雠同一辙,清儒从此有千秋。”足以见先生之志趣矣。
 先生学有渊源,行为楷则,任教于中等学校,尝引孟子之言,“我非尧舜之道不敢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余今任教,亦甚爱生,当思所以陈于诸生者。于是自编《文字声韵学表解》、《国风集说》、《毛诗例纂》、《毛诗重言下编补录》及《左传赋诗考》等以教诸生,成绩卓著。继更节约束修之资,创办《志学月刊》,得诸师友及海内学者之赞助,内容充实,文章雅正,为国内有声刊物,出刊至二十五期之久,甚有功于学林。
 先生不惟学术端正,其于政治亦知所向往。尝在大竹璘山中学校长任内,掩护地下党员徐世英、徐相应等。勉励学生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精神,既不废旧学,亦须吸取新知,躬行实践,救国救民。从学者受先生之熏陶,多具革命理想,倾向于共产主义革命运动者每有其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