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131.8
 
  《 
			启微·红帆:中国东南诏安湾的港口、船货与海洋遗产
			》
 售價:HK$ 
			107.8
 
  《 
			全球公民教育:批判性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售價:HK$ 
			74.8
 
  《 
			做事的逻辑(专享版)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
			》
 售價:HK$ 
			47.1
 
  《 
			人形机器人 技术、产业与未来社会 全景式解读人形机器人时代的技术密码与未来蓝图
			》
 售價:HK$ 
			108.9
 
  《 
			暗黑历史书系·罗马帝国
			》
 售價:HK$ 
			96.8
 
  《 
			英语同义词辨析大词典
			》
 售價:HK$ 
			294.8
 
  《 
			三井帝国在扩张——揭开日本财团的经营秘籍
			》
 售價:HK$ 
			85.8
 
 
 | 
         
          | 編輯推薦: |   
          | 群经之首,思想之源!中国文化第一经典! 著名史学家、国学大师金景芳先生毕业之作,一代学宗南怀瑾、著名哲学家熊十力、冯友兰倾心推荐!
 我始终怀疑《易经》的文化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留下来的,不是这一个冰河时期的产物,因为它的科学、哲学的道理太高明了。
 ——台湾著名学者 南怀瑾
 《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就人类心灵所创造的图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事业。
 ——德国哲学家 黑格尔
 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唐代宰相 虞世南
 |  
         
          | 內容簡介: |   
          | 《周易全解》包括对《易经》、《易大传》的全部解释,以及作者对《周易》几十年来研究的心得体会,主要内容如下: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一、本书恪遵孔子作《易大传》所开辟的道路,也并不否认《周易》是卜筮之书,而着眼点却不大卜筮,而在于它内部所蕴藏着的思想。
 二、纠正前人对孔子《易大传》的错误理解。
 三、纠正传本《系辞传》在讲筮法那部分有错简和脱字。
 四、《周易》一书的精华在于思想,而思想则主要寓于六十四卦的结构之中。
 |  
         
          | 關於作者: |   
          | 金景芳(1902—2001),当代著名古史研究专家、《周易》学家、思想史家,中国孔子基金会顾问、先秦史学会顾问、吉林大学古籍所教授、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金先生学开一派,寿登百祀,平生出版专著14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在中国古史分期、《周易》研究、孔子研究、井田制度、宗法制度以及上古社会其他文化研究领域,都卓有创见,自成特色。 著作有《易通》、《中国奴隶社会史》、《周易讲座》等十余种,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具代表性的有《春秋释要》、《易论》、《论宗法制度》、《论井田制度》、《古史分期商榷》、《谈礼》等学术著作16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吕绍纲(1933—2008 ),著名易学家、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1979年任金景芳教授助手,长期从事先秦历史、孔子、《周易》等研究工作。著有《周易全解》与金景芳先生合作、《周易阐微》、《周易辞典》主编等。
 |  
         
          | 目錄: |   
          | 序 周易上经
 乾
 坤
 屯
 蒙
 需
 讼
 师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谦
 豫
 随
 蛊
 临
 观
 噬嗑
 贲
 剥
 复
 无妄
 大畜
 颐
 大过
 坎
 离
 周易下经
 咸
 恒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睽
 蹇
 解
 损
 益
 夬
 姤
 萃
 升
 困
 井
 革
 鼎
 震
 艮
 渐
 归妹
 丰
 旅
 巽
 兑
 涣
 节
 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
 系辞传上
 系辞传下
 说卦传
 序卦传
 杂卦传
 |  
         
