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美国货币与财政史(1961-2021)
			》
 售價:HK$ 
			118.8
 
  《 
			中华后土文化·万荣后土祠卷
			》
 售價:HK$ 
			184.8
 
  《 
			植梦花园:从游走世界到回归故乡的园艺旅程
			》
 售價:HK$ 
			96.8
 
  《 
			鲍鹏山新批水浒传(全三册)
			》
 售價:HK$ 
			327.8
 
  《 
			中国石窟音乐图像大典
			》
 售價:HK$ 
			294.8
 
  《 
			希波战争
			》
 售價:HK$ 
			96.8
 
  《 
			泥土之美——探寻泥咕咕的手工艺与生活文化
			》
 售價:HK$ 
			107.8
 
  《 
			商业盈利模式一本通 可复制的生意经 让每一分钱聪明盈利
			》
 售價:HK$ 
			57.2
 
 
 | 
         
          | 內容簡介: |   
          | 本套书从健康的饮食方式、心理调节方式、工作方式、运动方式、居家方式和保健养生方式等几乎涉及生活各个层面的因素入手,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剖析各种生活方式的利弊,对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全面而科学的阐述。 |  
         
          | 關於作者: |   
          | 刘婷,中医学专业毕业,从事生活图书编辑工作多年,曾出版多种养生保健类图书。 |  
         
          | 目錄: |   
          | 健康餐桌,怎能缺少“五色”食品 经常被抛弃的6种宝贵食物
 吃菜加调料,美味更营养
 吃肉不加蒜,营养减一半
 零食和主食、副食“三分天下”
 吃喝有度,健康常驻
 每餐七分饱,健康缓衰老
 喜宴莫多饮,酒害猛于虎
 看住油瓶子,管好盐勺子
 口渴莫多喝,当心水中毒
 水果无限量,健康红灯亮
 腌菜不多吃,癌症可远离
 可乐虽可口,也要把持度
 正确吃三餐,健康有保障
 早餐不吃,健康不保
 午餐吃不好,身体“痛”不停
 丰盛的晚餐,吃出更“丰盛”的疾病
 夜宵尽量不吃,要吃也别随便吃
 不能所有人都吃“一锅饭”
 儿童:离糖远一点,离脂肪近一点
 青少年:不吃早餐的孩子易成笨孩子
 女性:三期饮食很关键
 男性:7种水果让生殖系统更健康
 老年人:养生“食”不贪
 走出饮食误区,防止食物变毒物
 不能只吃绿色食品
 切莫食菜无方
 奉行“素食主义”,需谨慎
 |  
         
          | 內容試閱: |   
          | 7大营养素,摄取要合理 
 人类为了生存,必须摄取食物,而食物中对人体有用的成分就是营养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不下百种,其中大部分可由自身合成、制造。无法自身合成、制造,必须从外界摄取的还有约40种。它们可概括为7大类: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7大营养素对人体可发挥三方面的生理作用:一、作为能源物质,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二、作为人体的“建筑”材料,组成、更新和修补各组织器官,主要为蛋白质;三、作为调节物质,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指水、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
 7大营养素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石,一种都不能少,但也不宜过多。如果日常饮食中经常缺少或过量摄入某一种或几种营养素,就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平衡膳食,全面补充营养素。
 
 
 至少80%的人不会喝水
 
 对人类生存来说,水是仅次于空气的最重要的物质,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类不吃食物还可能生存几个星期,而三天不喝水就可能死亡,足见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可是,一些不良的饮水方式却会在不知不觉中损害人们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通过调查指出,人类所患疾病的80%与饮水不当有关,比如腹泻、痢疾,甚至癌症等疾病,都可能是饮水不当引起的。
 可见,喝什么水,怎样喝水,喝多少水是关系健康的重要问题。而据调查,目前至少有80%的人存在饮水误区。那么我们该如何走出饮水误区,科学饮水呢?
 
 不要口渴才喝水
 人们往往在口渴的时候才想起喝水,事实上,当我们感到口渴时,人体失水量已达到体重的2%了,而当失水量达到体重的15%时,就会危及生命。水除了能解渴外,还有着更重要的作用。我们身体所需的大部分营养素,要通过水的溶解和循环作用才能参与代谢,被人体吸收。所以,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同时,要保证足够的饮水量。经测定,一般情况下,人体一天共消耗的水分约为2500毫升,而人体每天能从食物和体内新陈代谢中补充的水分只有1000毫升左右。因此,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喝1500毫升水。当然,喝水也要讲究方法,不要一次喝很多,而要少喝、勤喝。
 
