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封关运作背景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丛书)
			》
 售價:HK$ 
			85.8
 
  《 
			滞后情书
			》
 售價:HK$ 
			47.1
 
  《 
			日本新中产阶级:东京近郊的工薪职员及他们的家庭(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96.8
 
  《 
			图说航天科学与技术
			》
 售價:HK$ 
			107.8
 
  《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售價:HK$ 
			52.8
 
  《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售價:HK$ 
			151.8
 
  《 
			40堂生死课
			》
 售價:HK$ 
			63.8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61.6
 
 
 | 
         
          | 內容簡介: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于2003年发起创办,至今已是第十一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年会文集《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11届学术年会文集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第47卷)(2013年度)》,是从年度征文、专场推荐论文中遴选出的,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历史、人文、文学、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管理、国际关系等学科领域。 |  
         
          | 目錄: |   
          | 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中国道路对发展中国家的示范效应
 东方社会理论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整体性研究
 哲学视域中的人民主体
 “四个特色”的内在逻辑
 “异地高考”区域差异性背后的政策逻辑与策略建议
 大众化阶段的人才供求态势与高等教育转型发展
 我国在业人口受教育程度变动情况及未来展望
 2020年我国教育经费投人强度需求预测及政策建议
 中美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现状比较与启示
 为未来经济增长积累人力资本
 近代中国实业界之“中国梦”
 民族复兴与华侨华人以近代上海为中心
 李鸿章与上海近代科技文教的勃兴
 国家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俄罗斯的历史经验
 增强“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从“公益广告”的传布谈起
 高罗佩对中国猿文化的阐释及其范式意义
 作者与译者:一种不安、互惠互利,且偶尔脆弱的关系
 世界主义、世界文学以及中国文学的世界性
 从莫言作品在法国的译介谈中国文学的西方式生存
 中国文化走出去:理论与实践
 FDI、出口对中国省级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空间面板模型分析
 对“特里芬两难”国际货币形成的检验对贸易逆差的动态解读
 制造业能否促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基于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分析
 上海浦东新区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
 中国代际流动性:基于食品消费与收入视角的研究
 气候治理与WTO:两种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度安排及影响
 转型期我国融资担保业的发展比较制度分析视角
 农民工就业满意度、永久性迁移与城镇化:模型与实证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下的要素稀缺性与要素收益兼论外资企业出口下的国际贸易收益
 上海创新发展还缺了什么?一个基于“企业家资本”理论的解释
 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
 中国IPO市场周期:基于公共事件和政府择时的分析
 组织即兴的维度构建与内隐结构: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
 信息类型和互动程度会影响企业微博的商业效果吗?一个化妆品企业微博的实验研究
 外源融资方式对我国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基于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
 我国财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预警
 金融竞争力对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
 低利率条件下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基于国际ADR经验构建多元化矛盾调处机制:理论价值与实践路径
 政务微博现存的问题及其对策
 从“凝闭”走向“开放”:公共事件冲击下的政策体制转向
 网络公众舆论的生成与网络公民的培养以日本地震危机中的网络讨论为例
 中国传统法制隐型系统功能和价值以当代法治建设为视角
 从法律激励看对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继承
 民主法治建设要超越“官德”传统
 中国传统法制中选任官吏的智慧与借鉴
 身份建构与社会信心:上海白领移民实证研究
 上海城郊“镇管社区”的路径选择与发展趋势源于基层实践的中国式道路抉择
 如何理解中国村落以村落为中心的社区研究及其问题
 互惠式治理:社区治理的日常运作逻辑
 社会结构:一个概念的再考评
 “中国梦”与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及意义
 中日钓鱼岛争端分析基于日本战略文化的视角
 全球治理视角下的中国对非洲医疗援助
 后危机时代中国南南合作的战略依托与选择
 海洋强国战略与上海
 “中国梦”与中国外交:世界贡献中国打造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视角下的中美太空领域博弈与合作
 避免全球性结盟分裂对抗是当代大国的历史使命兼议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国际秩序转变中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
 国际体系权力来源变化视角下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
 构建新型中日关系的路径思考
 附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2013)学术年会活动安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