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售價:HK$ 
			52.8
			 
			 
	
			  
			《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售價:HK$ 
			151.8
			 
			 
	
			  
			《 
			40堂生死课
			》 
			 售價:HK$ 
			63.8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61.6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107.8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107.8
			 
			 
	
			  
			《 
			荆棘里
			》 
			 售價:HK$ 
			47.1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 
     
      
      
         
          | 編輯推薦: | 
         
         
           
            《暂停:有些事只有停下来,才能想得更清楚》
  暂停,就是把自己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冷静思考。本书的方法适合于:
  政商高层战略决策时——决策要慢,行动要快
  在步调飞快、变化莫测的工作中不知所措时——暂停一下,找回自己真正的能力
  复杂纷乱的人际关系处理——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重新创造选择的空间
  重新思考人生方向,面对每一次重要的选择——有些事只有停下来,才能想得更清楚。
  情绪爆棚、抓狂发泄时——把自己抽离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冷静思考
  翻开此书,学习方法,然后亲身体验一下暂停之后的神奇!
 
  本书特别赠送【暂停】贴纸,贴在你随时可见的地方,情绪爆棚时,提醒你暂停一下!
           | 
         
       
      
      
      
      
         
          | 內容簡介: | 
         
         
           
             《暂停:有些事只有停下来,才能想得更清楚》是写给现代的职场人,也是现代商业社会的中坚力量人群。人们每天被大量的信息、情绪、变化包围着,很容易陷入混乱、疲倦和慌张。很难进行理性思考而做出决策。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暂停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帮你从从这些淹没你的东西里脱身,找回自己真正的能力。
 本书的作者是商业顾问,因此本书的内容完全从职场人遭遇的实际状况出发,并为之提供解决方案。
 懂得利用暂停的力量,可以帮助你:
 · 在较无压力的状态下达成目标。
 · 面对各种不确定和变动因素时,展现出自信与气势。
 · 作出更好的决定,彼此合作无间,而非互相牵制。
 · 把吹毛求疵的顾客变成忠实粉丝。
 · 避免误会,解决纷争。
           | 
         
       
      
      
      
         
          | 關於作者: | 
         
         
           
            南丝·格尔马丁(Nance
 Guilmartin)是四度荣获“艾美奖”的新闻记者,同时也是商业顾问、全美知名的专题演说主讲人、领导统御教育工作者。她曾替各类机构团体和专家人士服务,教导他们如何发掘各种潜在的机会,如何在分秒必争、变动迅速的世界中脱颖而出。
  
 此外,她也是佛罗里达国际大学“领导力中心”的成员,并且获该校委任为国际商业管理学院兼任教授。她的处女作《疗伤的对话》(Healing
 Conversations)被翻译成12种以上的语言。
 格尔马丁目前仍是西屋广播公司(Westinghouse
 Broadcasting)资深主管,大力推行各种官方与非官方活动,例如“指定驾驶”方案,以及企业联合主办的“为孩子着想”运动。
           | 
         
       
      
      
      
      
         
          | 目錄: 
           | 
         
         
           
            引 言 欢迎体验“暂停的力量”  1
 第一部
 发挥暂停的力量:
 如何摆脱自动化反应的魔咒
 第一章 找回选择的能力  003
 第二章 怎么样叫作“暂停”  012
 第三章 暂停的吊诡  026
 暂停一下 “小秘诀”与“对呀,可是”  038
 第二部
 保有好奇心,不要怒气攻心:
 拿回控制权并找出新选择
 第四章 恶言相向的后果  047
 第五章 确认对方的真正意思  063
 第六章 什么是好奇心  073
 第七章 你曾掉入迅速作决定的陷阱吗  082
 第八章 当好奇心成为新的预设值  091
 暂停一下 “小秘诀”与“对呀,可是”  101
 第三部
 有什么我根本不知道的事:
 问题问得好,成功没烦恼
 第九章 混乱时代中的成功之道  111
 第十章 虚心反省,迈向成功  125
 第十一章 再谈怨气户头  146
 暂停一下 “小秘诀”与“对呀,可是”  151
 第四部
 暂停的艺术:
 着力关键处,结果自然成
 第十二章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165
 第十三章 我能得到什么好处  189
 第十四章 “感谢”让你发挥暂停的力量  195
 暂停一下 表达与接受感谢的小秘诀  206
 第十五章 十二种展现自我、追求卓越的方法  209
 就是现在 一切由你自己决定  213
 注 释  217
           |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找回选择的能力
 鲍勃·托比亚斯(Bob
 Tobias)在担任国营事业劳工委任律师期间,就已经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了,因为每遇劳资纠纷,他总能在听取双方意见后,替双方找到共识。自全美第二大工会理事长退休后,他便在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担任国营事业在职教育学位课程的主任。托比亚斯是如何发现“暂停”这个动作所带来的力量呢?且听他娓娓道来:
 
