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共生共创:建设师生共同课堂丛书——“三师课堂”案例集萃(第一辑) 》 售價:HK$ 74.8 ![]() 《 大秦丞相李斯:谋国又谋身的大秦帝国“操盘手” 》 售價:HK$ 64.9 ![]() 《 民鸣社与清末民初上海演剧研究 》 售價:HK$ 52.8 ![]() 《 高中历史文献研读教学研究 》 售價:HK$ 63.8 ![]() 《 刹海 》 售價:HK$ 74.8 ![]() 《 我欲因之梦吴越:江南园林之美 》 售價:HK$ 129.8 ![]() 《 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 》 售價:HK$ 96.8 ![]() 《 家庭财富守护与传承 作者邵毅力 》 售價:HK$ 87.8 |
| 內容簡介: |
|
我不会摄影,只能将眼睛所看见的,心中所感受的,收入笔底。我走出房间去捕捉京都的美好,却发现她像一个风情万种的少妇,接触越多,越体会到她的可爱,使人深深迷恋!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这是一本书写京都的经典之作。林文月深谙日本的语言与文化,当年访学、居留京都期间,深入古都的各个层面,以细致的观察、娓娓的叙述,呈现了她个人对于京都的体会,于是京都近郊的亭台楼阁、古刹名园,京都的节令行事、民情风俗,有如一幅白描长卷,一一展现眼前。 |
| 關於作者: |
| 林文月,台湾彰化人。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客座教授。学术上专攻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教学之余,更从事文学创作及翻译。她以一人之力,移译日本古典文学名著《源氏物语》、《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记》、《伊势物语》。另著有散文集《读中文系的人》、《拟古》、《饮膳札记》、《读我的书》,文学评论集《山水与古典》、《中古文学论丛》、《谢灵运》等。 |
| 目錄: |
|
新新版序兼怀悦子
深秋再访京都 自序 奈良正仓院展参观记 京都茶会记 岁末京都歌舞伎观赏记 访桂离宫及修学院离宫 京都的庭园 空海·东寺·市集 樱花时节观都舞 神户东方学会杂记 鉴真与唐招提寺 祗园祭 京都的卉书铺 吃存京都 我所认识的三位京都女性 京都“汤屋”趣谈 “京都一年”以后 |
| 內容試閱: |
|
这房间里,除了我,没有一个人小于四十岁的,平均年龄大约是五十余岁吧,更有一两位显然已超出六十五岁了。彼此所谈的话题,不是儿女媳婿,便是家中所蓄养的狗猫,可见她们在时间和金钱上都相当充裕。在这早晨十来点钟的时候,一位普通的日本家庭主妇该是送走上班的丈夫和上学的孩子,要打扫家,要洗衣服,要上市场采购等最忙碌的时候,她们为了现实生活,不会有闲情逸致来赴艺术的茶会。而这些上了年纪的妇女,她们半生操劳,已有成就,当家的棒子已交给较年轻的下一代,自有充足的理由出外享受社交生活。虽然这是纯属于女性的聚会,但看她们兴高采烈的交谈,可以想见其内心的快慰和满足了。
等了约莫一小时,走廊上出现一位年轻的女孩子,向大家行礼,邀请客人入内。再走过一条长长的走廊,便来到了茶会会场。这是两间相连而中隔纸门的房间,一间做会场,一间则充准备室用。这间会场有十二席大,内部陈设极整洁雅致。三面铺着蓝色地毯,一望可知是为茶会客人而设。对着门的左方有一方形炉炕,上置旧式茶炉,此即茶道主要道具之一。 客人陆续进来,大家争着靠门的下位坐下,互相推让,无人敢居上位。最后公推一位年纪最大的妇人坐在那靠炉炕的上位,大家依次排坐下来,我敬陪末座,在靠门的倒数第四位坐下。因为最上和最后的座位礼节特多,照例都是保留给资格最深的人。放眼望去,一室肥环瘦燕,只是大家都是上了年纪的妇人,所以和服的颜色也都是暗淡而朴实无华的。待客人坐定后,,女主人出现,向客人一一寒暄致意。她是一位五十岁上下的妇人,面貌十分端丽,是一位典型的“京美人”,她那黑色而下摆有花的礼服,衬着细白的肌肤,更显出高贵的气质。茶会开始,由三四位年轻的少女——女主人的弟子,端出各种茶道用具,从茶罐、勺、碗,以至果盘等,由于每人一次只能端出一件或两件,所以大家轮流进出着。她们每个人都打扮得花枝招展,所穿的和服也都是粉红、嫩黄、浅蓝等娇艳的颜色,所以一时间令人眼花缭乱起来,我第一次感觉到和服的美与不可抗拒的魅力。这些少女的出现立刻引起了客人们的赞赏。女人品评女人的眼光是冷酷的,但毕竟青春是一大资源,与这些翩翩花蝶似的年轻少女们相比,满座客人便显得暗淡无光了。我注意到这些少女虽都穿着和服,走着内八字形的步子,表现纯日本式的作风,但她们脸上的修饰却都是很现代的,甚至有一位极可爱的女孩,把那一头鬈曲的短发染成了棕红色。在她身上,我似乎看到今日的京都——一个极力想保留传统,却又不可避免地接受现代文明的都市。用具全部端出后,女孩子们暂时退入邻室,只留下一位正襟危坐在炉前,开始用方巾折叠成小方块,一一擦拭茶具,动作娴雅而熟练,脸上的表情则柔和而庄敬。这时.女主人将果盘端到炕炉边的主客前,客人向女主人行礼后,再向第二位客人行礼致歉,然后用那盘上的筷子夹取一块糯米做的甜点,放置在自备的白纸上,把筷子上粘着的糯米糕用纸巾的一角揩拭干净,放回原位,再将果盘推给第二位客人;如此顺序下递。 ……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