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陈氏香谱》之中国香道(中华经典生活美学丛书)
			》
 售價:HK$ 
			74.8
 
  《 
			历史的局外人
			》
 售價:HK$ 
			63.8
 
  《 
			肖邦钢琴作品全集 第二辑 套装全4册 波兰国家版 原版引进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推荐用书
			》
 售價:HK$ 
			253.0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HK$ 
			262.9
 
  《 
			成人口腔正畸学 第2版
			》
 售價:HK$ 
			657.8
 
  《 
			永恒——商周时代的艺术
			》
 售價:HK$ 
			173.8
 
  《 
			幸福教室的密码:一位优秀班主任的行走与思考
			》
 售價:HK$ 
			66.0
 
  《 
			牙齿磨损 第3版
			》
 售價:HK$ 
			327.8
 
 
 | 
         
          | 內容簡介: |   
          | 社会主义从诞生之初起就面对两大难题,其一是不能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其二是不能实现社会全体成员自己管理国家。市场经济和官僚体制是这个新制度不可缺少的旧部件。当代生产力固有的三重局限,决定了社会主义只能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认识到这一点,东方马克思主义者花费了七十年。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公产代理制度的必然性。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要找到防止代理人蜕变的有效制度,社会主义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许多年。本书尝试在历史唯物论的分析框架内逻辑一贯地解释这一历史过程,结合中国实践,给“什么是社会主义”一个与时俱进的答案,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辨明方向。
 荣兆梓编著的《劳动平等论(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研究)》在回顾20世纪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批判地分析不同流派社会主义理论得失的基础上,展开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以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的全面探讨。研究不仅涉及对列宁模式的重新诠释,对考茨基、托洛茨基等人社会主义理论得失的解析,对斯大林模式、南斯拉夫模式,以及各种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的再分析,而且还延伸到中国社会主义前30年的体制探索与失败教训的分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近百年社会主义历史演进的成果结晶;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在3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日益显现。社会主义应当是比资本主义有更高效率、更多公平的市场经济:它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在劳动平等的本质特征中突显公平与效率的高度统一。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两项基础性制度安排:一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努力提高初次分配的劳动平等程度;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逐步推行全面的社会主义再分配政策,最大限度地提高全社会范围的劳动平等程度。全书围绕劳动平等概念展开理论与实践的讨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正义观是市场公平与劳动平等的叠加,它不可能实现完伞的劳动平等,却应当也能够提高劳动平等的实现程度。劳动平等不仅包括分工平等、分配平等和决策平等的经典含义,而且被进一步拓展为劳动能力发展机会平等。
 《劳动平等论(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研究)》实践研究重点是在把握国有企业改革、集体经济改革以及建立平等竞争市场秩序等方面成就与问题的基础上,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议程:①围绕效率目标,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构建垄断领域与竞争领域分开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②以劳动者“自主治理”为主线,推进城乡集体经济改革,加快劳动者合作经济发展;③按照市场公平原则,健全平等竞争秩序,营造多种经济成分合作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④遵循劳动平等原则,改善企业劳动关系,全面发挥公有制主体作用,推进公平与效率统一的改革进程;⑤按照“
 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加快推进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享型社会”
 。国有经济改革,一方面要通过若干只“社会投资信托基金”分流竞争领域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本管理
 “去政府化”;通过行业性的国有控股(投资)公司,管理垄断领域国有资产;少数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则回归政府行政序列,成为公法人。另一方面要加快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增强国有经济劳动平等的表率作用。
 全书章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回顾社会主义制度演化历史,辨析社会主义不同流派的理论观点,构建在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内逻辑自恰的社会主义范畴体系;一类是深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现实,有针对性地提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为准确理解现实状况,一些章节针对有争议的现实问题,采用统计分析或案例分析的方法展开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  
         
          | 關於作者: |   
          | 荣兆梓,1949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导。曾任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现任中围《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经济学会副会长。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在《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安徽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次。 |  
         
