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典与文明·《周官》之制与大一统
》
售價:HK$
86.9

《
海外中国研究·朝贡·海禁·互市:近世东亚的贸易与秩序(一部刷新明清外交与通商认知的典范之作。挑战朝贡
》
售價:HK$
107.8

《
财报防坑指南:20分钟看透企业真实现金流与盈利陷阱
》
售價:HK$
76.8

《
安逸哲学:锦绣天府人生智慧“安逸四川”三部曲第一部 安逸是中华文明为世界贡献的人生智慧
》
售價:HK$
96.8

《
风月狩(全二册)
》
售價:HK$
71.5

《
大学问·改过自新:清代以来自首制度的表达与实践(以丰富案例生动还原清代以来自首制度在基层的运行图景,
》
售價:HK$
74.8

《
DK照亮未知的灯塔
》
售價:HK$
74.8

《
超越高绩效团队教练实战篇(第3版)
》
售價:HK$
153.9
|
| 內容簡介: |
|
作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最为激烈碰撞的舞台,国际组织自诞生以来就不断的面临挑战。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政府间国际组织已经为开展多边外交,以及管理和塑造国际关系中的变革提供了统一的构架。战后的国际制度渗透了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这样的国际制度有助于美国减轻负担、管理风险和传播自己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国际制度的合法性外衣使得霸权国可以拥有实质上的,尽管不是法理上的领导权。美国和国际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到底如何?在美国的实力演变和它在国际组织内的影响力之间存不存在什么样的关联?这些都是《世界政治研究丛书·霸权地位与制度开放性:美国的国际组织影响力探析(1945-2010)》将要重点解答的问题。《世界政治研究丛书·霸权地位与制度开放性:美国的国际组织影响力探析(1945-2010)》选取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安理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四个当今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通过对1945-2010年美国与它们的关系进行梳理分析,得出结沦认为:相对实力是决定一国在国际组织中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但同样重要的还有该组织的制度开放性。
|
| 關於作者: |
刘铁娃,1980年3月生,日本早稻田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联合国与国际组织、东北亚安全。主要学术兼职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澳大利亚亚太保护责任研究中心学术顾问、韩国首尔亚洲和平与安全研究中心顾问。近来学术成果主要包括:《日本大战略与东亚的未来》(译著);“China
and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Maintenance and Change of Its Policy
for Intervention”(The Pacific Review)。
|
| 目錄:
|
导论 美国霸权与国际组织体系
一、美国的国际组织影响力
二、本书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使用的方法
第一章 国家对国际组织的影响力:理论研究
一、有关霸权与国际组织关系的现有理论
二、国家对国际组织影响力的理论假设
三、国家对国际组织影响力的变量界定
第二章 美国的国际组织影响力:具体假设
一、战后美国霸权地位的演变
二、国际组织的开放性
三、美国对这些国际组织影响力的具体假设
第三章 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影响力的演变
一、关于美国在IMF中影响力演变的假设
二、1945-1965年:关键性的影响力
三、1966-1985年:实质性的影响力
四、1986-2010年:关键性的影响力
第四章 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影响力的演变
一、关于美国在UNSC中影响力演变的假设
二、1945-1965年:关键性的影响力
三、1966-1985年:实质性的影响力
四、1986-2010年:关键性的影响力
第五章 美国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影响力的演变
一、美国在NATO中影响力演变的假设
二、1945-1965年:关键性的影响力
三、1966-1985年:实质性的影响力
四、1986-2005年:关键性的影响力
第六章 美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影响力的演变
一、关于美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影响力演变的假设
二、1945-1965年:实质性的影响力
三、1966-1984年:一般性的影响力
四、2003-2010年:实质性的影响力
结论
一、本书理论和实证章节的再回顾
二、霸权国、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
三、关于霸权体系和国际组织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
|