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山海经》的博物世界:植物(刷边特装版)博物岛系列 探寻上古草木之美纵览山川博物大观
			》
 售價:HK$ 
			281.6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316.8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107.8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64.9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98.0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107.8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330.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75.9
 
 
 | 
         
          | 內容簡介: |   
          | 本书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丛书的重点项目,是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人员历时三年完成的对攀枝花钢铁基地的调研报告。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史学会名誉会长董志凯对此书的评语是:该项国情调查报告全面考察了攀枝花的建设历程,重点在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半个世纪攀枝花的变迁,是迄今以来这一领域少见的、全面的调研报告。该报告反映了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我国集中力量配置资源的经验,企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经验,在经济建设中技术创新、城市设计创新、铁路修建技术创新以及建设者奉献祖国、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等,均是以往研究中罕见的,许多内容非亲自深入难以知晓。报告对三线建设中一些原则和体制的研究探索,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同时采用吸收了近年相关研究成果。这些内容均有学术创新和重要理论价值。
 |  
         
          | 關於作者: |   
          | 郑有贵,农村问题、经济问题研究专家,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室主任。 1963年生于川西农村,1984年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农业部农业局,1992年就职于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1997年任当代农业史研究室主任。学术团体兼职有: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一号文件与中国农村改革》、《目标与路径: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60年》。 |  
         
          | 目錄: |   
          | 总论让中国梦成真的一种实践探索——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和改革发展对中国经验的生动诠释/1 一、诠释了社会主义国家实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大意义/2
 二、诠释了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优势/6
 三、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动力/12
 第一篇共谋宏篇
 第一章资源勘探/18
 一、攀西大裂谷的地理位置及成因/18
 二、攀枝花大铁矿的发现和初步勘查/22
 三、攀枝花大铁矿列入全国第一次地质普查范围/24
 四、攀枝花大铁矿地质勘探大会战/25
 五、攀枝花煤田的发现与勘探/26
 第二章战略决策/27
 一、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28
 二、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决策/36
 第三章体制保障/46
 一、全国三线建设领导体制/46
 二、全国总动员支持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的特殊体制/56
 第四章资源配置/64
 一、对攀枝花市实行综合项目计划单列/64
 二、集中财力物力保证建设/65
 三、及时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65
 四、选配优秀人才到攀枝花/66
 五、组建专门为攀枝花建设服务的“交通部直属第一汽车运输公司”/67
 第五章技术攻关/69
 一、世界冶金难题的攻克——高钛型钒钛磁铁矿7台炼技术攻关与创新/69
 二、“象牙微雕”钢城的诞生/73
 三、“地质禁区”建设铁路的突破/77
 四、高山矿运输技术的创新/82
 五、整装设备的研发/84
 第六章艰苦创业/86
 一、艰苦的“三通一住”/86
 二、钢铁基地建设大会战/101
 第七章初战告捷/114
 一、攀钢的配套完善与达产攻关/114
 二、综合利用起步/122
 三、能源工业配套发展/124
 第二篇改革创新
 第八章体制改革/128
 一、承包经营/128
 二、战略联盟/129
 三、分离辅后/131
 四、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132
 第九章融资兼并/135
 一、国际银团贷款/135
 二、股票上市/136
 三、兼并重组/142
 第十章技术创新/148
 一、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攻关/149
 二、独创提钒工艺/155
 三、全连铸技术攻关与创新/157
 四、重轨系列产品开发/158
 五、热连轧设备国产化技术攻关与含钒热轧产品开发/161
 六、特色冷轧产品开发/166
 七、钒制品开发与技术创新/169
 八、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173
 第十一章发展壮大/179
 一、二三期工程建设/179
 二、钒钛基地建设/182
 三、铸就企业的精神丰碑/185
 四、“十二五”时期攀钢发展的思路/186
 第三篇互动发展
 第十二章城企互动/190
 一、市政建设与交通设施改善/190
 二、城市综合体制改革与社企关系调整/192
 第十三章转型发展/195
 一、运用市场手段推进二滩水电站建设/195
 二、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196
 三、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谋划发展/197
 四、破解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困境/200
 五、从“百里钢城”到“钒钛之都”的嬗变/203
 六、对新型工业化的探索/205
 第十四章辐射带动/209
 一、对周边地区工农业的带动/209
 二、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216
 第四篇经验启示
 第十五章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226
 一、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的形成与发展/226
 二、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成是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
 的制度优势的成功典范/230
 三、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要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233
 第十六章坚持资源综合利用和项目开发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236
 一、资源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236
 二、项目开发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242
 三、坚持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融合互动,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47
 第十七章坚持和弘扬攀枝花精神/252
 一、攀枝花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252
 二、传承和弘扬攀枝花精神/256
 附录一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攀枝花视察(调研)情况(1964—2010年)/259
 附录二1965—2012年攀枝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65
 附录三国情调研组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座谈纪要/266
 附录四历史与现实结合视角的三线建设评价——基于四川、重庆三线建设的调研/283
 主要参考文献/297
 后记/2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