          | 內容試閱: |   
          | 序 这本《周易全解》包括对《易经》和《易大传》的全部解释。我原想自己写,想通过它来反映我几十年研究《周易》的成果,无奈我老了,行年已八十有七,深恐长期伏案工作,体力有所不胜。因商同我的助手吕绍纲同志合作,书稿由他撰写,我仅负责删润并最后定稿。我几十年研究《周易》有哪些心得体会?反映在本书里有哪些特点?
 有必要在这里作几点简单的介绍。
 一、首先需要说的,本书的说解是恪遵孔子作《易大传》所开辟的道路,这就是我们并不否认《周易》是卜筮之书,而着眼点却不在卜筮,而在于它内部所蕴藏着的思想。说得明白些,就是我们不应宣传迷信,只应宣传真理,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前人对孔子《易大传》的理解,我看很不够,对《系辞传》的理解,我看更是错误百出。例如,在《周易》里,蓍与卦二者,同等重要。或者可以说蓍更重要些,因为蓍是卦之所从出嘛!而前人说《易》,多看到卦,看不到蓍。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懂,在《系辞传》里就有两处谈到:其一,谈筮法时,说“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其二,谈“夫《易》何为者也”时,说“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在《说卦传》里,又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应该说这个问题在《易大传》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只是人们熟视无睹罢了。我在1939年写《易通》时,曾着重谈了这个问题,现在我仍旧认为我的看法是正确的。
 三、传本《系辞传》在讲筮法那部分有错简和脱字。关于错简,宋人程颐、朱熹和项安世已觉察到并作了更正。关于脱字则长期以来,不见有人论及。因此,自京房、马融、荀爽、郑玄、姚信,董遇以至朱熹,都把“大衍之数五十”作了非常错误的解释。其实“大衍之数五十”,应为“大衍之数五十有五”,下脱“有五”二字。非常明显,上文自“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至“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一大段文字,正是为这个“大衍之数”所作的说明,否则此“五十”为无据,而前面一大段文字为剩语,此必无之事。这一问题,1939年我写《易通》时,就曾提出。1955年我写《易论》时,又对“其用四十有九”作了补充说明。略谓“五十有五”不全用,是因为全用则“分二”“挂一”“揲四”“归奇”等等以后,得不出七八九六,不能定爻成卦,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其所以说“其用”,正由于有不用者在。这完全是出于人为的安排,而朱熹却迷信所谓“河图”,竟说是什么“皆出于理势之自然,而非人之知力所能损益也”,肯定是错误的。
 四、我认为《周易》一书的精华所在在于思想,而思想则主要寓于64卦的结构之中。这一点,孔子作《系辞传》曾反复地不厌其烦地作了说明。
 此外,在《序卦传》和《杂卦传》里以及在乾坤两卦的《彖传》里也都曾论及。总的看来,这一思想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然而自孔子著《易大传》以来,两千余年,诵习者率皆聩聩,无能通其意者。我于30年代后期,读了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受到启发,始对《周易》中这一思想有了初步的理解。不久,我写《易通》,遂把这一理解写入《易通》中。解放后,我参加革命工作,由于长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周易》中这一思想的理解,又不断加深。为了把这个问题谈清楚,下面准备多占用一些篇幅,征引有关原文,并详细地加以阐释。
 首先从《序卦传》谈起。《序卦传》于篇首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这个“天地”是指什么说的?很明显,是指64卦中为首的乾坤两卦。乾纯阳,象天;坤纯阴,象地。《易纬乾凿度》说:“乾坤相并俱生。”所以,乾坤两卦实际上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周易》作者事实上是利用64卦结构来反映他的世界观,而用为首的乾坤两卦代表天地。那么,依据《周易》的这个观点来说,乾坤之前是什么呢?我认为乾坤之前是太极。《系辞传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个“两仪”就是一对矛盾,说它是阴阳可以,说它是天地、乾坤都可以。而太极亦名太一,它是绝对的一,整体的一,浑沌未分的一。许慎《说文一部》于“一”下说:“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许慎这种说法,正是复述《周易》的观点。译成今日的语言,许慎所说的“造分天地”就是一分为二。同样,许慎所说的“化成万物”,就是《序卦传》所说的“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自64卦的结构来看,乾坤是天地,其余诸卦则是天地所产生的万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