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7)
》
售價:HK$
93.5

《
从现代法的立场看罗马民法之诉
》
售價:HK$
85.8

《
问心三部曲 追问初心撕裂 名家力荐 持续畅销的现象级作品
》
售價:HK$
129.8

《
风声(珍藏纪念版,全4册)
》
售價:HK$
173.8

《
美学四讲
》
售價:HK$
71.5

《
不可辨识的生命—影像 融合文化研究、后现代视角与图像学,评析戏剧影视艺术,洞察社会思潮,思想美学并重
》
售價:HK$
85.8

《
大国重器—中国盾构机创新发展之路
》
售價:HK$
118.8

《
长路行(带你看民国顶级书香世家的真实生活日常)
》
售價:HK$
74.8
|
| 內容簡介: |
|
作为20世纪80年代第一批到大陆走访的旅美作家,作者李黎女士和老一辈作家、学者的交往结缘的机会,乃是他人企望不及的。当年她在范用先生的引导下,一一拜访茅盾、丁玲、巴金、沈从文、黄永玉、艾青、钱锺书、杨绛、刘宾雁、李子云……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正处于“夕照余晖”,但都没有拒人千里,而是用相当坦诚、率真的态度直面作者,所谈所论,都极具最后的风采。而与作者“一同度过悲欣交集的80年代、变化巨大的90年代”者,则用他们的热情与温润,给作者留下美好的记忆。宝岛台湾上的殷海光、陈映真,又是作者的文学启蒙者和故友,“那些温煦的记忆”伴随作者“从青年岁月至今”。因此,《半生书缘》以这十二位人物为中心,用题记和图片结构各个时期记述他们的文字。作者整理成书,发现“倏忽已过半生”、“人书俱将老去”,但犹盼这些关于人与书、情与缘的篇章,能够成为“一个文学和文化的历史见证,一个20世纪民族书写的侧影素描”,而使“文字长存,记忆之河长流”。
|
| 關於作者: |
李黎,本名鲍利黎,是出生在大陆﹑成长在台湾﹑旅居美国的小说﹑散文﹑剧本及专栏作家。祖籍安徽﹐194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9年到台湾﹐毕业于高雄女中﹑台湾大学历史学系﹐70年代赴美﹐就读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政治学研究所。曾任编辑及教职,现居美国加州斯坦福,专事写作。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出版小说﹑散文﹑翻译﹑电影剧本等逾三十部;获有多项小说奖﹑电影剧本奖
并摄成影片。作品多次被选入台湾年度小说选﹑散文选;代表作被收入《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小说卷及散文卷、《廿世纪台湾文学金典》小说卷;并列为“台湾小说二十家”1978-1998
之一。
著有小说《最后夜车》、《天堂鸟花》、《倾城》、《浮世》、《袋鼠男人》、《浮世书简》、《乐园不下雨》等;散文《别后》、《天地一游人》、《世界的回声》、《晴天笔记》、《寻找红气球》等;译作有《美丽新世界》;回忆录《昨日之河》。
|
| 目錄:
|
茅盾
巴金
沈从文
丁玲
艾青
范用
李子云
般海光
陈映真
|
| 內容試閱:
|
十二位作家、学者、出版家、评论家,其文其人,都曾在我的文学生命里走过,有的驻足指点,有的伫留长谈。他们的话语文字,容貌举止,在我至少一半的人生里留下的涓涓记忆,随着时间汇成了一条荡荡长河。我在印象犹新的当时就用书写记下,更有幸者尚有图片的记录。在其后的岁月里,当珍贵的记忆再被触及,我还以新的文字补充。
所以,我所见到、记得、写下的,不仅只是对我的文学生命有过深远影响的人物,更是一个文学和文化的历史见证,一个20世纪民族书写的侧影素描。可是到了21世纪,今天的读者,有多少还熟悉这些人的文字,甚至名字呢?然而,只要是一个阅读者,只要还在阅读,纵使从来不曾直接阅读他们,我敢相信,也无可避免的经由他们滋润和影响过的文字,间接领受了这些文字之中其人和其文的传承。临河就水,虽已望不见河源,也该知道源头来自的方向。……我何其有幸得以亲眼目睹历史,当时激动心情之下作出的记录,容待日后沉淀定格。今日整理成书,倏忽已过半生。人书俱将老去,唯愿文字长存,记忆之河长流。
——李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