 开始参与“集体薪资协定”的协商时,我既年轻又缺乏实务经验。不仅委托人的年纪足足大我一倍,我还得和对手的首席发言人交手,那可是个头发斑白、经验老到的狠角色。
 只要对手的任何发言对我方有一丝贬低味道时,我都不得不打断他,以捍卫我方立场。没办法,对手气势虽让人害怕,可我也不甘示弱。
 虽然我不抽雪茄,无奈团员个个是瘾君子。为了不让自己显得与别人格格不入,我也跟着买了雪茄,只不过点了不抽,就这样让它烧到完。
 有一天,就在我点燃雪茄后,那个首席发言人居然痛骂了起来。我还没来得及回应,可没想到他一骂完竟然自动让步了。
 我在想,痛骂完之后让步,会不会是一种固定模式?于是,下回遇到对手痛骂时,我就点根雪茄,让自己无所畏惧,也不再急着压倒对手。果然,对方又让步了。
 这是我第一次注意到,我可以选择要不要回应。这也是我第一次没有被情绪牵着走。
 
 托比亚斯利用暂停,让协商结果更加圆满。善用暂停的力量,就可以得到这种“差距优势”。
 
 
 
 第二章 恶言相向的后果
 如何摆脱情绪劫持
 当我们有回应的压力时,最困难的地方在于:除非能够很快控制情绪反应,否则便有可能做出蠢事;不仅该解决的没解决,还会错失良机,令人扼腕。就像一位成功企业主管所言:“生气是一种真真实实的感受,会让你无法用心去思考:应该如何回应比较好。我现在才知道,有一个可以吐苦水的朋友真是何其有幸!
 ”“保有好奇心,不要怒气攻心”的思维可以让你:
 1.克制冲动,不要急着回应(暂停)。
 2.把自己从眼前的情绪中抽离出来(暂缓回应)。
 3.保持好奇,把所有的想法和事实过滤一遍(暂缓判断)。
 4.重新掌控情况并发挥自制力(切换到正确的挡)。
 5.作出更周全的选择(继续前进)。
 选择保有好奇心,就能充分发挥沟通商数,然后针对你“认为”你知道的事实,进一步找出表象背后的真相。第一部分提到的那位管理顾问,在面对怒气冲冲的客户乔治时,是如何展现上述思维的呢?且看下面的故事发展。
 
 
  
 第七章 你曾掉入迅速作决定的陷阱吗
 
 故事二:哦,不会吧!怎么又来了
 ——克制冲动,不要只顾着替自己辩解
 经济紧缩的时代,要如何留住新客户,让他们觉得你提出的特别优惠非常棒呢?
 莎莉在纽约一家经营相当成功的“一起玩音乐”婴幼儿音乐教育课程中心担任副主任。有一天,电话铃声响起,她面临的就是上述难题。
 秋季班开课后一周,我在办公室接到了一位妈妈打来的电话,说她不想让孩子继续上课了,希望能退费给她。我心里第一个反应是:“哦,不会吧,怎么又来了……她大概因为小孩在班上年纪最小,所以不太高兴。不然就是发现朋友们都带小孩去参加别的课程,所以也想加入他们的行列。”
 一开始,我“几乎”脱口而出:“开课后就不能再退费了。”
 不过,我并没有那么说。我暂停了一下,吸一口气,让自己保持好奇。我问那位妈妈是否对课程不满意,如果不是,那又是为什么。结果她说:“哦,没有不满意啦,只是课程好像帮助不大。”
 聊着聊着(她一开始不太愿意多讲),我问她是否熟悉“一起玩音乐”这套课程的内容与运作方式,她才告诉我,她参加过我们在其他城市开设的课程,而且相当喜欢。这让我“更”好奇了。
 我问她和小孩一起上课好不好玩,她回答:“好玩呀!”我又问她何时搬来纽约的,她说他们今年夏天才搬来这里。聊开了之后,她提到她和先生都觉得有点意外,怎么这里的课程收费那么高。我跟她说,我刚从中西部搬过来时,也是一样的感觉。
 她越说越起劲,说他们夫妇俩还是学生,住在这里才一年。虽然他们成功申请入住曼哈顿上东城,表面上看起来住得不错,但其实没什么多余的钱。既然我知道问题不是出在课程品质,而是她的预算,就给了她一个负担得起的特别优惠价。她很激动,觉得自己新来到了一座充满温暖的大城市。我也向她保证,不管他们在纽约待多久,这个价格都不会变。最后大家都很开心地挂上电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