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历代图书总目·哲学卷(全20册)
			》 
			 售價:HK$ 
			2200.0
			 
			 
	
			  
			《 
			RNA时代(诺奖得主解密RNA分子如何创造生命的新奇迹)
			》 
			 售價:HK$ 
			86.9
			 
			 
	
			  
			《 
			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中国好书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得主肖复兴新作)
			》 
			 售價:HK$ 
			52.8
			 
			 
	
			  
			《 
			绝美克孜尔:细品中国石窟奇迹
			》 
			 售價:HK$ 
			184.8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63.8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118.8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86.9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 
			 售價:HK$ 
			86.9
			 
			 
	
 
       | 
     
      
      
      
      
         
          | 內容簡介: | 
         
         
          |  
            作为人口较少民族,每年都有一些族群在无声地消失,人类族群的多样性受到威胁。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该如何应对?人口较少民族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来满足其生存发展与文化传承的需求?对此,《人口较少民族生存文化与教育》从生存、文化与教育三者联动关系的视角,以生活在云南省金平县中越边境的莽人布朗族为人类学考察对象,分析在生存环境与文化生态系统变迁中,其教育价值观、教育主体、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存在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人口较少民族生存文化与教育》并通过比较分析具有典型性的前苏联与俄罗斯联邦时期北方小民族、美洲印第安人和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教育发展模式。反思与调整人口较少民族教育理念与功能,探讨人口较少民族生存权、发展权和文化选择权的教育应对,继而论证教育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生存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和谐共生。本书由袁春艳著。
           | 
         
       
      
      
      
         
          | 關於作者: | 
         
         
          |  
            袁春艳,女,苗族,1983年3月生,湖北利川人。2012年6月获得西南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重庆邮电大学,主要从事民族教育、教育政策与法规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5项;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当代教育科学》、《贵州民族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 
         
       
      
      
      
      
         
          | 目錄: 
           | 
         
         
           
            引言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一莽人生存与发展现状的思考
 二莽人教育现状的思考
 三教育应对的思考
 二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 概念界定
 一人口较少民族
 二人口较少民族教育
 四 文献综述
 一莽人的相关研究
 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问题研究
 三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研究
 第一章 莽人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分析
 一 莽人的族群特征与人口特征
 一族群特征
 二人口特征
 二 莽人教育发展的自然环境
 三 莽人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政府扶贫前的莽人社会环境
 二首次扶贫至2008年综合扶贫期间的社会环境
 三2008年综合扶贫时期的社会环境
 四 莽人教育发展的精神环境
 一生育礼仪
 二婚嫁礼仪
 三丧葬礼仪
 四节日礼仪
 五信仰与禁忌
 第二章 生存与文化环境变迁中的莽人教育发展
 一 莽人教育发展的历程
 一1968年之前的莽人教育发展
 二1968年至2008年前的莽人教育发展
 三2008年以后的莽人教育发展
 二 莽人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学校教育调查
 二学校外教育调查
 三个案分析
 三 莽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教育目的与莽人生存发展需求相分离
 二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功能正在退化
 三现有教育缺乏对莽人自主发展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 生存与文化变迁方式对莽人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 表层:外部环境因素
 一非内动力作用下的扶持使自主发展意识缺失
 二生存环境与生计方式骤变对生存发展能力的挑战
 二 中层:教育系统内部结构因素
 一传统与现代两种教育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二教育主体独特性与教育同质化的交锋
 三现代学校教育需求不强的现实性
 四生存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的缺失
 三 深层:文化因素
 一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的碰撞与磨合
 二文化选择与文化自觉的外生至内生
 第四章 人口较少民族生存、文化与教育模式形成的国际比较
 一 前苏联和俄罗斯联邦时期北方小民族的教育模式
 一寄宿制学校教育制度加剧北方小民族文化的消失
 二政府过度强调对国家主体民族语言的学习
 三法律政策保障小民族教育的自由
 二 美洲印第安人的教育模式
 一同化教育
 二多元文化教育
 三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教育模式
 一福利政策催生受教育水平降低
 二教育平等权的特别保护措施
 四 启示
 第五章 教育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生存与文化共生的政策建议
 一 教育政策理论的选择
 一坚持少数人权利保护的理论基础
 二增强新发展观与发展权理论的彰显力度
 三形成社会系统理论的宏观视域
 二 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选择
 一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二文化选择与认同的需求
 三 教育政策保障机制的选择
 一补偿式转向引导式的教育政策
 二外源性发展转向内源性发展
 三政策保障与法律保障并重
 结语
 附录一 《金平县莽人2008—2010年发展总体规划》
 附录二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