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57.2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107.8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108.9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65.8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65.8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74.8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129.8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
售價:HK$
96.8
|
| 編輯推薦: |
|
中国人素来重视饮食。相应的,饮食文化也非常的丰富。但是,很多人一听到饮食,都只是想到了烹饪饮食。其实,我国饮食文化不仅于此,它还包括了茶文化、酒文化等多方面。《中华饮食文化》由赵荣光著,为我们介绍的就是上述饮食文化,以及饮食礼仪文化。敬请中华饮食文化爱好者阅读,或想在此方面增长见识的人阅读。
|
| 內容簡介: |
《中华饮食文化》由赵荣光著,这是一本介绍我国饮食文化的通俗读物。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具体内容涉及素雅清高的茶文化,热情温馨的酒文化,形神美和的烹饪文化以及温文尔雅的食礼文化。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中华饮食文化》内容丰富,语言通俗,知识性、文化性、可读性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
| 關於作者: |
赵荣光1948-
,中国饮食史、饮食文化学科开拓人,国际知名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1993,从事学科研究与教学累30年,有约200篇学术论文发表,出版《中图古代庶民饮食生活》、《赵荣光食文化论集》、《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满汉全席源流考述》、《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中国饮食文化史》、《〈衍圣公府档案〉食事研究》等十余部专著。长期以来其多有创见的研究成果为海内外学界所高度关注。现为浙江工商大学教授、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
|
| 目錄:
|
中华饮食原料文化
中华饮食原料
中华面食文化
中华稻米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区域性
中华饮食的文化区位类型
中国饮食文化圈的历史成因
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的历史概况
中华饮食民俗与礼仪
中华饮食民俗
中华节令饮食
中华筷子文化
中华饮食礼仪
中华饮食文化十大历史伟人
中华烹饪技术与调味文化
中华烹饪技术
中华调味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十美风格
中华茶酒文化
中华茶文化
中华酒文化
|
| 內容試閱:
|
中华饮食原料
以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为滋育生息地的中华文明,早在一万年前就迈入了种植农业经济社会的门槛。
成书于春秋至汉的《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一句为人熟知的话语,概括了中国人的食物原料种类及其结构关系:“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思就是谷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等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五”是泛指,并非仅止于五种,而是指“各种”、“所有”、“全部”。这句话体现的既是中华先民食生活的餐桌结构,也是他们食生产的基本特征,“谷果畜菜”恰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物质基础。这一认识所反映的是距今三四千年前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区的中国农业社会的基本情态。所谓“五谷、五果、五畜、五菜”食料,基本由小农经济的原田种植业和家庭饲养业提供。直接向大自然伸手的采集和渔捞,作为从远古时代延续下来的生存手段,一直是家庭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益补充,当然,它们的重要性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自然生态渐趋退化而逐渐减弱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