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乐道院潍县集中营资料编译·第一辑
			》 
			 售價:HK$ 
			107.8
			 
			 
	
			  
			《 
			绝对历史主义何以可能?--黑格尔主义进路下的葛兰西绝对历史主义思想研究
			》 
			 售價:HK$ 
			96.8
			 
			 
	
			  
			《 
			新民说·欧洲城市现代史:从 1815 年至今
			》 
			 售價:HK$ 
			96.8
			 
			 
	
			  
			《 
			拍出绝世佳作 世界顶级摄影师私藏技法解密
			》 
			 售價:HK$ 
			140.8
			 
			 
	
			  
			《 
			意大利读画记
			》 
			 售價:HK$ 
			74.8
			 
			 
	
			  
			《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 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2025版 
			》 
			 售價:HK$ 
			118.8
			 
			 
	
			  
			《 
			阅读苏河左岸
			》 
			 售價:HK$ 
			107.8
			 
			 
	
			  
			《 
			纸上博物馆·达达主义:艺术的反抗(艺术简史,讽刺超前,社会政治矛盾,16开图文全彩,伽利玛原版引进)
			》 
			 售價:HK$ 
			85.8
			 
			 
	
 
       | 
     
      
      
      
      
         
          | 內容簡介: | 
         
         
          |  
            近年来,有关情商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情商即是情绪智力商数,是个体在情绪智力测验上的得分。情商的高低体现着个体的社会能力的高低。本研究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建构了情绪智力的五因子模型,包括情绪觉知、情绪评价、情绪适应、情绪调控和情绪表现五个因子。编制了基于五因子模型的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和大学生情绪智力情境判断测验。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提出的五因子模型得到了数据的支持,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和情境判断测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大学生的情商能预测其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和学习成绩的4%到16%的变异,情商有一定的作用。
           | 
         
       
      
      
      
         
          | 關於作者: | 
         
         
          |  
            李平,男,200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历史学博士学位。2010年就职于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律与文化研究中心,任研究助理、中心副主任。2012年6月至今在清华大学法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
           | 
         
       
      
      
      
      
         
          | 目錄: 
           |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解题
 
 第二节方法与视角
 
 第三节研究史与史料
 
 第四节基本思路
 
 第二章唐代道教特色与边缘修道群体出现
 
  第一节早期道教史中的修道者
 
  第二节唐代道教官观化与教外修道者
 
 一、重释唐初的道教官观化
 
 二、出家与传度:唐代政权教权矛盾一瞥
 
 三、山居道士与学道者
 
  第三节唐人眼中的“道士”:观念史角度的观察
 
  第四节唐代教外修道者的特质
 
  第五节附论:浅谈修道分期
 
 一、选择的时代:先唐修道方法争论
 
 二、被选择的时代;唐代中前期规范化进程
 
 第三章中唐以降的道教危机
 
  第一节中晚唐宫观道教世俗化危机
 
  第二节道教危机的思想表征
 
 一、道教中对“道”理解的分化
 
 二、道教之“术”的专门化
 
 第四章晚唐边缘修道群体的勃兴
 
  第一节引子
 
  第二节个案研究:以《玄珠心镜》的创生、流传为中心
 
 一、史料、人物与事件重述
 
 二、《玄珠心镜》及周边
 
 三、教外修道者的凸显
 
  第三节直接化与简单化——中晚唐教外修道风尚初窥
 
  第四节教外修道者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化
 
 一、教外修道群体的自我认同构建
 
 二、教外修道者被认同形成:交流与小传统
 
 第五章晚唐修道格局的变化与政教关系机制变迁
 
  第一节长安道教衰落与修道格局变革
 
 一、长安道教在全国道教格局中的地位与功能
 
 二、宗教环境与道教状况
 
 三、修道者眼中的长安
 
  第二节以侯道华升仙为中心看政教联系机制及其变迁
 
 一、作为事件和故事的侯道华升仙
 
 二、神圣的形成及其影响力扩展
 
 三、侯道华印象:记忆、变迁
 
  第三节周息元人京的讨论:“声望”与道士处境变迁
 
 一、周息元生平的文献考察
 
 二、再论晚唐士人崇道与政教关系
 
 三、声望、生计与晚唐修道转向
 
 四、结论
 
  第四节修道者与社会环境互动:纵“隐于世”与“隐于市”为例
 
 一、教理的冲突:隐逸与救世
 
 二、唐代修道的困境
 
 三、修道方式变化与隐逸观的重建
 
 四、丹道之变
 
 五、小结
 
 第六章晚唐修道方法变迁考:以气法为中心
 
  第一节早期服气法:从葛洪到陶弘景
 
  第二节中唐成仙理论的转型:以吴筠为中心
 
 一、吴筠的神仙观念
 
 二、吴筠对学仙之法的理解
 
 三、吴筠的气法观
 
  第三节晚唐气法的理论发展
 
 一、晚唐气法发展概观
 
 二、个案研究:《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
 
 三、晚唐气法发展原因浅析
 
 四、晚唐气法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黄庭经》研修史与唐代修道转型
 
 一、《黄庭经》在唐代前期的地位
 
 二、玄宗后期的《黄庭经》崇拜与修道转型
 
 三、贞元、元和以后《黄庭经》地位的提升
 
 四、结论
 
  第五节小结
 
 第七章五代道教与修道管窥
 
  第一节唐末五代政治变局与道教处境变化
 
 一、国教不再?
 
 二、道教神圣性、合法性的重构
 
 三、五代修道者的选择与无奈
 
  第二节道术功能分化与修道纯粹化的继续
 
 一、五代道术分化与修道困局
 
 二、五代修道仪式的重建
 
 三、救赎与修道的分与合
 
  第三节诸地方传统的重建
 
 一、五代官方崇道与地方道教传统的形成契机
 
 二、道教新传统与教外修道
 
  第四节个案研究:郑遨的修道历程
 
 一、郑云叟及其求道生涯
 
 二、“道士”的观念边界的再讨论
 
 三、声望、地域与风尚:关于五代道教研究模式的再思考
 
 第八章结论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