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东方美学口袋书 华夏青铜
			》
 售價:HK$ 
			43.8
 
  《 
			初识密码学
			》
 售價:HK$ 
			140.8
 
  《 
			政策与对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大沨丛书009
			》
 售價:HK$ 
			94.6
 
  《 
			美国货币与财政史(1961-2021)
			》
 售價:HK$ 
			118.8
 
  《 
			中华后土文化·万荣后土祠卷
			》
 售價:HK$ 
			184.8
 
  《 
			植梦花园:从游走世界到回归故乡的园艺旅程
			》
 售價:HK$ 
			96.8
 
  《 
			鲍鹏山新批水浒传(全三册)
			》
 售價:HK$ 
			327.8
 
  《 
			中国石窟音乐图像大典
			》
 售價:HK$ 
			294.8
 
 
 | 
         
          | 編輯推薦: |   
          | 今天的德国建筑独树一帜,正透射出建筑师如上所述的“德国特质”—这是我们的一家之言,有异于时下政治正确的全球化观点。持全球化观点的评论家认为当前的建筑师及其设计作品已经超越国界、全球共通了,因而,所谓的“民族个性”已不复存在。通常,各国建筑的“民族性特征”由见识广博的外国人来观察、总结和强调,其结论颇具有说服力。a+u的“各国建筑十年”系列似乎正为此而来。 |  
         
          | 內容簡介: |   
          | “德国设计”已是牢固性、功能性和现代设计风格的代名词。德国是一个对生态与环境问题高度关注的国家,也是欧盟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生态意识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促使这个国家的建筑生机勃勃。本书以德国2000-2012年的100件建筑作品开篇,其后分三个类别深入介绍了35件精选建筑作品,三个类别分别为:“可持续性/生态性”“现有建筑的改造”和“文脉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体现了德国2000年至今的建筑精华,强调了对时代的关注,展示了德国建筑未来的方向。
 |  
         
          | 關於作者: |   
          | 《a+u(建筑与都市)》编辑部于197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致力于以权威的视角和中立的姿态介绍世界范围的新锐建筑作品。 |  
         
          | 目錄: |   
          | 德国地图 2000—2012年德国建筑作品精选100件
 论文:
 以延承文脉和可持续性的态度对待现有建筑
 彼得·卡绍拉·施马尔
 1.可持续性/生态性
 索布鲁赫与胡顿建筑师事务所,GSW总部大厦
 赫尔佐格合伙人事务所,EXPODACH—世博会象征性的大屋顶
 沃纳·索贝克工程公司,R128住宅
 巴考与莱宾格建筑师事务所,生物圈与花卉馆
 索布鲁赫与胡顿建筑师事务所,联邦环保局办公楼
 福斯特建筑师事务所,柏林自由大学语言文字学系图书馆
 英恩霍文建筑师事务所,汉莎航空中心
 卡登与克林贝尔建筑师事务所,e_3住宅
 巴考与莱宾格建筑师事务所,厂区餐厅及礼堂
 贝尼奇建筑师事务所,联合利华德奥瑞总部
 施耐德与舒马赫建筑师事务所,施塔德尔博物馆扩建工程
 论文:
 德国建筑的德意志精神
 沃尔夫冈·彭特
 2.现有建筑的处理
 布劳姆建筑事务所,伯根道10~12号
 麦克斯纳·施吕特尔·温特建筑事务所,多恩布什教堂
 莱德勒·拉格纳斯多提·欧伊建筑事务所,达姆施塔特黑森州州立剧院
 皮特·海默尔,庇护所,塞瑞亚
 于尔根·梅耶,复制别墅
 尼耶托与索维汉诺建筑师事务所,莫里茨堡美术馆扩建
 大卫·奇普菲尔德,新博物馆
 布兰德胡伯尔+ERA、爱姆德、施奈德,布伦内恩大街9号
 迪纳与迪纳建筑师事务所,自然历史博物馆新东馆
 AFF建筑师事务所,费希特伯格山间小屋
 马克思·杜德乐,汉巴赫城堡的修复与扩建
 论文:
 当代德国建筑的发展动力
 莱拉·道森
 3.文脉
 塞弗特·史塔克曼@弗玛尔豪特建筑事务所,“起居室”住宅
 科尼克斯建筑师事务所,圣弗朗西斯教会中心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安联足球场
 威尔克·萨林纳斯建筑师事务所与托马斯·弗赖瓦尔德,冬季的沐浴船
 温德尔·霍夫·洛施+希尔施建筑事务所,欣策尔特博物馆与资料馆
 彼得·卒姆托,科伦巴科隆大主教美术馆
 彼得·卒姆托,克劳斯修道士田野教堂
 克劳斯与勋伯格建筑师事务所,W住宅
 马克思·杜德乐,柏林洪堡大学的中央图书馆—雅各布和威廉·格林中心
 希尔德+K建筑师事务所,美食市场上的路易斯酒店
 贝克建筑师事务所,水力发电站
 amunt(玛滕森·纳格尔·泰森建筑师事务所),JustK住宅
 斯塔博建筑师事务所,赫拉克勒斯游客中心
 作品信息/建筑师简历
 |  
         
