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如何了解一个人
			》
 售價:HK$ 
			75.9
 
  《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售價:HK$ 
			87.8
 
  《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售價:HK$ 
			88.0
 
  《 
			蝉鸣震耳欲聋
			》
 售價:HK$ 
			75.9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74.8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75.9
 
  《 
			红帆船
			》
 售價:HK$ 
			62.5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41.8
 
 
 | 
         
          | 內容簡介: |   
          | 《陈永明讲评数学题:初中习题归类研讨》作者根据张景中院士的“中巧说”,即“用一个方法解出一类题目,也就是说,把数学问题分门别类,一类一类地寻求可以机械执行的方法”的思想,曾提出过“将解题经验算法化、显性化”的观点,并提出过“解题模块”和“命题联想系统”的算法化、显性化的两个具体做法。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依据这个指导思想,《陈永明讲评数学题:初中习题归类研讨》挑选了初中数学的部分内容,精心选择和精心编排例题,并作精心的讲评,力图寻找解题的规律,使之有章可循。
 《陈永明讲评数学题:初中习题归类研讨》凝聚了老中青三代优秀教师的智慧(一位学生也参与了部分工作),特别是“解题模块:条件求值”、“别样观点:应用题教学”、“三角形中的中点问题”、“线段比的转换”、“图形运动中的不变量”、“联想与构造:''以形助数''问题”、“回归本源:求点的坐标”、“数学方法:主元法”、“数学方法:特殊化”、“反应块:拆项添项和割补”等文不落俗套,匠心独具,亮点多多。
 本书的对象是初中数学教师,也可供中学生参考,本书选取的题大多属于中等或中等偏上的难度,可供平时教学参考,特别适用于初三复习及高中自主招生考试复习。
 |  
         
          | 關於作者: |   
          | 陈永明,1940年生,教授,1962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从事中学数学教学12年,负责教师培训37年。曾任上海市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组副组长,教育部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项目组成员,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徐汇区教学指导团团长,上海市徐汇区陈永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市徐汇区政协委员。 曾在中央电视大学、上海教育电视台授课百余节。出版著作近50余种,发表论文近百篇,代表作有《陈永明评议数学课》、《数学教学中的逻辑问题》、《数学教学中的语言问题》、《数学习题教学研究》、《高等数学引桥》,其中三种入选2009年中国教育网“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一种获全国数学教育类图书评比一等奖。撰写的科普作品曾被列为团中央“希望工程丛书”,并获得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奖。
 1992年起享受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教育部颁发的“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教师奖”。
 |  
         
          | 目錄: |   
          | 一、代数 1.联想和“组块”:由a+b,a-b,ab等引出的
 2.因式分解
 3.解题模块:条件求值
 4.别样观点:应用题教学
 5.分式方程
 6.无理方程
 7.韦达定理
 8.二元二次方程组
 9.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10.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II.二次函数的值域和最值
 12.数形结合:二次函数的系数与图像关系
 13.分段函数
 14.数学方法:待定系数法
 二、几何
 1.上游命题系统:怎样证明两直线垂直
 2.上游命题系统:怎样证明两直线平行
 3.线段和差倍分的证明
 4.解题模块:解直角三角形及其推广
 5.三角形中的中点问题
 6.梯形常用处理方法
 7.基本图形:“A型”和“X型”相似三角形
 8.基本图形:“错A型”和“错X型”相似三角形
 9.基本图形:一线三等角
 10.分类讨论:等腰三角形
 II.分类讨论:相似三角形
 12.线段比的转换
 13.分类讨论:圆
 14.直线与圆相切问题的几种类型
 15.面积问题
 16.怎样把分散的线段集中
 17.简单的几何最值问题
 18.图形运动中的不变量
 三、综合
 1.回归本源:求点的坐标
 2.函数背景下的等腰三角形问题
 3.函数背景下的四边形问题
 4.非因果关系的联想:“以形助数”问题
 5.数学方法:特殊化
 6.数学方法:主元法
 7.反应块:拆项添项法和割补法
 8.数学方法:整体思维
 9.探索题解法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