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历史的局外人
			》
 售價:HK$ 
			63.8
 
  《 
			肖邦钢琴作品全集 第二辑 套装全4册 波兰国家版 原版引进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推荐用书
			》
 售價:HK$ 
			253.0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HK$ 
			262.9
 
  《 
			成人口腔正畸学 第2版
			》
 售價:HK$ 
			657.8
 
  《 
			永恒——商周时代的艺术
			》
 售價:HK$ 
			173.8
 
  《 
			幸福教室的密码:一位优秀班主任的行走与思考
			》
 售價:HK$ 
			66.0
 
  《 
			牙齿磨损 第3版
			》
 售價:HK$ 
			327.8
 
  《 
			午夜时分的解放 1947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实录  汗青堂丛书150
			》
 售價:HK$ 
			140.8
 
 
 | 
         
          | 內容簡介: |   
          | 延安,一段值得永远珍藏的中国记忆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延安,一个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的话题
 《红色延安口述-历史》是一套以口述实录、访谈录、回忆录、老照片以及有关原始档案为基本内容的党史史料集成。我们试图以亲历者、当事人、知情者的讲述与回忆来补充党史中的历史要点和历史细节,还原历史事件,呈现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辉煌历程,再现一个本色、真实的延安。
 《在西北局的日子》一书以口述、实录的方式记录了西北局老同志在西北局工作和生活期间的亲历、亲见、亲闻,记述了彭德怀、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工作、生活情况,为西北局研究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珍贵资料。
 |  
         
          | 關於作者: |   
          | 石杰,工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博士后,主要从事系统工程和区域经济专业研究,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6篇,出版专著9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重大课题研究20多项。近年来,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政府绩效评估、知识视角下的企业战略和区域、城市战略及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研究成果,受到各方面的肯定和重视。 
 司志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毕业,多年从事文字编辑工作,主要研究文化创意产业,2009年出版《文化创意产业概论》(第二作者)。
 |  
         
          | 目錄: |   
          | 第一部分 口述实录 我和习仲勋在陕甘边根据地的革命岁月
 西北局在中央决策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怀念习仲勋书记
 跟随习老难忘的20年
 回忆黄植与习仲勋共事的日子
 我为西北局种粮食
 贴身跟随习老整八载
 西北局——我一生美好的记忆
 忆习仲勋书记
 我走过的路
 永远的怀念
 西北局的繁华往事与我的陕西情怀
 在西北局的快乐时光
 怀念在西北局的日子
 我陪德生同志在西北局的日日夜夜
 我随父母跟西北局转战陕北
 与习老一家情深意浓
 
 第二部分 笔底春秋
 在西北军政委员会-年——纪念彭德怀同志90诞辰
 记习仲勋在西北局工作
 回忆习仲勋同志的革命生涯
 习仲勋与横山起义
 记习仲勋的革命业绩
 毛泽东评赞习仲勋
 坚持实事求是的习书记
 多年交往见真情
 习仲勋在土改中防“左”纠偏
 深沉凝重的“伯仲”情谊——习仲勋与赵伯平在西北局的日子里
 回忆贾拓夫在西北局的日子
 怀念黄植
 痛悼老领导和良师常黎夫
 -个保持延安精神和作风的共产党人——怀念战友曹力如同志
 -生短暂却精彩——曹力如同志在西北局期间工作回顾
 孙作宾西北任职期的-些事
 
 第三部分 浩然伟业
 建国初期彭德怀开发建设大西北的构想和实践
 西北解放战争中的彭德怀与民族工作
 主政大西北时期的彭德怀
 习仲勋宗教工作策略思想析论
 习仲勋与统一战线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那时生产科的主要任务是经营商贸,为机关提供经费及统战费。在延安、三边(编者注:陕西省榆林地区的靖边、安边、定边统称三边)、绥德、山西柳林等地设有商店,定边还有运盐的骆驼队。除此之外,生产科还经常执行一些特殊任务。张家口解放时,组织派梁瑞英队长带运输队去运毛呢布、海产品、长短枪等战利品,还派刘献瑞护送领导干部到邯郸等地。我们那时出去搞运输,有骡子队、马队甚至是骆驼队,数量很多,经费也比较充足,当时形势很好、发展也很快。边区主要资源就是食盐,在三边那里有个盐池,除了盐也没有别的资源,另外三边还有三大宝:羊皮、羊毛和甘草(中药)。那时所谓的贸易,就靠自己想办法找人交易,我带着东西到陵丘边界上,不知道该怎么和别人做交易,就问别人是怎么搞的。他们说,你就到山坡底下,把马拴到一边,半山坡上有两个土窑洞,到那里和国民党地方官员做交易。当时国民党那些人都是亡命之徒,他们便衣一穿,拿着枪、子弹就来了,到了半山坡上的窑洞里面,约定好,一手给他所需货物,一手给我枪和子弹,交易完了赶快跑。不然他拿了货物,不给我枪,打我怎么办。当时我也怕,他们也怕,互相都怕。还有好多人跑到黄河边上和国民党的士兵做交易,特别是夏天更方便,手里抱着两个白葫芦,就这样游过黄河去做交易。你们可能说,当时为什么这么千?因为咱们缺乏物资,没有“票子”,自己印一点别人又不认,可仗不能不打,武器等物资不能没有,所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后来生产科各项任务完成得好,1945年春节,秘书长曹力如代表西北局领导在首长餐厅请生产科干部吃饭,给大家敬酒,鼓励我们再接再厉搞好工作,我们深受鼓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