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风声(珍藏纪念版,全4册)
			》
 售價:HK$ 
			173.8
 
  《 
			美学四讲
			》
 售價:HK$ 
			71.5
 
  《 
			不可辨识的生命—影像 融合文化研究、后现代视角与图像学,评析戏剧影视艺术,洞察社会思潮,思想美学并重
			》
 售價:HK$ 
			85.8
 
  《 
			大国重器—中国盾构机创新发展之路
			》
 售價:HK$ 
			118.8
 
  《 
			长路行(带你看民国顶级书香世家的真实生活日常)
			》
 售價:HK$ 
			74.8
 
  《 
			人体脂肪的秘密
			》
 售價:HK$ 
			75.9
 
  《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售價:HK$ 
			107.8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首次系统论述时间观疗法 菲利普·津巴多 著 自我觉察 活在当下 津巴多 心理学 当
			》
 售價:HK$ 
			75.9
 
 
 | 
         
          | 編輯推薦: |   
          | 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十年问责史。书中内容,古今中外,夹叙夹议,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 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康之对权力进行问责是国家治理的永恒主题。作者给我们勾勒了一曲有血有肉、浓墨重彩的政治主题剧。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冬雪
 该书以独特的视角和风格总结了问责制演变历程中的重大问题,必将激发我们对于中国行政问责制何去何从的深刻思考。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国权
 |  
         
          | 內容簡介: |   
          | 肇始于2003年的SARS危机,中国吹响了制度化、程序化行政问责的历史号角。从2003年到2013年,中国的行政问责制在不知不觉间走过了十年的风雨历程。在这十年里,官员问责日益常态化和规范化,一大批违法乱纪官员受到了责任追究,或引咎辞职,或锒铛入狱,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民众期许。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从案例和理论两个维度,对中国问责制的前世今生以及何去何从进行了条分缕析的阐释,对西方发达国家和香港地区的问责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  
         
          | 關於作者: |   
          | 韩志明,吉林大学法学博士,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现供职于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 目錄: |   
          |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权力及其来源
 第二节权力与责任
 第三节权力责任与问责制
 第二章SARS:吹响行政问责的历史号角
 第一节SARS疫情的大面积扩散
 第二节SARS疫情引发的民众恐慌
 第三节SARS疫情所引发的行政问责
 第三章问责风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一节拉开行政问责的历史大幕
 第二节行政问责年所引发的问责风暴
 第三节行政问责的第四波浪潮
 第四章网络问责:喧嚣与狂欢
 第一节网络技术的重大革命
 第二节网络问责的兴起及其特性
 第三节网络问责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网络问责的局限性
 第五章治理庸懒散:向庸官开刀
 第一节“无为”与“庸官”的界定
 第二节无为问责的探索历程
 第三节“庸官无为”的深度剖析
 第六章官员道歉:犹抱琵琶半遮面
 第一节西方国家日渐常态化的官员道歉
 第二节“罪己诏”及其凸显的中国式问责雏形
 第三节“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当代官员道歉
 第四节坦诚认真的道歉为什么这么难
 第七章官员复出:问责的痛与快
 第一节中国古代官员的复出
 第二节启动问责制后官员的复出
 第三节当前问责官员复出的“七宗罪
 第四节对问责官员复出的思考
 第八章后风暴时代:问责的社会遗产
 第一节问责制的放大效应
 第二节由“问责风暴”向制度化问责迈进
 第三节“后风暴”时代中国问责制的展望
 附录
 一英国的行政问责制
 二美国的行政问责制
 三法国的行政问责制
 四日本的行政问责制
 五香港地区的行政问责制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指出,在人的各种欲望中,主要的是权力欲和荣誉观。对权力的爱好,是人类最强烈的动机之一。人爱好权力,如人食色一样,都是根深蒂固的欲望,但权力却更有危害性。古往今来,权力的斗争往往都是你死我活的残酷杀戮,飘荡着血雨腥风。为了获得权力,人们不惜父子成仇,兄弟相残,众叛亲离,这样的故事史不绝书。权力是为善的手段,也是作恶的工具。但遗憾的是,更多的时候,不受制约的权力引发了无孔不入的权力腐败,滋长了无以复加的骄奢淫逸,制造了残酷的压迫和剥削,限制了民众的自由和权利,还败坏了社会的道德和人心。 如果说追逐权力是人的本性,那么逃避责任也是人类的本能。责任是一份期待,一种担当,一种要求,也是要努力才能做到的。因此,履行责任、承担责任都意味着巨大的压力、成本和代价,责任是一个沉甸甸的字眼,意味着付出和坚持,而绝不是享受和消遣。生活世界中的个人责任,包括对子女的抚养责任,对父母亲的赡养责任等,经常让人喘不过气来。而在政治世界中的行政责任,不仅是指要受到各种制约和监督,还通常意味着罢官去职甚至接受法律的制裁等严重后果,因此,那些追究责任的过程往往是一场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充满了血雨腥风。
 掌握权力,就必然要承担责任。责任是由权力的工具性质所决定。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必然会有矛盾和冲突,也需要组织和协调个体的行为,因此也就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权威性力量。没有公共权力,集体行动就是不可能的,矛盾纠纷也将无从解决,社会就会陷入无序和混乱,就此而言,权力是一种社会的产物,也是公共生活所必要的恶。权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实现各种各样的社会目的而建构出来的。这些目的包括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集体行动的效率,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等。正是这些目的证明了权力的正当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对于政府或是企业,还是社会团体等其他社会组织,都可以说是一个围绕特定目标而精心设计的规则体系,各个组织成员都承担某些职责,拥有某些权力,也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了实现组织的任务和目标,每一个组织都需要成员按照规则来做事,保证指挥体系和命令链条的有效性,并努力防范和控制各种违规行为,为此,就必须建立起职权责利相统一的制度体系,并通过反馈、监督和责任追究等手段来控制过错行为,并保证规则体系的权威性、有效性和统一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