 不要喝生水或冰镇水
 专家指出,生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未煮沸的自来水中还含有氯。氯与水中残留的有机物相互作用,可以产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它们能增大人体患膀胱癌、直肠癌的概率。而大量饮用冰镇水同样不健康,这容易导致汗腺排泄不畅,机体散热困难,最终因余热蓄积而诱发中暑,甚至还会损害胃肠功能。喝30℃以下的温开水最好,这样既不会过于刺激胃肠道的蠕动,又不易造成血管收缩。
 不要以饮料代替白开水
 很多人觉得白开水“没滋没味”,就以咖啡、果汁和碳酸饮料等代替。其实,这些饮料和水在功能上完全不能等同。饮料中一般含有糖、蛋白质、香精、色素等,饮后不易使人产生饥饿感,会降低人的食欲,影响消化和吸收。长期饮用这些饮料,还会导致人体热量过剩,使血脂浓度上升,增加心血管负担。对儿童来说,碳酸饮料还会破坏其牙齿外层的牙釉质,引发龋齿。而白开水不含热量和化学添加物质,不会增加身体的能量和物质摄入负担。
 
 水中的矿物质不是越多越好
 很多人认为,水中的矿物质含量越高越好,其实,这种观点并不科学。水中矿物质的含量超标,反而会危害人体健康。比如,当饮用水中的碘化物含量在0.02~0.05毫克升时,对人体有益;而当碘化物含量大于0.05毫克升时,会引发碘中毒。
 
 水不是越纯越好
 饮用水并不是越纯越好。因为纯净水很纯净,若长期饮用,会带走人体内的一些微量元素,导致身体营养失衡,人体免疫力降低,易引发疾病。所以,纯净水不宜作为家庭用水长期饮用,特别是儿童不应长期饮用。
 
 桶装纯净水的饮用时间
 据介绍,普通饮水机在放水过程中,空气会从水桶入口进入,连带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并溶解在水中。而纯净水具有比较强的溶解能力,因此桶装水最佳的饮用时间为出厂后的1~15天;超过15天,水中溶解的细菌等微生物过多,会影响饮用者的身体健康。
 
 蛋白质并非“多多益善”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可以这样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研究表明,正常人体内,16%~19%的物质是蛋白质,我们的肌肉、骨骼、脑、神经、毛发、血液以及内脏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人体内的“抗体”就是一种免疫球蛋白。我们有时生病却不药而愈,就是抗体发挥了防卫功能。但当体内的蛋白质不够时,身体就无法制造抗体,免疫力就会减弱。由此,将会造成诸如感染、贫血、激素分泌不正常、内脏器官受损伤或下垂、老化加剧等疾患。
 鉴于蛋白质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形成了一种观念:饮食中多多摄入蛋白质有益无害。然而,“水能载舟,亦可覆舟”,科学研究告诉人们:蛋白质并非“多多益善”,摄入过多则对身体有害。
 
 蛋白质能致癌
 人体摄入动物蛋白过剩易致癌。专家称,吃过多的肉类及含胆固醇的食物,不仅易患动脉硬化,也有损于血液循环,使供给细胞的氧气减少,从而增加致癌的机会。很多实验也证明,限制肉类、动物脂肪及奶油的摄取,会减少患癌危险。
 
 蛋白质能导致痛风
 多余蛋白质的代谢会形成过多的尿酸,尿酸若不能及时排出,就会沉积在关节上引起痛风,让患者疼痛难忍。
 
 蛋白质可加重肾病
 蛋白质的代谢产物要由肾脏排出,过高的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促使肾小球硬化。已出现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者,病情还会因之加重。
 除上述疾病外,蛋白质摄取过多,还可导致脑损害、精神异常、骨质疏松、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常年进食高蛋白质者,肠道内有害物质将会积聚并被吸收,还可能会未老先衰。
 
 科学摄取蛋白质
 可见,蛋白质虽然重要,但并非吃得越多越好,我们应该学会科学摄取。
 要适量
 对于蛋白质的摄取,要坚持“够用而不可过多”的原则。以人的体重为标准计算,每千克体重需要0.8克的蛋白质。因此,一个体重70千克的成年男人,每天摄取56克的蛋白质就算适度;体重55千克的妇女,每天摄取44克的蛋白质即可。
 要均衡
 适量的植物蛋白可以抑制动物蛋白的脂肪异化,从而保证人体充分合理地吸收必需氨基酸。在日常饮食中,我们人体所吸收的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应各占一半。
 要多食优质蛋白
 优质蛋白即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的蛋白质。一般的肉类、蛋类、奶类食物所含的蛋白质,均为优质蛋白。这类蛋白质可以维持人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营养学家建议每天摄入的蛋白质中优质蛋白要占到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