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动物社会的生存哲学 : 探索冲突、背叛、合作和繁荣的奥秘
			》 
			 售價:HK$ 
			97.9
			 
			 
	
			  
			《 
			猫和花草的刺绣
			》 
			 售價:HK$ 
			53.9
			 
			 
	
			  
			《 
			《史记·货殖列传新诠》 一篇学问世故、治身治国的文章;一个经济、教育大学者的经世解读;奇伟文章在乱世
			》 
			 售價:HK$ 
			41.8
			 
			 
	
			  
			《 
			博物馆里的中国 故宫
			》 
			 售價:HK$ 
			85.8
			 
			 
	
			  
			《 
			海洋治理与中国的行动(2024)
			》 
			 售價:HK$ 
			107.8
			 
			 
	
			  
			《 
			阿萨姆茶园:一部环境文化史
			》 
			 售價:HK$ 
			107.8
			 
			 
	
			  
			《 
			乐道院潍县集中营资料编译·第一辑
			》 
			 售價:HK$ 
			107.8
			 
			 
	
			  
			《 
			绝对历史主义何以可能?--黑格尔主义进路下的葛兰西绝对历史主义思想研究
			》 
			 售價:HK$ 
			96.8
			 
			 
	
 
       | 
     
      
      
      
      
         
          | 內容簡介: | 
         
         
          |  
            《李希凡文集(第4卷现代文学评论集)》为《李希凡文集》(七卷本)之一种,系李希凡先生关于现代文学的评论文章结集。几十年来李希凡先生一直活跃在文学评论与文艺理论研究界,在现代文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部分内容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李希凡先生的解读与评论依然能唤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 
         
       
      
      
      
         
          | 關於作者: | 
         
         
          |  
            李希凡,祖籍浙江绍兴,久居北京通县。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53-1955年初肆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1955-1986年,在《人民日报》历任编辑,评论组长,副主任,常务副主任。1986年9月-1996年10月,调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常务副院长、研究员、《红楼梦学刊》主编。曾先后当选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四届、五届理事和全国委员。已出版评论,研究著作与散文集二十本。主要代表作有《红楼梦评论集》、《红楼梦艺术世界》、《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一个伟大寻求者的心声》、《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京门剧谈》、《冬草》等。
           | 
         
       
      
      
      
      
         
          | 目錄: 
           | 
         
         
           
            批判地评价文学遗产的光辉范例——读《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之一
 “列宁论高尔基”启示着我们——读《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之二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
 偏离方向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文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5周年
 从“五四”“启蒙”中继承什么?——重读《新民主主义论》兼评《新启蒙》的某些观点
 “五四”文学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中国革命文艺发展的历史道路不容否定
 继承发展革命文艺传统
 一点感受一点认识——重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一个理解
 用《讲话》精神抓好整顿和繁荣——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8周年学术研讨会闭幕词
 仍然要继续分清一些思想是非问题——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9周年所想到的
 公正地对待毛泽东文艺思想——1989年7月在中宣部召开的首都文艺界座谈会的发言(摘要)
 真理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重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想到的
 “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邓小平论文艺》的一个中心问题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回顾反思正本清源
 “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路正远正长——在《文艺理论与批评》创刊10周年座谈会上的致词
 战斗正未有穷期
 明辨是非吸取教训——在全国新时期文艺论争学术讨论会上的致词
 一场大论战的总结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理直气壮地高奏时代主旋律
 文艺应当弘扬爱国主义传统
 新世纪的呼唤
 “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在2000年全国乡土文学创作研讨会上的致词
 革命英雄典型的巡礼
 革命英雄的传奇和革命英雄的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革命现实和革命理想的结晶
 典型、个性和群像
 农村社会主义新人物的颂歌——读康濯的《春种秋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