          | 內容試閱: |   
          | 2000 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提出了“人类—自然—技术”的主题。要将该主题在一座令人印象深刻、充满说服力的建筑得以体现,必须将其包含的三个元素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图像,并充分考量三者彼此结合的效果。屋顶是提供保护的基本形式,早在远古时代,人类便懂得在头顶上加以遮盖,以求挡风蔽雨,免受自然灾害侵扰。因而,汉诺威世博会选择“屋顶”来表现主题,可谓恰如其分;从汉诺威的气候条件来看,“屋顶”也适用于博览会活动。一方面,露天式展场受天气状况限Site
 plan scale: 120,000/总平面图(比例:120 000)
 Sketch/草图制良多,开放时间可能很有限;另一方面,若将展览和活动全部安排在现有厅馆室内,势必会令前来世博园区参观和体验的游客颇感局限和缺憾。最终方案是在展场的中心地带撑立起一面巨大宽广的屋顶,既气势雄伟又优美精巧,界定和遮蔽着下方的展览场地。大屋顶之下,环境开敞通透,又可免受变幻莫测的天气干扰,音乐演奏、展示表演、艺术演出和许多其他活动都可从容进行,而且容纳观众人数众多。屋顶下方还坐落着多间馆厅,用途各异。世博会期间,展场设有餐厅和各类服务设施,游客可随时安坐歇脚,小憩片刻。即使天气不佳,演出人员、主办单位和游人也大可放心忧,不必由于下雨而取消活动安排。夏日炎炎,大屋顶又可为游人营造一处舒适的避暑场所。这架大屋顶以木材为主体结构,将透明与不透明的表面材料、线与面的构件元素组合为一体,尺度惊人,形态新颖,尽情展现了木材作为可再生建材的潜力。因此,世博会主题之一的“自然”元素便由大屋顶明确率真地体现出来。另外,大屋顶还运用水景来补足整个“自然”概念。场地周边的景观设计让人们仿佛感到大屋顶是覆盖在一片同样大小的水面之上的,而事实上,展馆平面采用模块化设计,形体与布局都灵活多变、各有特色。大屋顶结构露明,几何形态清晰可见,与其支柱平面的网格状布局相呼应。大屋顶的承重结构以及屋顶膜材应用了最先进的工程科技,充分展现了世博会主题中的“技术”元素。通过现代预制工艺与交换技术的结合,我们建造起一座高科技的大型木结构,覆以半透明膜材,为人们遮风蔽雨。就这样,大屋顶成为汉诺威世博会的象征符号,以建筑形式将其主题完美呈现于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