          | 目錄: |   
          | 第一篇  历史的回顾 第一章  社会主义理论的两个跨世纪问题
 一  市场经济与当代生产力
 二  公有制的内在矛盾
 第二章  列宁模式的形成及其不足
 一  关于社会主义的两个制度要点
 二  从集体管理到“一长制”
 三  关于新经济政策
 四  列宁模式的历史地位
 第三章  由苏联实践引发的社会主义理论争论
 一  考茨基从社会民主主义立场对苏联模式的批判
 二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性质
 三  托洛茨基对斯大林模式的批判及对其批判的评论
 第四章  市场社会主义模式评析
 一  南斯拉夫自治式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二  国家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三  约翰·罗默市场社会主义模式述评
 第二篇  制度的演进
 第五章  计划经济下社会主义实验的失败及教训
 一  斯大林模式在中国的形成
 二  “人民公社运动”的探索与失败
 三  “文化大革命”的探索与失败
 四  社会主义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的再探讨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理论进展
 一  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实践中逐步展开
 三  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四  发展模式转换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五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五大议程
 第七章  六十年所有制结构演变及其效率研究
 一  完整的公有经济倒u字线及其效率猜想
 二  中国60年来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三  经济效率分析
 四  研究结论及一点遗憾
 第三篇  改革与效率
 第八章  国有企业改革:成就与问题
 一  改革成就:结构与效率
 二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及其后果
 三  大国资委体制的根本性问题
 第九章  国有企业的相对效率分析
 一  前期研究成果及其不足
 二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技术效率比较
 三  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技术效率比较
 四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十章  国有垄断企业利润来源分析
 一  国有企业的利润来源仅仅是垄断吗?
 二  技术效率对于国有企业利润稳定的解释力
 三  垄断企业内部效率增长得益于外部效率损失吗?
 四  国有企业垄断的内部效率和外部效率
 五  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十一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思路及依据
 一  国有经济面临两对基本矛盾
 二  改革思路的要点与步骤
 三  国有经济社会功能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四  社会信托投资基金的性质与功能
 五  垄断领域国有企业改革的依据和原则
 第十二章  垄断与利益集团:盐业规制改革案例研究
 一  文献回顾
 二  背景
 三  食盐专营
 四  两碱工业用盐的市场化
 五  食盐与小工业盐管理体制改革
 六  结论性评述
 第四篇  自主治理
 第十三章  农村集体经济的历史与现状
 一  集体经济的效率源头
 二  农村集体经济演化之路
 三  市场经济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当前状况
 四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安徽省47个合作社的问卷调查
 五  理论思考与政策思路
 第十四章  经济发展中合作经济的国际比较
 一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合作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二  发展中国家合作经济的发展状况
 三  我国与国外合作经济发展的比较
 第十五章  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困境研究
 一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
 二  农村资金互助社性质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三  农村资金互助社生存困境分析
 四  农村资金互助社保持合作性质不变的困境分析
 五  农村资金互助社内生环境分析
 第五篇  平等竞争
 第十六章  非公经济发展:成就与问题-
 一  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非公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  “国退民进”之辩
 四  私营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第十七章  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建设
 一  如何判断我国当前非公经济的市场环境
 二  市场准入与垄断领域的改革
 三  融资成本与劳动成本
 四  税收负担的差异
 五  企业社会责任与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六  研究结论
 第十八章  剥夺型公司治理与不平等竞争
 一  剥夺型公司治理与股东之间的不平等
 二  计算控制权私有收益
 三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六篇  劳动平等
 第十九章  劳动平等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一  现代平等理念与机会平等
 二  劳动平等与其实现程度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平等
 四  公有资本与劳动平等
 第二十章  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平等的实证研究
 一  国有企业内部的劳动平等需要实证研究
 二  国有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皖北煤电的案例
 三  国有企业内部收入分配不平等
 四  改制企业的职工知情程度研究
 五  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二十一章  社会范围的劳动平等:收入分配的视角
 一  财产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
 二  机会不平等与收入差距
 三  分工不平等与收入差距
 四  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二十二章  财税制度改革与劳动平等
 一  新一轮财税制度改革的思路
 二  税收制度应能有效缩小分配差距
 三  财政支出应当保障发展机会均等化
 四  关于政府间财政关系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第二十三章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三个重要议题
 一  自由与平等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
 三  关键是要有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
 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